大多数人常犯错的地方,往往就是机会诞生的地方。 无码科技的 Fenng 老师喜欢说,「新事物的出现,总是短期被高估,长期被低估」,2017 年涌起的各个热点,无一例外的佐证了这一点。 支撑着这一洞察并使其生效的,应该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人类的非理性一块儿起的作用。因为比起已有的,人类更在意新的、鲜活的、近的,而这时才刚出生的新事物,功能不完美、生态不完善、应用也不够多,可以说,坑点多多。这导致了当时的高估,大多是不接地气的虚高与泡沫。 而后来的情况,大家也已经猜到了。等到新事物真的随时间蓬勃成长中,却由于已经成了一个旧概念,不够新鲜了,人们反而对其缺乏关注。直到质变的临界点到来,才发现,早已经赶不上了。 潜意识中,将不新鲜等同于不重要,将听过的等同于已经全然了解的,很非理性。 是,千金难买早知道。这种非理性如果一直左右我们,早知道又能咋地。 「非理性」一词,在行为经济学和行为心理学中,总被提及。2017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颁了这一流派的领军人物,Richard H. Thaler。 有趣的是,人们借着 2017 年这次颁奖,学到了「非理性」这一价值概念。但对它的关注,却依旧是短期高估,长期低估的。在百度指数里查询行为经济学一词,能看到从 2017 年 10 月 10 日开始的尖峰开始,群体的注意力迅速衰退。微信指数里,也展示了同样的趋势。是的,不难猜, 10 月 10 日,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揭晓那天。 贴个图。 喜欢盯着新概念,喜欢聊新概念,而对旧概念无感,任由其野蛮生长,直至错失良机。这种非理性,常让人犯错。而一个朴素又有力的智慧是:大多数人常犯错的地方,往往就是机会诞生的地方。 这里的机会是什么? 答:反向操作。 1:
查理 · 芒格推崇的朴素智慧之一是,如果我知道我将会死在哪里,那么,我只需要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就可以了。 那么,站在价值事物的面前,如何做得比大多数人好?最聪明的策略这次居然有些中二,答案是:和他们对着干。 既然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在新概念之间跳来跳去,我们的做法,就是要稳住、逮住,将价值事物按在地上学,不让跑。 既然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只会给重要的内容一次机会,我们的做法,就是要反复读,反复抠。 怎么对着干? 总结:持续 + 反复 2:
无法回避的前提,是信息爆炸,资讯看不完,新事物涌不完。在前提之下,最没有智力痕迹的处理策略,是将精力无限分散在毫不相关的各种事物上。 而可惜的是,这种策略,又是最本能反应的策略了。 人类从走出非洲起到现在的 6 万年中,资讯爆炸的年头,不过几十年。我们进化出来的本能,在信息过载面前,对不起,可能完全无效。做好准备,一件需要对抗本能的事,可能并不那么容易。 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再絮叨地多讲一讲我们的策略:持续与反复。 持续,怎么理解? 华与华讲过一个一句话认知,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用一件事串起你关注的所有事,沿着脉络走,就是持续。比如说,用户获取成本变贵后,一个增长黑客看所有的产品与内容,都会思考其增长机制是怎样的。再比如,一位狂热的餐饮创业者,会把他吃过的每家店,都当做是案例。 揪住了,不放手,就是持续。 再讲讲反复。 反复,是需要主动对抗的。举反复阅读为例。 本来,反复阅读,就是反人性的。这个结论,我们来证明一下:都知道,用户们喜欢把好内容塞进收藏夹,以便于稍后阅读,反复阅读。顺着这个逻辑,让人欣喜的是,市面上所有以收藏夹为核心功能的产品,Pocket、收趣等等,无一例外地全都活的不太好。 而且,目前所有的资讯平台,微博、今日头条、知乎,几乎都是按时间流或者智能推荐流来呈现内容。时间流倒还好一点,智能推荐的微博,几乎做到了每两次刷新看不见一条一样的微博。 这两方面叠加起来,意味着「反复」的操作成本,已然变高了。不仅要对抗人的非理性,还要对抗算法,真让人头大。 可,也只有做到持续加反复,才算给了有价值的事,最起码的尊重。 有个花絮,我记得我成长最快的阶段,是逮住了某个很低调的老师的公众号,反复从头到尾读了两三遍的那个阶段。 3:
我们将以卓越的预判能力,得到「这事儿听着很要紧可又没有办法一蹴而就而且我预计两三天以后我将又回到原形不愿挣扎」的结论。 但所幸,这次并不是一个新策略与本能之间的二元选择题,非此即彼。 事实上,这次的改变,更像是一道连续变化的光谱。我们只要做到,从本能这一端缓缓地挪向另一端,就能让事情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