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爱上了自己的渴望,男孩爱上了性 倾听失恋者的诉说的痛苦多了,猛然发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苦涩的恋爱中,女孩往往想要情感,男孩想要性。女孩虽然会用性来满足男孩,但终究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悲剧似乎是注定的。 爱情片断: 女孩说:我喜欢他像爸爸一样抱我的感觉。过马路时他能主动牵着我的手,能给我很大的安全感。平常主动送我小礼物,会让我十分开心。但是,他并不主动。 我自己总是想改变他,总想把他变成我期望的那样。我看到他也在付出努力,可是我似乎感觉不到情感上面他对我的喜欢,感觉到的多是性的吸引。我们恋爱三个月,就在一起了。他希望我们能更快住在一起。而且希望我真心喜欢他,爱他,包容他,支持他,不让他为难,处处为他着想。 这个爱情片断(无需再说悲催的结局),出自于童年缺失父爱母爱的女孩。 爱情解析: 女孩恋爱的动机,来源于满足早年在家庭中没有被满足的渴望。即被照顾、被关怀、被关注、被重视的渴望。因为在幼年没有被满足,所以她无意识地在恋爱关系中寻觅,希望能在新的亲密关系中得到满足。与其说她主动爱上了那个男孩,不如说她爱上了自己的渴望。换句话说,她把自己未被满足的期待与渴望投射到男孩身上,希望在他身上得到补偿和满足。如果男孩满足了她的这些愿望,她就会对自己感觉良好,对恋爱对象感到满意,并对恋爱关系感到满意和快乐。她爱上男孩,并不是男孩值得爱或男孩优秀,而是她觉得男孩"可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种一厢情愿式的恋爱。说一厢情愿,是把单方的愿望投射到了对方身上,把对方理想化后而爱上了他。 深度透视: 现阶段,处于恋爱婚姻阶段的年轻人,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恋爱似乎有更深的社会原因,因而更加普遍。因为他们的父母早年多为物质生活而打拼,在喂养孩子方面重物质而少关爱,要么是没有时间,要么是没有余力。所以,童年缺失关爱的年轻人更容易把自己的渴望投射到恋爱关系中。 一旦进入到恋爱关系中,这些女孩也多以索取者的姿态要求男孩。因为她本身就是为着满足渴望而来的。而男孩呢,其实并不比女孩的情感成熟得更多。但在青春期荷尔蒙的作用下,或者是爱情的"利他性"的作用下,两个人很快就腻在一起了,迷糊之中似乎尝到了爱情的甜蜜。 但激情总是那么短暂。在青春年龄,性爱是自然的。但对于维持爱情来说,它的力量是那么地有限的。 女孩一旦进入到性的关系中之后,更想要缔结长久的情感关系,哪怕有些委屈自己。而男孩呢,渐渐对于自己的不断付出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越来越觉得担负不起更多的责任,于是想要逃离。所以,一旦关系中出现责任时,对方就不堪其负了。原因在于,他并没有能力承担爱情中的责任,他不能做出有效的承诺。 微清醒剂: 当然,一厢情愿的主角,并不全是女孩。有时也会颠倒。但,不管是哪个主角,注定这种爱情是悲催的。原因就在于,现实中对方不是自己期待的理想父母。 另外,依据关系的"交互性"原则,爱情是相互的愉悦。在爱情关系中,需要相互了解对方的需要期待,然后彼此又都很乐意去满足对方,这样就会营造出美好的爱情。如果只是一方索要,另一方付出,这个关系的天平就不会平衡。时间长了,关系就会出现问题。要想维持好的爱情关系,关键在于相互之间的了解对方的需要,然后主动地去为对方付出满足对方。让双方都感到快乐。 因此,要让爱情变得稍微清醒些,至少需要审视一些问题: 我把哪些渴望投射到爱情关系中了?对方是满足我这些渴望的最佳人选吗?我有没有被性或激情遮蔽双眼,或者企图用牺牲性来换取爱情? 他有哪些渴望希望我来满足呢,我有多大力量能够满足他?具体说,对方的要求是什么,为他做什么时他会感到幸福和快乐?双方相处的过程中,有多少概率是让他感到快乐和幸福的? 在关系中,彼此快乐吗,幸福吗?那么,双方得到的快乐和幸福是什么? 这时候,需要把持一些恋爱原则是: 可以在爱情中投射自己的渴望,但不要太过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满足。 如果努力让对方爱上你,就可能牺牲自己。不要为了爱情,而失去了自己。也不要企图用性来换取爱情。 专栏回顾:修慧养心 感情中所有的不可能,都是有原因的 爱,越是付出就越是拥有 你变成现在这样,都是父母的错? 孩子,你需要来见心理咨询师 跟孩子讲道理,这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