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夏天,国际米兰得到了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可队员们总觉得有些不痛快,因为,很多媒体每次提到这个结果,总要"不合时宜"地提到他们在欧洲冠军联赛中的表现。在那次比赛里,他们因为被淘汰而怒火中烧,以致围殴、追打对手瓦伦西亚队的球员,造成"输球又输人"的结局。而可怜的瓦伦西亚队,成了国际米兰队发泄的对象。 比赛中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人们对谁是谁非都分析得清楚明白,但其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无处不在,只不过我们对一些已经熟视无睹,对一些又难以释怀。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对一样的事我们有时会生气发火,有时却不会?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愤怒呢?对不相干的人发火,或者成为无辜的泄火对象,这些情况,能避免吗? 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单胺氧化酶A(MAOA)含量低的人往往更容易发怒。 愤怒的导火索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从来不生气,你肯定不会相信,因为这很明显不是事实。我们都很清楚,在我们现代人温文尔雅的外表之下,都隐藏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侵略性。这种本性遇到一定的场合和事件,往往立刻被煽动,尔后爆发出来。 地铁里有人把汗浸浸的胳膊贴在你身上;停车场有人把车停在车道上不挪窝;结婚10年的丈夫每天把脏袜子脱在客厅中央;路上的人莫名其妙地瞪你一眼;有人在你身边打电话打喷嚏,口水四溅;医院的小护士趁你不备,把排在你后面她的熟人先领进了诊室……很多事你也许忍了,但总有你不能忍和不愿意忍的事。于是,你愤怒了,冲突因而产生。 愤怒是一种情绪,对它的研究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愤怒的起因是心里的不满情绪,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把这种情绪压抑,埋藏在心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会让它爆发出来。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摩擦、矛盾和争执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出现,哪些最终会转变成愤怒发泄出来,最终导致冲突发生呢?以下是《新知客》杂志在中国和意大利所作的抽样调查结果,之所以挑选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人的火爆脾气世界闻名。 由调查可以得知,中国人大多数还是很少发火的,而意大利人经常或比较多发火的比例占到了83%。两个国家的人都选择在家里发泄怒火,原因应该是在家里完全不用掩饰情绪,这也同样产生了下一个结论,大多数人的发火对象是自己的家人。至于发火原因,爱面子的中国人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有意思的是,居然有3%的意大利人说自己从不发火。 从历史和文化传统上,宽容和忍让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习惯。"忍一时风平浪静",是劝解矛盾时常用的话,而"唾面自干",更是被当作境界来讲起。到现在,似乎大家突然忍到头了,别说人家吐口水到脸上,就是在网络上玩QQ麻将,牌稍微出慢点,其他人都会立刻破口大骂。 暴力基因 近期,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引起不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从出生后就充满暴力倾向,常毫无理由地攻击别人。不管这个人是邻居、亲属、医生,还是陌生人,他都可能抓起人家的胳膊狠命地咬一通,或者拿起身边的砖头瓦块往人身上拍。伴随着这些,他还有智力障碍和异常的性行为。他的家人带他进行过很多检查,后来证实,他的异常行为源于大脑杏仁核出现了问题。 杏仁核位于大脑侧脑室颞角尖端的前上方,具体功能目前仍在研究中,科学家们能确定的是,它与人的基本生命活动相关,是人情感的中枢。 当杏仁核受到电的刺激,人会表现出恐惧和记忆障碍等精神异常,呼吸随之改变,血压、脉搏和唾液分泌也发生变化。 这个小男孩的杏仁核在大脑发育的初期出了问题,导致他天生残暴,缺少正常情感,同时过早表现出性行为。后来,北京宣武医院为他做了杏仁核损毁手术,他的行为和语言得到很大改善。小小的杏仁核对人的影响如此巨大! 我们愤怒时,杏仁核同样没有闲着,与人争吵、动手攻击,都受它发出的信号支配。当我们觉得面对的人不够友善时,杏仁核区域会做出反应,产生一种信号传达到身体各个部位,这时,身体会对这种不友善的行为做出反应,选择恐惧而退缩,或者愤怒而反抗。 一种叫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的激素,对人的暴戾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单胺氧化酶是生物体内一种十分重要的酶,它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催化一些生物体产生的胺,氧化脱氨产生过氧化氢(H2O2)。单胺氧化酶分A、B两种,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与攻击性行为关系密切的是单胺氧化酶A。据报道,在荷兰一个家庭中的8位男性成员都有非正常的攻击性,基因检测的结果是,他们的单胺氧化酶A都有缺陷。 单胺氧化酶含量低的人往往有暴力倾向,容易发怒,而另一方面,许多抑郁症患者则需要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降低体内过高的单胺氧化酶含量。中国传统的中药里,有一些就含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比如山楂、何首乌等。 说到这些,可不是要对暴行进行辩护,我们只是希望为我们的愤怒找到个清晰的原因。 (测试结果)评论和解答 上述问题中,你的答案出现的最多的编号就代表你的性格,和你面对冲突时候的态度。 a)避免型当有人对你说:"我们现在遇到麻烦了,赶快迎击。"你会表示反感。因为你是一个讲究策略的人,懂得保持沉默,决不轻易表露自己。然而这样长期下去,可能会造成矛盾的积怨太深,也不能很快地解决和决定问题。 b)口角型当有人对你说:"你就不能冷静一会儿吗?"你的神经就会绷紧了。你属于进攻的类型,不太能够容忍一时间不能决定的事情。 c)随和型你不太喜欢别人说:"坚持你自己的信条,为你想要的而战斗吧。"你想要和平,不喜欢争执,为此你可以付出一切代价。这样你可能很难找到自信和自己的观点,只会人云亦云。 d)否定型对于你来说,你讨厌有人说:"不要这样说,否则我们很难再保持长久的友谊了。"你常感到受挫,因为你不喜欢争吵,你深信一切问题、分歧都能通过理性的讨论来解决。 e)爆发型当别人说:"小点声"或者"冷静一点",你一定已经怒不可遏了,而且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你需要更好的控制你的情绪,太容易激动了。(文章来源:新知客文:方子晋) 只差个借口 易怒,从生理上分析,是一种类似神经通道的堵塞,而人要真的愤怒起来,更重要的还是受外部环境的催化。 意大利社会学家萨比诺?阿卡维瓦(SabinoAcquaviva)认为,引起愤怒和争执的因素很多,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会对此产生双重影响。它与种族、民族、社会形态,还有政治和历史时期有关。当然,更普遍地讲到暴力,而不针对具体个体,暴力的程度受到一定的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在一个人们都遵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原则的时代,暴力和报复当然越发频繁,而一旦这种社会原则得以改变,我们的争执和流血必将大大减少。 更重要的是,如果慢慢放大历史的镜头,回味那些造成广泛影响的暴力与怒火,我们不难发现,本能的暴力并不可怕,有目的性的煽动才是更具威胁的恶行。而对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不必担心卷入什么大的暴力行为,倒是身边时时发生的磕磕碰碰、窝火闹心,更让我们耗损精力。 邻里之间的摩擦是其中之一,看看电视里那些劝解矛盾的节目吧。宠物的大小便、小孩难听的小提琴声、不知无意还是有意扔到对方门口的垃圾……全都可能成为争端的起因。家人之间也不消停,婆媳矛盾、父子冲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么夫妻之间的争执呢?在意大利,对200对夫妻进行的调查统计表明,有39%的夫妻平均每两天就会有大大小小的争吵,32%的是每天都会有。而能保持一个星期之内只有一次争执的家庭只占4%。 和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我们怎么会有这么深的敌意,又是什么造成这些争执呢?夫妻之间争执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种,这些争执最后甚至会影响到婚姻和家庭:如何消费,尤其是夫妻双方经济实力相当的夫妻之间,双方有时会忍不住把自己的消费观强加给对方;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孩子从出生后到1岁之间和大约13岁的逆反期期间(这时有些母亲正临近更年期);缺少沟通;对闲暇时间的安排,双方意见不一致;双方的父母带来的矛盾;家务活的分工,妻子更容易因疲惫而发火…… 随着中国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一种新的矛盾冲突日益引人注目,人们发现,拥有机动车的人,很多变得容易发火。"一握方向盘,脾气就出来",也是不少司机的共识。这不是中国仅有的情况,欧洲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在欧洲,大多数汽车拥有者曾经因为汽车问题跟他人发生过争执,而且大都发展为暴力冲突。这一比例从1999年至今一直在增长。 他们的调查结果中,驾驶时最常见的让人恼火的事情包括:在停车场找不到合适车位(因为某人把车停在外面,挡住了空着的车位,这种情况占矛盾冲突的71%);因为道路进出口不明确,导致没有发现其他车辆,造成了碰撞(占67%);因为拥挤,其他车辆堵塞了道路的进出口(占67%);遇到新手临时改变方向和变线,没有适时正确地打亮信号灯(占58%)。 欧洲调查机构还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司机对其他司机的不满情绪,结果也是相当严重,似乎每个人都认为别人开车不如自己,想要教训他人。 2007年5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这平均每天新增的1300~1500辆车,就这样汇入滚滚的车流中。而新手司机们的车,则成为其他司机嘲讽、怒骂,或欺负的对象。 消防员角色 大多数时候,怒火升起时,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压住的。问题是,有时面对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想努力缓和、营造出轻松的环境很困难,而且,如果做的不合适,还会适得其反。 美国新奥尔良奥切斯勒医疗中心(OchsnerMedicalCenter)提供的资料中说,人在遇到气愤的事时,7~10秒的时间里,心跳会加速——心跳加快是最重要的表现,也是影响其他反应的重要因素,呼吸频率也会加快,血液会大量地流向肌肉,血压上升,身体也开始紧张……然后我们就会开始发火——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使自己平静呢? 心理学家找到了几个战术来应对怒火,当然,它未必立刻生效,但如果我们多使用这些方法来处理矛盾,或者试着用这些方法与人交往,当我们面临突如其来的冲突时,这些平时的训练就可能发挥奇效。 战术一,纠正认识上的误区。也就是要控制那些不理性思维,它会导致我们头脑中的映像模糊,使我们丧失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也更容易对他人发火。常见的误区包括:武断,因一个负面因素而忽视其他的正面因素;"超概括性",就是以一个人的特点来概括一群人,将矛盾扩大化;主观,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衡量其他人的行为,比如某同事迟到了,认为他肯定是什么原因,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戏剧模式化",不管实情如何,自己认定某种情况一定会发生,像编剧一样导演生活;贴标签,预先给某人某事贴上一个标签,对它的判断局限在这个前提下。 战术二,耐心倾听。完全投入地倾听他人,包括你的身体表现:看着对方的眼睛,跟着对方说话的节奏,这能帮助你找到你们之间的分歧所在。耐性的倾听是为了掌握正确的信息,比如,一个很重要的约会,对方却迟到了很久,如果你一见他就愤怒地指责对方,争吵很可能就此爆发。如果先给他个解释的机会,也许结果会不同。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也许他一路上遇到了特殊情况,也是心急如焚呢。 战术三,艺术地批评。给对方建设性的意见,要求现实、准确,而不是给他"上一课"。就事论事,不跑题,不要给对方下结论,要知道,任何人都不希望别人对他说"你就是这样的一个货色,没救了"。强硬的建议通常会伤害别人,使他产生抵触心理,无法建立对话,受挫的对方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而无辜的你还一直以为你对人家好,人家该心存感激。 战术四,建立非对立关系。避免当面冲突,可以等双方都冷静后再次尝试交流。 该出手时…… 如何应付一个天性好争吵的人呢?就像那些杏仁核和单胺氧化酶分A有点小问题的人。这时需要些小的技巧,虽然这些技巧有时有逃避和狡辩的嫌疑,但它能起到阻止矛盾继续激化的作用。比如,转变话题,不集中去争论矛盾的焦点,转而讨论次要问题,让对方疲惫,将答案变得冗长和复杂……总之,让对方不要产生暴力行为,免得自己受皮肉之苦。这可不是逃避,只是缓和矛盾的技巧。 知己知彼很重要,美国能力训练管理学者西碧尔?伊凡斯(SybilEvans)把争吵分为五类。他说,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争论的方式也不同。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这些方式更加了解,可能会使自己在冲突中占上风。 第一类人倾向比赛式的争论,他们就好像希望自己手中拿着一把刀子,并不是为了攻击,只是希望更有安全感。他们希望用更多的理由和证据去压倒对方。第二类人倾向沉淀式争论,这种人更希望息事宁人,不惜代价寻求和平,他有时甚至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第三类人属于迂回型,他们更希望用比喻讨论一类事情,而不针对某一件事。第四类人属于妥协型,他更容易慢慢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最后向对方妥协。最后一种是合作型,他们深信矛盾双方可以达到共识,即使是那些不能克服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合理解决的办法。 每一种矛盾都能够找到解决的方式,并且对待某个问题,总存在一种最佳的方式,别的方法未必行得通。一些紧急状况下,需要快速、独断地做出决定,此时如果广泛听取更多人的意见,很容易贻误时机。另一种情况,为了不破坏彼此的关系,需要从矛盾中找出共识,不妨采用用沉淀、合作,甚至妥协的方法解决矛盾。 你会不会感叹——怎么连吵个架都这么难!那就不要发火吧,因为不发火,同样能解决矛盾。 测试:我是老虎还是病猫? 你遇到的矛盾冲突属于哪一种?是什么使你常常神经紧绷?根据以下的测试,你也许能有所了解,该测试由西碧尔?伊凡斯(SybilEvans)和雪莉?苏博?科恩(SherrySuib Cohen)创作。 1.你刚刚找了个理由告诉来借车的亲戚朋友,车不能借给他,因为他已经把汽车刮花好几次了,但是你的妻子或丈夫却未经你的同意就答应了。 a) 保持沉默,由他去吧。 b) 在对方出门之前把汽车钥匙要回来,并用凶狠的眼神偷偷看着你的妻子或丈夫。 c) 默许他们的做法,并试图说服自己他们的做法是对的。 d) 不太在意,但是开始在思考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 e) 把钥匙扔给他。 2.在一次会议上,你慷慨激昂地讲出了你的意见和计划,领导却说以后再说。 a) 马上闭嘴,并在会议剩下的时间里保持沉默。 b) 坚持重复你的观点:"我们总是太谨慎,按部就班,我们这次应该拿出点魄力和激情,干吧!" c) 承认自己太过冲动,并努力听取别人的意见,慢慢去接受它们。 d) 先保持沉默,等待会议结束,再私下找领导详细讨论。 e) 摆出不高兴的样子,两眼望天。 3.你听到一个同事在散布有关你收入状况的虚假消息。 a) 忽略这件事,就好像在听一个普通的笑话。 b) 迎击这种谣言,如果不起效果,就编造一个他的谣言。 c) 寻找一种更为友好的方式,尽量压抑自己的怒火。 d) 并不公开去指责他,在不损害彼此间同事关系的情况下,做出解释。 e) 走到他面前,挥动自己的拳头,告诉他赶紧闭嘴。 4.你在和好朋友的约会中迟到了,这个朋友偏偏最讨厌迟到,还非常自私。他已经开始发脾气了,质问你,你该怎么回答? a)"哦,你今天穿的鞋子好漂亮啊!" b)"我?你在跟谁说话!" c)"冷静,耐心一点。" d)"以后我们想一个更好的见面方式或者地点,这样我们两个都比较方便。" e)"你不也一样,老迟到?你凭什么生我的气。" 5.当某人对你表示出敌意,你通常会选择…… a) 尽量控制局面,不要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哪怕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生气。 b) 创造一种强势局面:最重要的是武装好自己,严阵以待。 c) 向对方表示屈服、让步,不要给对方留下粗鲁的印象。 d) 找到一种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法。 e) 直接问他想怎么样:到最后很可能丧失耐心,开始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