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夏玉米高产技术推广


  【摘 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玉米生产布局。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强化技术创新,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稳定玉米单产水平。结合我县气候、土壤及农民种植习惯等生产实际,提出今年平乡县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关键词】夏玉米;技术推广;高产技术
  一、技术路径
  立足节水绿色高产高效的发展理念,以"科学选种、早播精播、合理密植、化学除草、化控防倒、高效水肥、防控病虫、适期机收"为重点的玉米技术路径,促进玉米生产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
  二、关键技术
  (一)科学选种
  为适应机械化收获,根据我县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以及近年来生产上不同玉米品种的表现,选用抗倒、抗病、紧凑、耐密、生育期适中的高产品种更容易实现高产。结合季节性休耕项目可适当搭配种植中晚熟品种。
  (二)抢时早播
  针对我县光热资源不足、夏玉米生长时间短、灌浆不充分等问题,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的生育期,麦收后要抢时播种玉米,力争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夏玉米一般播种期为6月10~20日。墒情不足时,播后要立即浇"蒙头水",确保玉米早出苗,苗全、苗齐。
  季节性休耕项目区在6月初播种,延长玉米生育期,以达到玉米节水和高产高效。
  青贮玉米在规模化种植时,应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分期播种,以便实现适期分批收获。
  (三)精细播种
  "七分种三分管",播种质量高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播种机作业速度严格控制在每小时4公里以内,要匀速慢行,切忌高档快跑。防止因漏播、跳播造成缺苗断垄。种植形式采用50~60厘米等行距种植。
  (四)合理密植
  优化种植密度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以及生态、生产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紧凑耐密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一般掌握在4000~4500株/亩,高产田掌握在4500~5000株/亩。如增加种植密度,要特别注意抓好田间防倒伏措施的落实。
  鲜食玉米、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等要依品种特性确定适宜密度。
  (五)及时化学除草
  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是玉米田苗后除草的关键时期。防治方法:亩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100~120毫升或22%烟嘧磺隆·莠去津油悬浮剂100克,兑水30公斤,全田喷雾。
  (六)实施化控防倒
  种植密度超过4500株/亩时易发生倒伏,特别是降雨偏多的年份。通过化学调控技术,达到缩小玉米营养体、秆粗秆坚、抗倒伏,且不改变玉米穗部性状、构建高产群体的目的。收获籽粒的玉米在7~9叶期,喷施高产宝、金得乐等生长调节剂,缩短玉米基部节间,促进健壮生长,防止后期倒伏。
  (七)搞好平衡施肥
  要注意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配合,做到平衡施肥。高产玉米田一定要增施钾肥,因钾肥对玉米增产效果非常明显。播种时将含量为20-10-15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每亩30-35公斤加1-2公斤硫酸锌肥作基肥施入土壤。推广种肥同播技术,肥料要和播种行分开5厘米以上,以免烧苗。夏玉米追肥的关键期为大喇叭口期(全株展开叶片11-12片),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22公斤。
  一次施入基肥的,可采用含量为28-6-8配方肥或相近配方,但氮肥必須是缓释肥。建议亩施1-2公斤硫酸锌肥。
  (八)酌情浇好关键水
  夏玉米生育期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对水分的需求高峰一般与自然降雨高峰期吻合,因此水分管理要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灵活掌握。出苗后至拔节前进行蹲苗,促进根系发育,一般不浇水,但玉米拔节期后至灌浆前期遇干旱时及时浇水,尤其要特别注意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的水分管理。降雨过多时,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后期天气干旱时,要浇好灌浆水。
  (九)及时防治病虫害
  在玉米苗期应注意防治二点委夜蛾、粘虫、棉铃虫、灰飞虱、蓟马等虫害。防治二点委夜蛾、粘虫、棉铃虫等麦田残虫可选择灭幼脲乳油、氯氟氰菊酯乳油、毒死蜱乳油等喷雾防治。
  玉米心叶末期注意用辛硫磷、毒死蜱等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玉米钻心虫)。
  早夏播玉米,要及时用吡虫啉或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加菌毒清,防治灰飞虱和蓟马,同时预防粗缩病的发生。
  玉米中后期推广"一喷多效技术",及时防治玉米螟、棉铃虫、蚜虫、锈病、顶腐病等病虫害。
  (十)适期晚收
  适期晚收是增加玉米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在不影响下茬小麦适期晚播的前提下,尽可能晚收。我县适时播种的夏玉米,一般在10月5日~10日收获比较适宜,保证籽粒灌浆时间不少于50天。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为实现玉米晚收、小麦适播创造条件。
  专用青贮玉米的最适收获期为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如以籽粒乳线位置作为判别标准,乳线处于1/2至1/3时适期机械收割。收割后及时运到加工地点,尽可能做到当天收割当天加工贮存。
  【参考文献】
  [1]张培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J].农家参谋. 2019(12):64-65
  [2]李超.新时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 . 2019(14):34-35
  [3]刘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分析[J].种子科技 . 2019(05):72-73
  作者简介:常兰云(1981—),男,河北省邢台人,学历:专科,研究方向,职称助理农艺师,工作单位:平乡县农业农村局。
网站目录投稿:夏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