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那么关于维生素K缺乏病,您知道多少? 颅内出血是维生素K缺乏症的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其特点为: ①发病前多为完全健康的母乳喂养儿; ②年龄绝大多数为≤2月; ③男婴多于女婴; ④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拒奶,尖叫,呕吐,嗜睡或昏迷,前囟饱满或隆起,颅缝开裂,肢体抽搐或痉挛,双眼上吊或凝视,母乳儿突然出现无诱因的以上这些症状,应首先考虑本病。 新生儿的维生素K营养处于危险之中,因为:(1)胎盘转运脂质相对不足.(2)新生儿肝脏对凝血酶原的合成尚未成熟.(3)母乳维生素K的含量低,仅含1~3μg/L(牛乳含5~10μg/L).(4)新生儿肠道出生后头几天是无菌的.维生素K缺乏引起新生儿出血性疾病,一般见于产后1~7天,可表现为皮肤,胃肠道,肠内出血,最坏的病例可颅内出血,临床表现相同,可见于产后1~3个月.通常伴有吸收不良和肝脏疾病.如果母亲曾摄取乙内酰脲抗惊厥剂,头孢子菌素抗生素,或香豆素抗凝剂,这两种类型的出血性疾病的危险性均会增加.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仍是世界范围内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维生素K缺乏病表现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缺乏维生素K会延迟血液凝固;引起新生儿出血即使供给大量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的天然形式也不会中毒。 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 人体维生素 K 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 人体对维生素K的使用很有限,因而所产生的过多症也更为罕见。国外有报道,当用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过量时,会产生溶血性贫血。过多补充维生素K,孕妇也可产生溶血性贫血,且其新生儿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有特异性体质的老人,过量服人维生素K后,可诱发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炎等。 以上就是关于维生素k缺乏病的全面介绍,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已经了解了呢?如果您对更多有关儿童怎么补维生素、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保健品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本站来查询搜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