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 1定位对象:想读书或读了书,又记不住的人。 2解决的问题:解除"读书记不住的人"心中的一些困惑,提供几个加强读书记忆的方法。 3凭什么认为这是一些人的痛点:我自己就属于这类人,知乎百度上,这都是高频问题。 生平看的第一本小说是《青春之歌》。漂亮女学生林道静逃婚走投无路,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他们相识相爱分手的情节,几十年后的今天,我还依稀记得。 小时候还读过小说《第二次握手》,其中很多情节,也还记得。 几十年前读的书,现在还记得。可现在读的书,为什么很快就忘了呢?看书的兴趣,就越来越淡。 当下,读书都成为一种时尚了,我还是不愿意读书。皆因读过的书记不住。不想浪费时间精力、甚至眼睛。 腹无诗书心自虚。还有几十年光景,得读书啊。 我坚决认为:"读过的书记不住"是一种病。有病,就得治。 上百度知乎才知道,和我生一样病的人真不少。 阅读日本作家大岩俊之《实用性阅读指南》第三章"牢记读到的内容"后,我发现:人们对"读书记不住"问题的认识,有三个误区:一、说读书记不住,是记忆力太差,这是没办法改变的问题,有啥好纠结的?二、读到的书都要记住,是太为难自己了,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三、读过的书反正最终都会忘,就不用绞尽脑汁去解决这个问题,顺其自然吧。 这三种认识上的误区,都是消极的表现。记忆力差怎么办?能换个灵光的脑袋吗?记不住是事实,非要和事实对抗,万一是鸡蛋碰了石头怎么办?凡事都顺其自然,哪还有创新,何谈自身成长和发展? 人为什么会有关于"读书记不住"认识误区呢?我们先来分析。 一、 读过书的内容记不住,真的是记忆力太差了吗? 人的大脑基本结构都一样,都约有140亿~160亿个脑神经元,为什么有的人读书能记住?你记不住?这锅该由你的记忆力来背吗? 知乎上的张佳玮人称张公子,2015年一年在Kindle上就读书超过100本,仅12月一个月在PDF上就读书超过20本。还不算纸质书。 那么,张公子读过的书,从他博闻强记程度上看,应该是都记住了。 坦白说,我没读过几本书。喜欢散文集,我买了几十本,一本也没读完。 除了知道,丁立梅的作品温暖阳光,如"阳光洒落,每个人的身上披了一层金辉";雪小禅的字蚀骨冰凉,如"真实的人生,是一笔笔画着骨灰盒中的落日";叶倾城的理儿通透,如"雌与雄,岂是那么好辨的?"。除此,记忆里再没别的了。 绝不是张佳玮和朱炫之类的人,比我大脑中多了很多神经元。读书记不住,真的是记忆力太差了呢? 我读了《实用性阅读指南》,才明白:"读书记不住,因为记忆力太差",是个伪命题。 人如果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东西都记住,用不了5分钟,记忆就会达到极限。 为了不让记忆达到极限,大脑平常不会去一直主动记忆信息,而是在不断删除记忆。 大脑天生就干"每时每刻不断删除记忆"的话儿,接触过的东西总忘记,也情有可原了。 100多年前,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遗忘是有规律的,并且用数学曲线把遗忘反映了出来,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既然遗忘是有规律的,如果不想遗忘,我们就要和遗忘曲线做对抗。 二、 读过书都要记住,真的太为难自己了吗? 在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之前,先纠正对几个错误认识。 你确定读书内容百分百都要记吗?如果你真这样想,那真有点太为难自己了。 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四部长篇小说,某些情节读时都没弄明白,记住就更难了。 像小说这样的虚构类作品,有故事情节、意境等吸引人,遗忘还没那么快。 非虚构类作品,偏干货偏说理,内容很枯燥,读了后面就忘前面。300页以上的书,读完要记住,是不容易。 首先纠正一个问题,你根本不需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都记住,更不用说一字不落记住。 你听说过著名的二八定律吧?此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发现的,又被称作"帕雷托定律"。 这个定律说:社会上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的社会财富。此定律可运用于读书上,则可归纳为:全书最重要的只有20%,它占有了80%的内容。而20%重要内容里,最重要的仅有8%。 一本书80%的内容对自己不重要,完全没必要去记。非要去记的话,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了。 一本300页的书,只有48页的重要内容了。如果把300页的书给你换成48页,阅读的心理负担是不是一下就减轻了?记住也变得容易多了。 我所以肯定地说知乎大咖张佳玮等人,一年能读几百本书;我还肯定地说,他们能记住读过的内容。你该明白我为什么那么肯定了吧? 多厚的书,用了二八定律剪辑,都会变成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了。 现在,你也该明白"你一个星期一个月都读不完的书,大咖们几小时就读完了、并且还写完书评"原因了。 如果你还会说"读过书要记住,简直是太为难自己了"这样的话,不是你思维局限,就是你手里的书根本不适合你:或者不是你感兴趣的书,或者不是能解决你问题的书。 思维局限,打破它;书不合适,换一本。但如果读书一点都不去记,干脆放弃读书。 三、 读过书的内容最终都会忘,你真的想顺其自然吗? 必须承认,读过的书最终可能都忘记。但也有的可能不会忘,甚至永远不会忘记。 脑洞一下,曾经读过的书,哪些内容没有忘,为什么没有忘?找出原因。 对那些可能忘记的内容,我们也用相同的办法,让它们变得不会被忘。 读书都有目的性,或消遣,或对某领域感兴趣作知识增量,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到书中找答案,或为了有效输出积累素材。 只有纯粹为了消遣的读书,可以顺其自然任其忘记。其它目的的读书,都不会忘,或者不可能忘,或者我们努力不让它忘。 比如你阅读了《沟通的艺术》,解决了夫妻之间经常吵架的问题。那么你用过的、被称为艺术的某些沟通方法,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朋友在沟通上遇到问题时,你或许还会向朋友推荐书中的方法。 读书最大的功用,是学以致用。用到的知识,就不容易忘记了。怕忘,就千方百计地用。 如果你是为了做知识增量,你是为了将来的有效输出积累素材,你也不能顺其自然任其遗忘了。 你就应该在记忆里,想更多的办法留住读过的知识,并加强记忆。 关于读过的书内容记不住,综上三个误区,都是态度消极的表现。 读书的最大功用是学以致用,如果读过的东西都忘记了,就谈不上用了。 遗忘既然是大脑的天性,抗遗忘便是我们这辈子与大脑该天性对抗的过程。对抗,是我们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的听之任之。 一、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重复记忆 从曲线中看出:记住的东西,遗忘最快是在20分钟到1小时之间。20分钟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后,遗忘就高达76%。 仅一天,记忆里的东西所剩无几了! 当年在专科升本科入学考试的复习中,抵抗遗忘的方法中,我使用最多的就是重复。 我计划复习七天。 每当开始背下一道新题时,每天清晨起床时,每天上午开始复习时,每天下午开始复习时,每天晚上睡觉时。这所有的时间节点,我都会重复一遍之前背过的东西。 …… 如果你想知道重复的力量,那你数数,当我复习一周后,我第一天的第一道题,一共背了多少遍? 这么多遍后,我所背过的东西,怎么可能忘记? 重复才出精华。这是对抗遗忘最笨的办法,也是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 用这种办法,我顺利学完了三年专升本的全部课程。三年里,我没有补考过一门课。 二、使用各种辅助手段,加强记忆 1、阅读时,添加感情能加强记忆 试想一个情景,如果你喜欢的那个人卧室在床,为了让他忘记病痛,你为她朗读一本书。 不用说,这样的阅读,是带着感情的。 相信,时隔多年后,你还会记得书中很多情节和内容。 据说大脑的海马体负责记忆,"扁桃体"(一个像扁桃体一样的结构)负责情绪。海马体和扁挑体在大脑中位于相邻的部位。 当阅读引发情绪变化时,扁桃体就会有反应。邻居海马体,一旦感知扁桃体的情绪变化,它就认为这是重要的东西,需要牢记。 这就是带着感情去阅读,更不容易遗忘的原因。 2、编纂故事、借助谐音、创建形象、首字串联,用便利贴等方法辅助记忆 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记住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8种氨基酸。有人编了一句话:甲亮携来一本色书。就把8种必需的氨基酸全都记住了。 甲亮携来一本色书指的是甲硫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用了这个方法,全班同学都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这个例子,既是一句话的故事,又用了谐音法,还用了首字串联法,都能加强记忆。 创建形象,加强记忆。这方面有个高人,他写了篇文章叫《装在套子里的人》,成功地创建并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时隔几十年,学过这篇文章的很多学生,都对这篇文章都有记忆。 贴便利贴的方法,很多人会用,我不多赘述。 3、用输出逼迫记忆,非常奏效 在中学教学中,有的老师常鼓励同学之间讲题,这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会做题,是浅层的会;会做且能讲出来,是另一种会是深层次的会。这种深层次的会,不仅自己会了,而且还能顺利明白地讲给别人听。这种会,才是真的会了。 有人会以为,自己会就行了,给别人讲题,多浪费时间。其实不然,自己会,又能讲给同学听。这样,对自己讲过的知识,记忆更深,理解更到位。 所以,有一种读书,是以"向他人叙述为目的"的读书,这种读书,记忆要深很多。 现在流行写作,很多写作大咖写文章时,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平时不写时,就抓紧时间阅读,及时输入。如果不读书,单靠肚子里那点货,恐怕早就江郎才尽了。 曾采访过几位写作大咖,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写作上用过的素材,一般不会忘记。 所以,以"用"为目的的读书,以"向他人叙述"为目的的读书,都记忆比较深刻。 学以致用,是加强记忆、防止遗忘的好方法。 读书吧,"腹有诗书气自华",谁也不想被他人视为草包笨蛋。读书,就要把书里读到的内容记住,撑起你的"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