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大型电视娱乐节目中,三对夫妻比赛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吊起来的大面包面对面地啃掉。我看了很多集,基本上每对夫妻都是把面包咬掉一块,吐在台上,直到咬完,都吐在台上。每次三对夫妻都咬完之后,台上都是一片狼籍。每看到这,我都想起了那个令我永生都难以忘怀的故事。那一年在部队,早餐吃的是白糖面包,半生不熟的。有的战士便掰开面包皮,只吃面包心,食堂地上、桌上、潲桶里到处是面包皮。正好那天连长吃饭后来,见到此情此景,默不作声,亲自把散落在地上、桌上的面包皮捡到潲桶里并倒进锅里。中午,连长在锅里盛了第一碗面包粥,全连干部和战士们排着队一人一碗。整个中餐气氛严肃,没有谁说一句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以后再没有谁只吃面包心不吃面包皮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也逐年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原有的生活方式一天天都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台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大型娱乐节目,这是用物质来加强和补充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来无可非议。小小的三个面包相对于整个节目的耗费,只是九牛一毛,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也还不够一个三口之家的一顿早餐。半生不熟的面包从食品卫生的角度看应该是不能吃,连长把战士们吃剩下丢在地上、桌上和潲桶里的再煮一下,即使高温消毒,也最好不吃。然而,我们的连长不是从面包本身看问题,而是透过战士们把生面包丢在地上、桌上和潲桶里这个现象看到了我们有些战士不爱惜粮食的本质,从教育全连干部战士的角度出发,上了一堂生动的珍惜粮食的课。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而且每年还在急剧上升。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每年还因人为和自然灾害逐年减少。改革开放二十年,就全国整体而言,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迈进。而个别地方,少数群众还在温饱线以下徘徊。电视台作为宣传舆论主渠道,比一个连队的教育面广大得多了,而与连长的教育目的、方法和效果却是适得其反的。三个面包是小事,可它的观众却包含了广大青少年朋友,他们是我们的下一代,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父母亲尚要教育儿女把掉落在桌上的饭粒吃掉,告诫他们"粒粒皆辛苦",何况三个大面包在地上五牛分尸,零零落落,如天女散花一般。我相信,不论是刚过温饱线的或者还在温饱线以下的真正的农民父母都会触景生情,都会想起过去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都会心痛的。 萨迪说:"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裕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每个人在富裕时都不能豪华奢侈,更不要说我们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民了。听了萨迪的这句话,对照那一锅面包粥,不知主持此节目的主持人,表演此节目的嘉宾和津津乐道于此节目的观众都作何感想? 1998年12月6日初稿于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