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时要宣泄其不满情绪。如果他的情绪宣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时,孩子情绪的发泄可能较为频繁,父母难以忍受,于是造成感情冲突,结果可能是父母情绪占了上风,而孩子情绪没有发泄出来,抑郁纠结,逐渐积累,反而越积越多,情绪发展有可能走向消极方面。因此,家长应特别重视家庭情感氛围的作用和影响,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目的地帮助孩子实现其情绪的宣泄。此外,父母还要注意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等。 造成部分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认为孩子还小,不用要求那么严格。家里没有规则,更不用遵守规则!对孩子百依百顺,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冲动,自由散漫,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控力。 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年龄偏小或成熟较晚的孩子会表现出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有些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由于个体差异或者多动症也会表现的比较冲动,不能约束自己。这和他们自身的个人心理成长特点相关。 由于家庭的教育理念不同引起的:现在的多数家庭都是4,5个成年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设及到两代人的教育观的差异和矛盾。混乱的教育观也会造成孩子行为的混乱。暴力 放任 漠不关心 溺爱或问题家庭都可能引发孩子的自控力缺乏症状的产生。 孩子自身的原因:已经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做任何事都由着性子来,不考虑后果也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是孩子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下过很多次决心,但行为上不能控制自己,属于自己管不住自己类型的。 孩子的自控能力是指自身行为能力的有效控制,思想意识的正面思维和判断的有机结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自制力呢?建立家庭新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孩子只有具备了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长可以从现在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入手。开始的规则和目标制定可以很简单,需要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很强。鼓励孩子实现目标,建立自信和成就感。 告诉孩子等待的原因和意义:如果孩子在街上看到喜欢的玩具要买,你可以告诉他今天没有带钱,过两天再来。当孩子要吃零食的时候可以告诉他,我们明天再买回家和小朋友一起吃。和孩子讲清道理,他们会慢慢学会等待,学会控制。尝试对你的孩子说:"等一等",可能会为他收获更好的未来。在平时的生活中,特别注意家长对孩子的即时满足问题,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成为孩子的"爱心毒药"。许多家长因为对孩子的溺爱,习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不懂得吃苦,经受不了挫折,也让孩子更加骄纵任性。而延迟满足,能让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的时候,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在等待中展示自我控制能力。 循序渐进,及时表扬: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要有耐心!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家长要与孩子进行多方面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及时关注孩子的进步和变化。也要随时调整计划和方案。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重新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尤其是对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制定计划严格执行:知道孩子自制能力差,父母得时刻提醒,随时监督。如孩子爱玩不做作业,那孩子一回家,家长就要提醒孩子先做作业。作业做完了还要检查。家长长时间坚持和监督,3,4个星期可能会让孩子被动的养成习惯。再经过2,3个月的坚持习惯才会慢慢稳定下来,真正变成他的自控力的一部分。 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 军训或户外拓展训练等,训练孩子的坚强意志。平时也注意不过分溺爱孩子,做个有节制的家长。 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如妈妈跟朋友打牌,孩子就坐在电视机旁做作业;周末您没按时起床,孩子也趁机躺在床上看小说,放弃英语早读......所以,凡是冲动的、情绪不稳定的、行为缺少自制的父母,必须先教育自己增强自制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不知不觉孩子就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很多时候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的自控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培养独立要有规矩。独立生活能力是孩子成长的必备能力,一个孩子连衣服不会洗,也不会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都由家长包办,这样会导致孩子自私无理,好吃懒做,最终会一事无成。反之则因其独立而自强,自强而形成自控。父母需要为孩子架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让孩子学会自行负责和违者受罚的方式管教他们。孩子若不尽责,就限制他的自主权。一定要让他知道他需要为这种自由负责。孩子若不能控制自己,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代表了对他的期望、信赖和爱。 要以理服人,巧用激励。父母在激励孩子时,也要讲究一点儿语言的艺术。举个例子,小阳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当他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父母时,父亲高兴地说:"我儿子真棒,真有出息!"这种表扬毫无余味,对孩子并无多大激励作用。如果在后面再补上一句:"当了班长,就该用一个班长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这既包含着父母的信任和期望,又给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激励其更加努力进取。 加强习惯培养,自信地生活。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自身行为影响极大,甚至每一动作都有着较大的示范性。培养孩子好习惯,养成好品质,给孩子较好的生活、做事、思维和成长习惯,对孩子自身行为的判断,自控力的形成有较大作用。信心就是生活的精神动力,没有了自信,走到哪都瞻前顾后,还前怕狠后怕虎,没了自信就没有了大胆前行。我们在做事和行进中,不断教育孩子有自信,就是在强调做事要敢于直面人生,不怕困难。 与孩子交流,锻炼意志力。当父母友好而适当的与孩子交流时,不仅能让孩子好好听话,还能让帮助孩子学习处理周围事物,帮助孩子解决冲突,让孩子学会自控与合作。父母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及时鼓励表扬孩子,让孩子更加积极。父母看到孩子的缺点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学习一些娱乐益智类兴趣爱好。比如:下棋、画画等,让孩子经过学习这些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 良好家教是必备条件。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温床,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给予孩子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孩子先天健康心理的源泉,在家庭生活中有快乐才有幸福,有生活才有勇气,有努力才有奋斗,才有团结的氛周。所以有营养的地方,才能长出健壮的幼苗,才能健康成长。家的温暖才会让孩子真正成为乐土。孩子有了正确的判断行为和思维品质,就能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给孩子一个完整温馨的家。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家庭幸福的桥梁,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倍受温暖时,才会真正有爱,有爱的家庭才会有幸福和未来。许多单亲家庭,或吵吵闹闹的环境让孩子顿感失望与爱的缺失时。这详的孩子因缺乏爱而偏激,也因缺爱而沉默寡言。学习上缺乏动力,生活上缺乏目标,而变得没有理想与信心。完整的家温暖快乐,利于孩子成长形成自控。 培养学习兴趣,注重特长发展。孩子基本习惯养成后就应培养孩子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学习潜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发展孩子愿做的事,喜欢做的事,只要是孩子自己愿做的都应大力表杨,让他们高兴地去做,不管做的怎样,都应赞赏性地去激励他们。让其集中注意力,而提高孩子自控力。 培养孩子自控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爸爸妈妈们要相信孩子,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让他们意识到"我能控制我自己"。另一方面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好的自控环境。做好这些,一个有健康的身心,认真努力,积极进取的孩子其自控力会自然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