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几篇关于人际距离的文章,强调在人际关系中保持恰当距离的重要性。一位朋友读了以后问道,你怎么老是说要跟人保持距离?我猛然醒悟:原来我强调的重点错了。本来是想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以两个人的相互独立为前提的,重点应该是亲密关系,结果把过多的笔墨用在了保持人际距离上。 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亲密关系,也许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拥有的最大的财富。遗憾的是,不少的人却没有这笔财富。 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或者说,每个人在生命开始的时候,就处在十分亲密的关系之中。胎儿跟母亲的关系,就是一种最完美的亲密关系:母亲的呼吸为胎儿提供氧气,母亲和胎儿的血脉相连,等等。出生之后,婴儿会有很长时间在心理上与母亲处于"共生状态",他会把母亲想象成自己的一部分,或者把自己想象成母亲的一部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犯了错误,那就可能损害孩子本来就具有的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父母可能犯的错误主要有两个:一是跟孩子太疏远。疏远有两种,一种是空间上的,指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跟自己生活在一起;还有一种是心理上的,虽然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却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照顾与关爱。从后果上看,两种疏远没有什么差别。 一个早年跟父母关系较疏远,以至于成年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在他和心理医生的关系中,也会重复这种"无能"。具体的表现可能是,他会不自觉地破坏跟心理医生的关系,使治疗无法进行下去。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位来访者,女性,25岁。她的主要问题是,几年来她谈过不下十个男朋友,但都没有成功。每次开始跟一个男性打交道,都会感觉很好,但一旦有可能发展成婚嫁的对象时,她就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要离开那个男人。这样的事反复发生,她开始隐隐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心理有什么问题。 通过几次交谈我了解到,她的童年有很多的不幸。其中最大的不幸,就是没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她,所以她半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舅舅家寄养。一年之中,她父母只会去看她一两次,以至于她小时候心里根本就没有父母的概念。舅舅家在农村,一个大家庭,有很多小孩,她能够受到的关爱之少就可想而知了。她13岁上初中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上学。 这些信息,让我理解了她为什么会有那些问题。六岁之前,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跟父母的分离,其坏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孩子对这样的分离还不可能产生清晰的理性判断,但她会感觉到,她最信任、最依赖、最需要的人离开了她,把她"抛弃"了。这种感觉会很深地种植在她心中,使她不能够再相信任何亲密的关系,内心害怕被抛弃的恐惧感就会被激活,使她逃避这种关系,以避免重蹈覆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访者和心理医生的关系,也是一种亲密关系。双方共同探讨的是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所以这种关系的亲密程度,甚至会超过治疗之外的一切关系。当然,这种亲密是纯精神的和象征性的,它的目的是让心理医生给来访者以帮助,而不允许心理医生从中满足任何私欲。一旦治疗结束,一切关系也就都结束了。很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心理医生不得跟来访者发展任何治疗室之外的私人关系。 在我的治疗关系中,这位来访者也在避免对我的信任、依赖和需要(她恰恰是很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的)。具体的表现是,她连最起码的治疗规则都不能遵守。例如,我们约定每周谈一次,她答应得好好的,但经常是两三周才来一次;我们事先也说定,如果中止治疗,必须打招呼,但在一年多以前谈了最后一次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了,完全是不辞而别,让我也尝到了她曾经体验过的"被抛弃"的味道。但我能够理解她,因为这恰恰是她的问题所在,她无法跟一个人走得太近,哪怕是她的心理医生。现在我只要一想到她和跟她类似的来访者,心里就涌起阵阵伤感与无奈。 父母可能犯的另一个错误是,跟孩子距离过近,给了孩子过多的关注和关爱。关系过于亲密,双方缺少各自的回旋空间,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疏远。人对独立的需要是很强大的,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独立是他们内心最强烈的愿望。过近的距离,显然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或者换句话说,过近的距离,会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对孩子的控制,爱和控制会成正比例地增长,爱得越多,控制得也越厉害。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在这种控制中受到伤害。遗憾的是很多的父母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以为爱得越多,对孩子的成长就越有利。一个在亲密关系中受到过多控制和伤害的人,或者说一个被"爱"所伤的人,在将来自然会逃避跟他人的亲密关系和"爱"了。 也举一个例子,是我的一位同事家里发生的事。这位同事是一位护士,在单位是优秀员工,在家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尤其对儿子,更是无微不至。儿子高中毕业之前,连手绢都没自己洗过,更不用说做饭洗碗和其他事情了。除了做功课,儿子的一切都由她包办了。儿子对她也很依恋,依恋到了在学校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放学就回家,有什么心事,包括一些青春期男孩的心事,都只跟她说。她一直都对这一点很满意,认为自己在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也认为自己做得比孩子的爸爸要好。可她根本没想到,儿子都被她调教控制得像一个宠物了。儿子的问题是在上大学之后出现的。他考上了很远的一个城市的大学,到大学之后,就几乎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跟母亲谈一些学校和同学的事。开始的时候,谈的那些事都很琐碎,无所谓好坏,但慢慢地,内容就变得很糟糕了。有时候说同寝室的一位来自乡下的同学不讲个人卫生,有时候又说一位当地的学生有优越感、很霸道,等等,总之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而且到后来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书读不下去了,只有休学回家。 这个孩子,就是被爱所伤的典型。首先被伤害的是他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然后是跟母亲之外的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他无法在同学中再找一个替他包办一切的人,所以他就干脆找一些理由,拒绝跟他们来往。从更深的层面说,他是在拒绝更多的人以爱的名义对他实施控制,这种控制意味着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包括交朋友、谈恋爱、做游戏,我们都给你包办了。十八九岁的男孩子,谁会同意这样的哪怕是温柔的控制呢? 除此之外,距离过近可能导致的另一种后果是,孩子的独立性在跟父母过近的关系中被扼杀,以至于他只习惯跟人的近距离关系,也就是自我界限不清楚,那也是问题,甚至可能是更大的问题。他会试着跟所有人建立亲密关系,这样做的危害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这也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就跟父母的距离过近。不幸的是,她把这种近距离的关系带到了她的所有人际关系之中,很容易就跟人走得很亲密。她曾经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关系好得形影不离,但到最后,都反目成仇。她从别人那里要求太多,在被拒绝的时候,怨恨就产生了。她也曾经谈过多次恋爱,但后来都是男方主动离开了她。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那些男人离开她的原因是,她太"纠缠"、太离不开别人的关注与呵护,别人会想,谈恋爱时尚且如此,结了婚那还了得?在她27岁那年,在又一次失恋之后,她自杀了。她的遗书上写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信赖、可以依恋的人。也许她是对的,因为能够担当得起她那么沉重的信赖和依恋的人,本来就很少见。 前面已经说到,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太近和太远,都可能会损害孩子将来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中庸之道在这一点上又一次显示了它的正确性:不近不远才是最好的。但在遇到具体事情时,却比较难以把握。有一个专业术语,也许能帮助我们把握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分寸。这个术语听起来一点儿都不专业,叫做"足够好的妈妈",是英国一位著名心理医生的杰出创造。它的意思是,妈妈要足够的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在孩子身边,满足孩子的需要。把孩子送到别人家寄养的妈妈,显然不符合这样的标准。但是,也不要做"完美的妈妈",不要把心思百分百地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足够好"就可以了。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妈妈显然也不符合这个标准。当下中国有无数独生子女的妈妈,相信她们中间想做"完美妈妈"的肯定有很多,这里要告诉她们的是:千万别做"完美妈妈","完美妈妈"会伤害你们自己,更会伤害你们的孩子。 很多的人都在强调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要忽视了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成长史一辈子的事,自我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很多人有不幸的童年,但他们一样成长得很好,有着健全的人格和骄人的成就。不犯"错误"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成年人把自己的问题完全归罪于父母,那是在推卸责任,是在对自己犯比父母当年所犯的错误更大的错误,也是在抛弃此事时刻的成长的机会。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夫人写过一首词,叫《我侬词》。这首词也许是对亲密关系的最为形象的描述了: "我侬两个,特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啊,将他来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那其间,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能够把自己的感情如此深刻和全面地投入到跟一个人的关系之中,这样的人真值得羡慕。而能够遇到值得自己如此投入情感的人,就更值得羡慕了。这样的投入,首先需要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配得上别人相似的投入;然后需要极大的勇气,不害怕血肉相融之后所可能出现的分离,以及分离的撕肝裂肺的痛——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时,分离又岂止是痛而已,简直就是毁灭了。但在那样爱过的人的心里,毁灭也许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了。 除了爱情之外,友情也可以发展得很亲密。从情感的本质来说,友情跟爱情很相近,只是前者没有肉体上的"亲密"而已。一个成长得很好的人,会同时拥有和享受这两种情感,使自己的情感生活既深沉厚重又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