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建 推荐 华艺百创传媒公司创始人、董事,微博营销专家 推荐语 承蒙湛庐文化的安排,我曾有幸在杭州跟大卫同台"论剑",我记得大卫说,无论你如何阻碍,互联网始终按照自己的速度浩浩荡荡。在尹生与大卫的对话中,有三点值得我们深思: 1、社会透明度因为社交网络的存在而大大增加,并由此迫使执政者重新思考管理模式。我在《微力无边》这本书中也一样谈到"社会可见度",无论是"透明"还是"可见度"都会毫无疑问地冲击到现行的"组织结构",并且明确地让政府部门深切感知执政智慧与网络智慧之间的脱节;同时"机构乏力"以及"组织困境"的深刻变化,让执政者开始思考全新的管理结构。这个推动会让社会产生更多的良性反应。 2、社交网络的"随便性"是社交网络自身发展的一个深度陷阱,它无需政府部门的"插手",如果对这一基于人性本质需求的"随便性"失控,那才是社交网络自身的末日,否则,社交网络不可阻挡。 3、中国想要出现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仅是目前阻力最大的"政府监管"所造成的发展制约,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自身还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眼光,但是不用担心,他们都已经走在路上了。 ——节选自《环球科学》2011年第4期 社交网络:通向明天的大门? 对话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文/尹生 大约五年前,已经在《财富》杂志做了十年以上科技业报道和评论的大卫·柯克帕特里克接到一个邀请,与当时还处于创业初期的Facebook创始人、22岁的毛头小伙马克·扎克伯格进行一次简短的会晤。大卫并没有对这次会晤抱多大期望,他所知道的就是这是家新生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拥有900万用户,他像过去很多次那样预期将见到的人只不过是众多年轻CEO中的一位。 "我和他在纽约的餐厅吃了一顿饭,他非常年轻,我感觉他是我的儿子一样,他的爸爸和我的年龄是一样的。"这是马克留给大卫的第一印象。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我正在与一个可能会带来巨大改变的人坐在一起,这样的人不是你每天都能见到的"。让大卫感到"震惊"的是,这个小孩当时已经"能够看到长期的愿景",而当时Facebook的用户还主要局限于一些美国的高校和高中学生,不过马克·扎克伯格所看到的已经远远超过这些。 一切似乎正如22岁的马克所预期的那样,现在Facebook的用户已经超过8亿,而且估计很快会超过10亿,其影响力也远远超过了校园,离马克所梦想的"成为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也似乎只有咫尺之遥——无论是Google这样的正统互联网巨头,还是微软这样的PC时代的遗老,抑或是众多的新生互联网公司,都力图与Facebook或它所代表的社交网络模式建立某种关系。 但问题是,Facebook和它代表的社交网络真能逃出"五年"现象的怪圈吗?当年Google在最红火的时候,也被人认为没有谁还可以超越它,它所代表的搜索模式也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基础架构。 而如果Facebook不能担当引领未来互联网方向的重任,那谁还会?当摩托罗拉、诺基亚和惠普这些昔日的科技明星在移动互联网的门口突然摔跤时,我们是否可以问:这也是Facebook和它所代表的力量的杰作?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谁是幕后的真正主宰?当苹果、Google、亚马逊乃至微软这些重量级的选手都希望成为未来的主宰时,情况会因此有所变化吗?凭借13亿的潜在国内用户,中国公司会成为推动互联网下一步衍化的一个重要力量吗? 于是,围绕Facebook所发生的一切和即将发生的一切就成为我们本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问:Facebook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马克·扎克伯格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大卫:扎克伯格刚开始提出Facebook理念的时候,他有两个想法、两个理念:第一,世界透明度在提高,越来越透明,人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人的信息;第二,我们需要去分享,大家应该有能力去分享信息,而这样做应该越来越简单。他希望就这两点入手,提高分享的能力,提高透明度。我认为是他首先预见到了世界有这两个发展趋势,并从这两点着手提供服务。 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他一开始就知道Facebook是让所有的人来使用,应该是全球化的运营,中国应该是一个重点的市场。很多人都预见到了透明度、分享,但是他更加有决心,他的过人之处在于相信他的公司一定要打入中国市场,而且在我认识的CEO里面,他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为此他甚至学了中文,而且他的中文学得非常好,他每天都有中文课程,他可以用中文跟大家交流。 问:与Facebook的一派繁荣相反,近两年来在全球高科技业,一些曾经的明星企业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必然的吗?两种截然相反的处境之间有何关系? 大卫:现在各个行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而互联网是所有行业发展变化最快的一个行业。其中面临的一个风险,就是可能会落后于这个时代。苹果公司是一个软件公司,只不过在用硬件的包装来卖软件,他拥有整个软件的环境,所以苹果获得了成功。Google似乎也想模仿苹果的成功。我认为未来纯硬件的公司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思科是一个硬件公司,它还在存续,Juniper则是软件公司,它的软件基础设施要比思科好,所以虽然它规模比思科小,但它在未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问:现在人们提起互联网,张口闭口就是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似乎只有它们才代表了未来互联网的方向,互联网真的大局已定? 大卫:我觉得还要包括Google,这四个公司现在是全球最领先的领军者,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公司面临着近期灾难性的事件。它们都有非常好的管理,而且竞争力也非常好,有非常好的可持续性。除了亚马逊可能是一个例外,其他的三家公司规模如此之大,基本上它们已经为其他的竞争设定了一个范围,就是其他人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来进行竞争的,在它们的平台上进行竞争。 问:刚才提到亚马逊是一个例外,怎么理解? 大卫:从全球的市场份额来说,亚马逊在自己的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远不如Google、苹果和Facebook在各自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当然了,在亚马逊所运作的国家,它的运行还是很成功的,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公司。但是亚马逊并不是在所有的国家从事商务,亚马逊是一个大的公司,有很好的未来,运营也非常聪明,但是影响力比不上苹果、Google和Facebook。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来讲,它并不像其他的三家一样,是一个应用的平台。但是如果说亚马逊推出自己的应用平台,而且这个应用平台也很好用、很便宜的话,可能会成为苹果应用平台的竞争对手。 我并不是说亚马逊没有什么未来,亚马逊有宏伟的雄心,只是它们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其他几家还是不能相提并论,我个人也是杰夫·贝佐斯的粉丝。 问:微软现在有足够的现金,有充足的盈利,而且在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好的布局,还有与政府也有很好的关系,这些不正是应付未来行业变革所需要的吗? 大卫:我没有说微软有问题,我只是觉得微软的定位可能不如刚才我说的四个公司那么好。但是微软目前仍然是利润最好的一家技术企业,而且微软的这种商业模式,使得其他的公司要想打败它可能要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问:那微软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数年互联网格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或者会重新翻牌,成为互联网领域规则的制定者? 大卫:可能不会。我认为微软公司缺乏领导互联网发展所需要的那种想象力,我觉得微软的优势是运营,但是在现在的技术和互联网的环境下,它的运营方式更像是传统的二十世纪公司的方式。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够去忽视微软的存在,因为微软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比如说Kinect,这是一个突破性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完全是来自于他们的实验室。我觉得微软未来还会推出很多重要性的产品,但不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主导或标准的制定者。 问:是否可以认为未来所有的互联网相关公司,把自己纳入某个社交网络体系将是一个必然选择?比如微软、亚马逊或Google将它们的既有用户纳入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社交体系? 大卫:我觉得要分开来看,的确,这个可能是Google的一个目的,但不是亚马逊的目的。从目前来看亚马逊还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亚马逊网站上唯一的社交功能,就是这些用户会对产品做出评论。而Google的确想成为下一个Facebook,Google已经有这一Google+,但是据我看,Google想取得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社交网络真会成为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吗? 大卫:这就是Facebook的目标。而且它们在路上已经走得挺远了。Facebook是第一个可能有这个潜力的公司,去建构一部分的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说到社交OS,Facebook在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它发展的终点就是一个全球的社交OS。 问:在未来Facebook的地位真的已经难以撼动了吗? 大卫:Facebook有一个不幸的命运,就是它是由自己的成员来监管的,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互联网可能对Facebook进行监管,大家会使用另外一个服务,也许Google+会成为Facebook的监管者。在美国,很多人会告诉你Google+未来会取代Facebook,因为它有Facebook不具备的功能。 Facebook必须要保证透明度,不管用户提出的信息有利还是有害,都是要保持透明度。此外,Facebook还必须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来,因为它在整个社会里扮演着中枢的角色,别无选择。这是Facebook的一个挑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它很可能会在竞争中出局。 问:你认为马克要实现自己的愿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大卫: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也好,他们的挑战就是要不断地变革、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创新,否则就会被淘汰,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最具动态的环境。 扎克伯格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他有一个承诺,就是要不断地创新。但是跟Google一样,如果你本身有两万五千名员工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很难按照原定的情况去创新,会出现一些错误。Facebook和其他壮大的公司一样,规模在不断增加,犯错误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增加。 问:在现有的互联网巨头中,最有可能成为Facebook的挑战者的是谁? 大卫:在美国我们跟同事猜测,会不会有一个公司威胁到Facebook,答案是腾讯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它在这个行业排名全球第二了。只是腾讯还没有想出怎么样进入国际市场。迄今所有的重要要素腾讯都已经具备了,它可以在全球进行更多的合作,这也是很有可能的,比如说如果它和Facebook之间能建立某种合作,就是非常聪明的举动。Facebook不是实时的,Facebook也不具备视频的特征,我觉得这些能力和移动设备相结合,这就是Facebook未来需要改进的。 也许腾讯能够帮助Facebook,Facebook能够把腾讯的技术在全球进行推广,这也许就是Facebook和腾讯正在聊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真的是非常明智。 问:如果政府监管和管制成为一种趋势,会不会给这个行业的生态带来一些根本的变化? 大卫:我个人不是特别看好和支持政府的监管,因为我认为互联网的发展远远高于政府的发展速度,很多时候政府就根本跟不上形势,不了解互联网发展了什么。我觉得这是很酷的事情,觉得政府的速度太慢,缺乏想象力,而且太民族主义了。 我们看到这个新全球化的力量,正在与各国的政府进行抗衡。在未来,政府与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他们之间的冲突在未来还将继续。 问:你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大卫:中国公司面临很多挑战,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是走得比较慢的,如果你要想具有全球的影响力,你要想跟Google、Facebook这样的公司进行较量的话,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新浪、百度都必须有全球性的视野和全球性的战略。中国的公司应该雇用更多的外国人,不要把自己看成中国的公司,CEO应该在国外花更多的时间,可能要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收购世界其他的公司上面。 问:眼下你最看好哪几家新生的互联网公司? 大卫:我第一个感兴趣的公司叫Zaarly,它是一个买家和卖家的社交网络,什么人想买产品服务,他就会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价钱贴上去,其他人可以来竞标。 第二个是GroupMe,现在虽然已经被Skype买了,但我认为它仍然是很好的网站。它是提供实时短信和电话通信的,你只需要拨一个号码就可以和25个朋友进行实时对话,而不需要产生额外费用。你也可以发一个短信和25个人交流。在美国的短信成本是蛮高的,这样可以节省很多。 第三个是Foursquare,这个是仅仅成立两年的一个网站,它提供的是以地点为基础的同城社交网络,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 第四个是荷兰公司Layar,它提供的是现实搜索。你举起你的手机,照到某一个地方,就会告诉你这个地方的历史、社会和大家热门搜索的话题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创意。 来自腾云·智分享活动 Tencent Club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