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个体职业获取渠道的状况以及父母社会地位对其产生的影响,将父母社会地位因素划分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地位和父母政治面貌,将个体职业获取渠道分为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和不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研究发现近一半个体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父母的职业地位、政治地位越高,子女越倾向于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越倾向于依靠自己能力获取职业。 关键词:职业获取渠道 父母社会地位 代际流动 一、前言 近年来,"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等作为一些特定的社会现象,引发了社会和民众的高度关注。为何子女与父母从事着类似的职业?父辈的职业与子女的职业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个人职业发展常常会受到各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是自身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部因素包括个人能力、气质、教育程度、性格、外貌等等。然而在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职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父母的社会地位与子女的择业和职业发展之间有着相当的关联度,父母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职业有着影响。 国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研究显示父母的社会地位,特别是父亲的社会地位对子女的职业有很大影响。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相较国外开始时间较晚,多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微观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研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对职业获取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毕业生更有可能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以推迟就业,且求职更有信心,初次就业落实单位的概率高(郑洁,2004),诸多社会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论。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父母的社會地位因素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二、理论基础 个体获取职业可以靠自致地位,也可以靠先赋地位。在职业获取研究中,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最有影响力。他们具体分析了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取的影响。布劳邓肯及其后来者对欧美国家的研究都表明,家庭背景中父母的职业地位与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职业获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对亚洲国家的研究也表明,父亲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对子女的职业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尉建文,2009)。 社会资本也是就业研究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美国的波茨教授(Portes)指出,现有的文献对社会资本的功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关注社会规则的执行;第二,关注家庭对子女的支持及内部的相互支持;第三,较多地被用来解释就业、职业选择等(郑洁,2004)。在西方发达国家,尽管个人正式的工作搜寻(如寻访公司、参加招聘会等)是影响个体就业和工资的重要因素,但半数以上的个体往往会利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网络寻找工作。在中国,随着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个体职业获取的作用加大。社会资本对个体职业获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扩展信息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提供可靠的经济后援,降低失业风险;(3)减少工作搜寻成本,有助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代际流动指的是同一个家庭中,前后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一般以职业等作为地位的表现,以父母和子女在同一年龄纬度上的职业或其它地位特征作为比较的基点,考察第二代人(子女)与第一代人(父母)相比,社会地位有没有提高或降低,从中找出引起变化或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再总结出其中的运行规律,这种研究尤为重视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子女的社会地位的影响。代际流动的状况,不但可以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还能体现出分层体系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在封闭的传统社会里,一+X--出生就注定要在他父辈所属的阶级和阶层里生活、成长和发展,所面对的职业资源、选择和机会很少,基本上都是子继父业,代际流动很少。而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阶级和阶层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人们有机会跳脱出父辈的人际圈子和职业范围,接触到更多的职业信息,所以代际流动增多是必然现象。 本研究将父母的最高教育程度、14岁时父母工作单位性质、父母政治面貌作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指标,将子女职业获取渠道分为依靠父母的社会地位获得以及不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得。运用STATA软件对CGSS2008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父母社会地位对子女职业获取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有: 第一,女性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可能性大于男性。 第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影响显著。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独生子女通过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父母职位对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影响显著。父母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独生子女,通过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可能性较大;父母职业地位越高,子女越易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 第四,父母政治面貌对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影响显著。父母是中共党员或民主党派的独生子女通过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可能性较大;父母政治地位越高,子女越易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 第五,父亲社会地位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的影响大于母亲社会地位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的影响。 四、数据、方法与变量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2008年中国城乡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样本覆盖中国大陆28个省级行政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教育及工作、性格与态度、社会交往与求职、态度和看法六大类,样本总数6000个。 2.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过程中,先从总体上和不同性别分类上对独生子女职业获取渠道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个体职业获取渠道为因变量,分别考察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政治面貌对子女职业获取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排除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的解释变量。最后通过增减控制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endprint 3.研究变量 根据本研究的主题,选取以下9个变量:见表1 4.数据处理 通过变量"出生年份",剔除取值小于"1950"的样本,再剔除存在缺失值的样本,得样本容量为896。 将自变量"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变量取值作进一步合并:将取值2、3合并为小学;将取值5、6、7合并为高中;将取值8、9、10合并为专科;将取值11、12合并为本科;其他取值不变。故父母受教育程度有低到高取值为:1.没有受过任何教育,2.小学,3.初中,4.高中,5.专科,6.本科,7.研究生及以上。 为了便于解释,将父母政治面貌由高到低分为民主党派、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同理,将父母工作单位性质由高到低分为.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无单位/自雇/自办(合伙)企业。 将职业获取渠道这一因变量处理为二分变量,变量取值为1、2、6的判断为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取值为3、4、5、7、8的判断为不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故响应变量个体职业获取渠道取值为:l_依靠父母社会地位,2.不依靠父母社会地位。 五、结果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 第一,女性依靠父母获取职业的比例(50.12%)比男性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比例(47.97%)要高;女性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与男性依靠父母获取职业的优势比为1.09。视这一数据为随机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其相应的卡方值为0.4106(p=0.522),故这一结果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即沒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在总体中性别与个体是否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之间存在相关。 第二,父亲政治面貌为民主党派的个体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比例最高(75%),后依次是共产党员(59.2%)、群众(44.97%)、共青团员(33.33%)。其卡方值为16.2158(p=0.001),故有理由认为在总体中父亲的政治面貌与个体是否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之间存在相关。 第三,14岁时父亲工作单位为党政机关的个体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比例最高(57.75%),后依次是企业(50.46%)、事业单位(49.40%)、社会团体(46.15%)、无单位/自雇/合办(34.02%)。其相应的卡方值为11.401(p=0.022),故有理由认为14岁时父亲工作单位与个体是否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之间存在相关。 第四,母亲的政治面貌与个体是否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之间关系不显著(卡方值为3.5639,p=0.313),14岁时母亲工作单位性质与个体是否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之间关系也不显著(卡方值为8.3356,p=0.08)。 通过Logistic二分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政治面貌、14岁时父亲工作单位性质、父亲受教育程度、14岁时母亲工作单位性质、母亲受教育程度对个体职业获取渠道影响显著。 父亲政治面貌提升(即在取值上更接近"1")一个单位,子女依靠父母在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优势将是原来的1.23(I/0.809)倍;14岁时父亲工作单位性质提升(即在取值上更接近"1")一个单位,子女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得职业的优势是原来的1.17(1/0.855)倍;父亲受教育程度提升(即在取值上更接近"7")一个单位,子女不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得职业的优势为原来的1.16(1/0.859)倍;14岁时母亲工作单位性质提升一个单位,子女依靠父母获取职业的优势是原来的1.16(1/0.865)倍;母亲受教育程度提升一个单位,子女不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得职业的优势是原来的1.12(I/0.89)倍。 六、总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父母的社会地位对个体职业获取渠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结论有:第一,父母的政治地位越高,子女更可能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第二,父母的职业地位越高,子女更可能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第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更可能依靠自己能力获取职业;第四,父亲社会地位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的影响大于母亲社会地位对子女职业获取渠道的影响;第五,性别对个体是否依靠父母获取职业没有显著影响。 此分析结果验证了中国"关系社会"的存在,而"关系"更多地存在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中。此外,社会地位较高的父母利用"关系"为子女谋得职业,延续自己的地位和权利,阻碍了正常的上升渠道,使得社会地位较低的父母与子女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相应的地位。 一般来说,大众普遍认为女性更倾向于借助父母的社会地位获取职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的个体特征更倾向于避免风险,追求稳定安全,故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安排;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存在对女性的职业歧视现象,对岗位设置性别要求,或将女性安排在劳动强度大但工资低、晋升机会少的岗位,加大了女性凭借自己能力获取职业的困难。然而在此次的统计结果中发现,虽然女性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比例(50.12%)比男性依靠父母社会地位获取职业的比例(47.97%)要高,但这一结果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故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依靠父母的社会地位获取职业。针对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此次统计方法在"是否依靠父母获取职业"的划分上不够清晰,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也有可能是由于没有分层统计在父母的不同教育程度和职业程度上女性与男性依靠父母获取职业的比例,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比较和分析,这也是此次研究的不足。此外,此次研究没有考虑到地域因素的影响,没有将城镇和农村进行对比,希望在日后对此研究进行完善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