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2.引导学生将体会到的内容写下来。
  3.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学习重点: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想。
  学习难点:能结合实际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读课外书吗?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2.小结: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以及受到的道德教育、启迪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设计意图:初步感悟什么是读后感。
  二、明确习作的目标。
  1.读读教材36页,说说什么是读后感。
  预设: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你受到触动;精彩的语句会让你过目不忘。把这些具体的感受或者得到的启示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如何写读后感呢?
  预设:(1)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印象最深的部分。(2)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这次习作的方法。
  三、写作前指导设计。
  1.写读后感的步骤。
  (1)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2)摆好位,侧重"感"。
  在具体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详,有感而发。
  (3)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4)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2.写读后感的方法。
  (1)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标题表明题材。
  (2)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可归纳为这几个字"引—议—联—结"。
  ①引——简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②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③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④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3.同学们刚才总结了这么多要点,你们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抓住"点"联系实际)
  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其中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4.怎样抓住这一主要的阅读感受"点"呢?
  小结:联系自己生活是确定阅读感受"点"的最佳方法。
  5.展示几篇关于读后感的例文。
  6.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写作读后感的步骤和方法。
  四、学生列提纲,准备习作。
  五、展示习作,讲评作文。
  1.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初稿,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把突出感受到的内容写具体。小组交流修改问题突出的片段,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学生个人修改,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写 读 后 感
  (1)题目:读《×××》有感或《×××》读后感。
  (2)写读后感的方法:
  ①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②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③联——展开联想,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④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习作:《写观后感》课后练
  一、阅读中学习方法
  (一)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上,五壮士那惊天动地的喊声好像还在耳畔,五壮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战士顺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为了保证人群众和连队主力的绝对安全,他们放弃了生的道路,毅然走上"绝路",把敌人引上悬崖。他们在子弹用尽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敌人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他们那种不怕牺牲、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想想自己平时的表现,再看看那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壮士,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平时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遇到刮风下雨就不想去上学。与狼牙山五壮士相比,我的意志是多么薄弱啊!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翁,我们更应该磨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把保卫祖国、振兴中华作为自己最光荣的职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从雏鸟变成雄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全力以赴,奉献自己的一切……
  1.这是一篇( )。
  A.记叙文 B.散文 C.读后感 D.说明文
  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句子被称为什么句?( )
  A.承上的作用 总结句
  B.启下的作用 总起句
  C.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句
  D.统领全文的作用 总起句
  4.这篇文章详写了( )
  A.文章的主要内容。 B.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5.作者将自己的哪些方面与文中的人物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狼牙山五壮士》的深切感受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关爱动物
  ——读《动物解放》有感
  最近,我读了英国作家彼得·辛格的著作《动物解放》,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动物解放》写了人类是怎样给动物制造痛苦的,人类应当怎样对待动物。书中揭露了当今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残酷地剥夺动物的生存权的暴行,其中工业化养殖和动物实验,是造成大量动物痛苦的主要方式。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动物和人一样拥有自由生存的权利,可是人类对动物实在太残忍了!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我经常在一些饭店的菜单上看见这个菜名——"美人腿"。当我得知"美人腿"就是青蛙腿的时候,心里不由得一惊。青蛙是庄稼的守护神,一盘"美人腿"不知要残害多少只青蛙呀!庄稼没有了青蛙的守护,就会被害虫侵害,粮食产量自然就会下降!人们终会自食其果呀!
  但在我身边也有一些关爱动物的人。王大伯经常收留一些流浪动物。去年冬天的一天,有一只流浪猫蜷缩在路边,身子被冻得瑟瑟发抖。王大伯看见了,连忙把它抱回了家。在王大伯的细心照料下,那只猫长得胖嘟嘟的,还生下了四只可爱的小猫咪呢!现在,王大伯家已经收养了十几只流浪动物,他细心地给它们喂食、洗澡、看病,无微不至。人们都亲切地喊王大伯"爱心大使"。
  生命不分贵贱,关爱动物,人人有责!解放动物,就是解放人类自己!我衷心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关爱动物的"爱心大使"。
  1.第一自然段起( )的作用。
  A. 开门见山 B. 承上启下
  2.这篇读后感中,第______自然段引述了《动物解放》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本文作者通过举什么例子来表明人类对动物的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点明主旨 B.承上启下
  二、分析方法
  以上两篇文章都是读后感,都首先简单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写出_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指导
  1.审明题意,明确要求。
  本次习作要写一篇__________。选择你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2.习作重点。
  抓住________________着重写出自己的________。
  四、听读短文《将相和(节选)》,完成练习
  1."将相和"中的"相"指的是____________。
  2."蔺相如看这情形"中的"这情形"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的言行体现了他的( )。
  A.诡计多端 B.随机应变
  答案:
  一、(一)1.C 2.简单介绍文中故事的情节。
  3.C 4.B
  5.平时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遇到刮风下雨就不想去上学,意志很薄弱。
  6.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翁……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1.A 2.二
  3.本文作者通过举饭店菜单上的菜名"美人腿"的例子来表明人类对动物的残害。
  4.第四自然段写了王大伯常收留一些流浪动物。
  5.第四自然段举的是正面例子,而第三自然段举的是反面例子,这样正反相结合,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6.A
  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自己的感受 文章或书的内容 自己的感受
  三、1.读后感 2."读后感"的"感" 感受
  四、1.蔺相如
  2.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3.B
  附听读短文: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网站目录投稿:冰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