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敢去竞争的人,他的人生通常是不会成功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适时地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参与竞争。 竞争是孩子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竞争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最初的竞争性语言便是"我,是我的""我的最大……"上了小学以后,他们经常构思一些有原则、有组织、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有竞争性的活动。这些活动会激励孩子自觉地去努力,进而显示自己比同伴更为优秀。更多的竞争则是在班级中展开的,例如学习、体育运动、交友等。可以说,竞争如影随形,时刻存在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提高孩子的竞争力,首先就要抓住培养的最佳时期。心理学研究证实,6-12岁是孩子自我意识最明显的时期,这期间孩子对各种竞争的结果特别敏感。那么在此期间,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激发孩子参与竞争的热情和动力。竞争可以让孩子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事实上,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在班级中、运动场上,参与到竞争性的活动之中比获胜更为重要。所以说,只有良性的、有益的竞争,才能促进孩子不断前进。他就像一个强有力地推动器,推动孩子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取得更大的成绩,促使孩子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使日常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让孩子积极参与竞争是对的,但是不应该把"第一"当成竞争的唯一目的,而更应该注重孩子在参与过程中培养的良好品质,如遇事冷静、沉着、性格开朗等。这些个性品质比"第一"重要得多。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就要让孩子明白只有与嫉妒告别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竞争的胜利,取得优秀业绩。妒嫉心理是人与人相处,人与人竞争中存在的一种阴暗心理。对孩子来说,危害性很大。 现在的孩子在竞争道德认识方面常存在许多问题:认为竞争不需要讲道德;讲到取胜,就认为要抑制他人,致使他人失败;讲到友谊,就认为不要竞争;要么好,就好到极点,不知在总体好中也可以有些不好的东西;要么不好,就坏得一无是处,不知在总体坏中也可能有些积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美德。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竞争活动,让孩子体验合作在竞争中的作用,从而让孩子学会与人竞争、与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