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反复阅读是白费力气认知天性这本


  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
  我们上学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
  美国著名的公立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在网站上给学生的建议:"学好某事的关键在于重复。复习的次数越多,永久记住它的概率就越大。"
  我们平常接收到的头号学习方法都是这样:把注意力案例放在某些想要掌握的技能上,坚持不懈地一遍遍练习,直到记住为止。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然后,有人说,这只是白费力气,一遍遍重复通常记不住什么东西。这真是让我们大吃一惊。
  《认知天性》的作者在前言中就提出坊间流传的学习方法大多是错误的。
  《认知天性》这本书由三位作者合作完成,马克·麦克丹尼尔和亨利·勒迪格三世是华盛顿大学心理系教授,也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专家;彼得·布朗则是一位擅长科普写作的作家。
  专业背景和专业作家的相互加持,让这本书既有满满的心理学专业干货,语言上也实现了故事性和练达严谨的结合。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颠覆了我们对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认知。
  1、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到目前为止,不管在什么领域,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作者表示,这是一种效率最低的方式。
  进行集中练习意味着我们在机械地、快速地重复一些东西,想把它们烙在自己的记忆中,也就是平时常说的"熟能生巧"。
  考试前,老师总是会让孩子们重复阅读、不停刷题,目的是希望让孩子们越做越熟练,最后形成条件反射,所谓一看到某道题,就能知道答案。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考试过后,可能很快就忘光了,完全忘了自己曾经学过这一知识。
  那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认为,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作者在书中用到了一个案例:
  伊利诺伊哥伦比亚市一所中学,研究人员安排八年级的学生接受不重要的小测验(同时需要反馈),内容是科学课上的部分知识点,小测验成绩占3个学分。另一部分知识点不会出现在小测验中,但是要求学生复习3遍。
  一个月后安排大型考试,考察学生哪部分知识点被记得更牢。
  结果你猜怎么着?
  考查小测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时,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A-",但是考查那些只是让复习但没有做小测验的知识点时,学生们的分数就变成了"C+",中间隔了几个档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考试,做为一种学习工具,具有主动检索的功能。
  检索,就是主动回忆学过的知识,把它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我们往往觉得,得先记住知识,才能想起来。事实恰恰相反:主动回忆学过的过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而且,回忆时越费劲,记忆效果越好。
  还记得学生时代的经历吗?考试时怎么都不想起来的题目,回头翻书找到答案后,会印象特别深刻,就是这个原理。
  2、学习是一项可以获得的技能
  这一理论,其实来源于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同事的研究。
  她在早期实难中,为一所学校成绩比较低的学生开办了一间工作室,向他们讲授有关大脑的知识以及有效学习的技巧。之后他们回到了原本的课堂,那些相信智力在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控制的学生,成为更主动的学习者,进步很大。
  后来,她又做了另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其中一组学生在解开谜题后被赞扬很聪明,另一组学生被称赞很努力。然后让他们继续选择另外的题,结果多数被称赞聪明的学生选择了简单的题,90%被称赞努力的学生选择了困难的题目。
  "强调努力是在给予孩子一种他们能控制的变量,强调天生的智力则是将它置于孩子的控制之外",德韦克总结说。
  所以,父母或老师在赞扬孩子时,要肯定孩子付出努力的过程,让孩子明白"努力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而不是赞美他们聪明。
  在孩子遭受挫折时,父母及老师也应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将挫折看成是学习的好机会。
  这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针对不同人群如何将书中理论用于实践提出了非常有效的建议。
  《认知天性》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努力,而是高效的学习方法。愿大家都能拿起这本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网站目录投稿: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