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考古研究发现嗜食同类在人类早期非常普遍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数百具被精心屠杀的人骨表明,嗜食同类在人类早期曾经非常普遍。更加令人震撼的发现表明,这些被害人的行为是完全自愿的。
  图1:毛骨悚然的发现:最近在一处埋葬地址的发现表明我们的祖先是食人族。
  图2:数百具骨骼埋在德国西南部黑尔克斯海姆(Herxheim)地区。
  图3:对骨骼的研究发现受害者在被屠杀之前全身被剥了皮。
  据每日电讯报道,本周的一个考古发现7000年前的德国曾发生过大规模食人现象,根据现场的遗骨显示这一切既出人意外又让人胆战心惊。有些细节听上去就像是在看一场恐怖电影一样。这些被尸体发现于德国的黑尔克斯海姆地区,研究发现他们的肋骨都被刮得干干净净,舌头被割下,头皮被剥掉,有的还有烧烤的痕迹。如同被《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吃得干干净净——不仅儿童被吃掉了,甚至连孕妇腹中的胎儿也未被放过——对此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厌恶,即使在7000年前,什么样的人能做出这种残忍的事情呢?
  专家们猜测,这种古代的暴行可能只是人们在极其饥饿时走投无路作出的选择。毕竟,在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下,相似的情况在现代也曾发生过。例如,在二战围攻列宁格勒时,那些憔悴的市民吃过城里的鸟类、狗和老鼠,在万般无奈之下,最终发生了同类相食的惨剧。专家推测,在7000年前,欧洲或许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随之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和社会倒退现象。
  但有迹象表明黑尔克斯海姆(Herxheim)地区发生的现象并非是出于绝望,而是一次认真的、有条理的甚至是仪式化的行为。但即便这种嗜食同类的行为不是出于绝望的举动,但还有没有相同的事例存在呢?
  真相难以言说。对史前史进行定义需要追溯到人类有文字记录之前。历史始于文字记录。最早的泥板文书来源于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的文化。所以,我们如何了解石器时代欧洲的人类生活呢?这就需要考古学的帮助,而考古学揭示出的真相令人大吃一惊。得出的结论是黑尔克斯海姆地区的人们在饥荒时期举行的嗜食同类的行为很难说得通。
  图4:质疑:德国西南部黑尔克斯海姆地区现场表明在杀戮期间不大可能正在经历干旱。
  公元前9000年到5000年这段时期被称为全新世气候暖期(Holocene Climate Optimum),这种气候就像地中海海滨的温暖午后一样惬意。并且,那个时期比今天的气温更加温暖。那时候没有汽车和发电站,气候极其稳定。对于人类的生活而言,可以说是完美的环境。所以,那个时候根本不会出现饥荒。
  那些食人族呢?那些群居部落的食人族与现在生活在遥远地区、不为现代世界所影响的人类相比,肯定拥有许多相同之处。最重要的一点肯定是自然资源的丰饶多产,他们崇拜太阳神、水神、月亮神,无疑还有野牛神。他们的宗教将萨满教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他们相信人生是一个永远轮回不断循环的过程。
  在石器时代的欧洲,被部落里的同类吃掉可能也是一种荣誉。在出版于1890年至1915年间共有扬扬十二卷的著作《金枝》(The Golden Bough)中,詹姆斯?弗雷泽(James Frazer)爵士凭借对古代部落信仰和生活的大量权威调查,向我们叙述了无数相当怪异的古代部落仪式实例。他还提到了许多在7000年前的黑尔克斯海姆地区或许会发生的一些事情。在一场战斗完毕之后,特别是在敌人英勇死去时,我们这个世界中的许多部落都会将他们在战场上杀死的敌人吃掉。弗雷泽记录道,在南非巴苏陀人中,据说吃下被征服者的肝脏会获得勇气,吃下耳朵会获得其智力,吃下睾丸会获得力量。身体的其他部位会烧为灰烬,化为粉末后将其粘到公牛角中,在特殊场合中可将公牛角授予勇士。这种食人行为与面临饥饿时的绝望感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极为有序、庄重、甚至具有宗教意味的仪式。
  在十九世纪大英与非洲部落之间发生的战争中,在现代工业化国家与石器时代部落人类之间的冲突,使嗜食同类的行为再次出现。1824年,英国远征军指挥官查尔斯?麦卡锡(Charles McCarthy)爵士,在一场对抗非洲阿善堤地区的战役中被杀。对方的部落首领吃下了他的心脏。对于摄政时期的英国人而言,这是人们可以想象得到的非洲人残酷凶狠的最有力证据。
  而对于黑尔克斯海姆地区的食人族而言,我们会不会作出同样错误的判断?阿善堤部落首领吃下麦卡锡心脏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获得了胜利,并将这一事实作为残酷无情的象征,真实原因是这位部落首领非常钦佩那位指挥官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决心。他们只是纯粹想将这些力量据为己有。
  关于黑尔克斯海姆地区石器时代的人类真相,我们永远无法揭开真相,我们也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神的名字,也无法准确理解他们嗜食同类的原因。但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这个世界中所知的其他文化,这个神秘的真相与其说是一场残酷、疯狂的食人盛宴,还不如说是发生在7000年前的一次充满虔诚的仪式。
网站目录投稿: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