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那段在桂林的日子


  随着大巴车缓缓驶入景区中,我那幼小的心灵也跳动起来了。我自己也并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而激动,而只觉得这是到新环境中一种正常的反应。听着导游的解说,我抬起了头,远处是象鼻山。
  大人们都在聊天,而我在出神地望向远方。"我们去逛逛小商店吧!"奶奶的一句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周围人很多,还有许多老人举着草编的扇子扇风。
  我和奶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周围好不热闹!各个店主都放开嗓门:"买一送一哩!买一送一!上等手艺……"不知不觉间,我们进入一家卖绣球的店中。货架上摆满了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绣球。细一看,每个花纹都不一样,有的绣着婀娜的花朵,有的绣着盘旋飞舞的龙,还有的绣着字儿!一个球儿大概也就比橡皮大一点儿!我望向店主,发现她正低着头。我好奇地凑近看:她正一针一针地绣着一个花纹图案,左一针、右一针、左一针、右一针……就这么默默地不停地重复,可最终缝出来的是一个又一个传统文化的结晶。
  过了一会儿,店主手中的活儿似乎干完了一部分。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道:"刚刚那活儿比较关键,不能马虎。"顿了一下,又道:"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图案?"我选了一个绣有龙
  /
  的球儿,却还恋恋不舍地瞥着其他绣球。奶奶付完钱后,店主看我喜欢绣球,就笑道:"喜欢呀?喜欢就再拿一个得了!现在大家都不太在意保留原有的文化了!只有少数人——包括我,还坚持一针一针自己缝!拿吧,小朋友……"我先愣了一下,然后欢天喜地地又选了一个绣球。我和奶奶向店主告别,临走前她又补上了一句:"千万别忘了绣球是桂林的特产!"
  后面几天,我和奶奶当然还逛了许多铺子。但大部分都是小吃亭、玩具店。往玩具店里一瞥,第一眼望见一桶"武器",金箍棒,木剑……这些在北京就可以买到,或者说到中国的哪个旅游景点都有。在这里摆摊位,店主纯粹是为商业利益考虑的:人流量大,游客多,小孩多。况且物品成本低又不用自己动手……这里只有那么几个小小的店铺真的卖"桂林特产"。所有的店我们都一闪而过,没有再进过任何一家之中。
  正值傍晚时分,天正在慢慢地变黑。我们一家人回旅馆的路上,我心中莫名地有了疑问:那些手艺人都去哪儿了?难道全都改行换业了吗?难道都去卖玩具、卖零食了吗?这些都无从知道。但我的所闻所见告诉我:手工艺人在一点一点消失,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也在一点一点地消逝。
网站目录投稿: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