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药NPO法人仁心会/日本湖北总商会/Huobi Global/株式会社Incuba Alpha四家机构联合捐赠给湖北的物资上面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哪里?我们来看看原文 《诗经·秦风·无衣》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翻译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与君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衫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矛与戟,与君上阵杀敌。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裳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甲与兵,与君共赴国殇。 而在此之前几日,由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隶属于中国汉办)支援湖北高校物资的照片,也引发网友关注: 这句话, 出自唐代时佛教的一段偈子, 名为"绣袈裟衣缘"。 全句为: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这段偈子的作者是日本贵族长屋。 1300多年前,日本遣人来中国学习佛法。长屋赠送中国大德的上千件袈裟,边缘都绣着一首偈子: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鉴真法师被这16字打动,这也是鉴真法师决心东渡日本传戒的缘由之一。 鉴真和尚 长屋是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之子,历任中纳言、大纳言。养老五年(717)任右大臣,柄执朝政。神龟六年(729)去职后自杀。执政期间,曾托遣唐使赠袈裟若干予唐僧人,上绣韵语4句,即这八个字。当时身在扬州的鉴真见后,遂起东渡传法之兴。 据《宋高僧传》载:当时,日本国有沙门荣睿、普照等,从东海来求法,以补日本戒律的缺失。他们于开元年间抵达扬州,来问鉴真法师:"我国在大海之中,不知离中国几千万里。虽然有佛法,但没有能传戒的人。就像漫漫长夜里,要在幽室找东西,没有烛光怎么能看得见?不知法师是否愿意中辍这里的利益,去大海之东作我们的导师?" 鉴真法师观察来意,看到他们的勤勉,就说:"我曾听说,南岳慧思禅师投生到日本为国王,兴隆佛法,有这事吗?又听说,日本国长屋曾经造千身袈裟布施给中华大德,袈裟边绣着偈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由此看来,日本诚然与佛法有缘呀。" 鉴真于是募集比丘思讬等十四人,买舟从广陵携带了三藏典籍离岸。 随后,鉴真经历无数苦难,终于第六次东渡时,成功登上了日本列岛,在日本受到举国欢迎和厚待。在奈良东大寺立戒坛,他为圣武太上皇和光明皇太后等授戒,又建造了律宗寺院唐招提寺,七十六岁在唐招提寺圆寂,完成了他的毕生夙愿。 晚唐时,日本僧敬龙从中国回去,韦庄写诗相赠: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一船明月一帆风",就是从"风月同天"中化出来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对仗很工整。"域"是地,对"天"。"山、川"对"风、月"。山与川,都在地上,依附于地。一个国度的山川,不可能跑到另一个国度。而天上的风月,则不受此局限,不同国度的人可以共见。 韦庄诗,"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是说,谁能陪法师漂洋过海,到远在扶桑之东的岛国呢?惟有一船明月,一帆清风。正因为"风月同天",才不受异域之限。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真正内涵,则不在此。 所谓"山川异域",是指修行者有不同的根机:有声闻乘、有缘觉乘、有菩萨乘。道途的不同,是"异域"。而"风月同天",是说无论怎样的根机、怎样的道途,最终都必将成佛——实无三乘,惟有一佛乘。 一佛乘,才是真正的"风月同天"。 这首偈子,是对《法华经》的诠释——即便"山川异域",也不妨"共结来缘",只因为"风月同天"。 △ 20世纪80年代,上海墨厂制作的墨锭 由日本唐招提寺孝顺长老题字 怎么说呢?像是冬天从屋外走进来,拿起一杯现成的热茶,五脏六腑都被安慰妥帖了。 在明清的一些诗中,这句话也被直接使用,成为中日在交流中、尤其是佛教交流沟通中屡被引用的经典,如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巨赞的赠日本僧人的两首诗:"风月同天法运长,闲邪存正耀辉光。年高九秩心犹壮,过海东来遗德芳。""风月同天法运长,圆融真谷境生光。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 古人能这样用文字传递心意,不论中日,有些东西还是可以由我们延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