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审计四大如何应对中国风险


  目前对在华开展业务的审计机构来说是艰难时期。
  毕马威中国审计业务负责人廖子彬(Benny Liu)说,中国让本土会计师行做大做强以便和"四大"竞争,这是个明确的战略。国内一些大型会计师行与我们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我们仍然遥遥领先。 近几个月来,包括数家在海外上市的中资公司曝出一系列会计丑闻,其中有些公司的审计机构是"四大"全球公司,即德勤(Deloitte)、安永(Ernst & Young)、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和毕马威(KPMG)。与此同时,美国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在华业务的管理情况提出了严重疑问。此外,一些中国官员呼吁本土会计公司挑战"四大"。
  毕马威中国审计业务负责人廖子彬(Benny Liu)说,该公司在全球办事处的合伙人比以往更好地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和挑战。
  廖子彬说,你必须努力争取业务,不止是与"四大"竞争,还有中国本土公司。
  他在香港接受了《华尔街日报》记者Duncan Mavin的采访。以下为编辑过的采访内容。
  《华尔街日报》:目前有一种看法是,欺诈、腐败和会计丑闻在中国非常普遍。你们对此如何应对?
  廖子彬:我们在接受客户方面有着严格的风险管理程序。我们每年会对客户进行评估。我们还会把客户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于我们已经认识了30年的香港蓝筹公司来说,显然评估过程不会像中国内地一家富商开的民营企业那么严格。在审计过程方面,过程会更加严格。此外,我们得出新的研究结果,并不只是基于对我们客户的研究,还有从新闻中了解到的出现问题的其他公司,我们还会进行大量培训,提供案例分析,确保我们的工作人员了解目前的环境,知道如何发现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这很有挑战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风险管理部门现在规模非常大。
  《华尔街日报》:最近中资公司陷入的会计违规丑闻和指控是否使毕马威海外部门对在华业务提出了更多的疑问?
  廖子彬:实际上没有。我们的全球风险工作人员对此非常感兴趣。至于其他管理人员,显然他们关心的是是否全部中资公司都是不好的。显然他们感到担心。从他们的角度说,他们希望了解我们会如何应对这种局面。这些卷入丑闻的公司有很多是在美国市场,现在因为一些做空者的攻击和指控,很多公司都突然有了问题。所以,我们的全球风险工作人员感兴趣的是,我们采取怎样的立场以便避免我们的整个公司和品牌受到严重影响。
  《华尔街日报》:中国审计准则的情况怎么样?
  廖子彬:中国审计准则和国际标准非常类似,但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审计准则提出了更多具体要求。例如,中国审计准则要求银行对所有银行结余进行确认。虽然大家通常都这么做,但这并非国际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而监管机构对准则的解读也不一样。比如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依赖控制测试,这样实质性测试就会少一些。但中国监管机构则更加重视实质性测试。
  《华尔街日报》:你们在中国拓展业务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廖子彬:吸引人才是关键。在金融危机之前,毕业生似乎认为专业会计师事务所是他们理想的去处,尤其是"四大"。因为"四大"的薪酬待遇不错,职业发展路径很好。但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切:"四大"和本土会计师行都在试图缩减人员,薪酬涨幅也不像以前那样高了。这之后,中国的薪资水平上升,专业会计师行的吸引力也不如以前。在中国,我们的工作时间往往很长,很多年轻人无法忍受这点。留住人才也同样不易:有四到五年工作经验的合格人才在外面有很多薪水高得多的选择,尤其是那些具有金融服务业工作经验的人才。
  《华尔街日报》:你们如何展开人才竞争?
  廖子彬:我们不再和银行竞争人才。我们员工的起步薪酬算是合理,但随着他们的晋升,工资会大幅上涨。银行或其它大企业的入门薪酬可能会比我们高得多,但日后想要大幅加薪也更难。一些年轻人没有把眼光放长远。薪酬差距几千元人民币的工作机会可能很重要,尤其是在大城市,因为很多毕业生并不和家人同住,而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不低。
  如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金融危机之前,年轻人想要金钱和事业。现在,同一年龄段的人则希望能平衡工作与生活,事业已经不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了。
  《华尔街日报》:本土会计师行是否真的对"四大"构成了挑战?
  廖子彬:中国让本土会计师行做大做强以便和"四大"竞争,这是个明确的战略。国内一些大型会计师行与我们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我们仍然遥遥领先。国内事务所也参与了大量审计招标,并赢得了部分项目,因为他们的报价能低过我们。这构成了一种挑战,因为一些潜在客户没有看到其中的差别。在一些公司看来,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法定审计,他们真的需要"四大"吗?在争取国际客户时我们可能具有优势。但据我了解,国内会计师行已经在非洲等地区设立办事处,或是和其它国家的会计师行建立了联系。谁知道呢?再等十年可能会有大量中国事务所走出国门。
网站目录投稿:傲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