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发生了好些事情。 这一年,郭嘉随曹操征伐乌丸后病逝。这一年,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把他请出山。 也不管两件事发生在年头年尾、谁先谁后,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传的一句话: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网上经常有人拿这句话出来问,这俩牛人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问得很多正经学历史的人想死。 于是,有人这样回答: 刘禅出生在207年,郭嘉死在207年,也许我们可以说"郭嘉不死,刘禅不生"。 张绣作为曹操手下当时封户最多的将领,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张绣去世的那一年,207年,卧龙诸葛亮刚好追随刘备出山。一个南阳宛城区主公,一个南阳卧龙区诸葛庐的主人,他们之间会不会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呢? 还有人这样答: 诸葛亮要出山的消息传到了郭嘉那里,郭嘉敛容道:为之奈何!忧虑而死。 总之,如果非要给偶然的历史事件之间扯上联系,最终只会扯出许多段子,一笑而已。 ▲郭嘉(170—207年),字奉孝,颍川人。 1:
郭嘉生命中遇到的偶然事件,还真不少。除了"卧龙不出"这档事儿,挺出名的一件是预言了孙策的死。 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发兵北渡偷袭曹操的根据地许都。 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 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 在这个紧急关头,郭嘉掐指一算说: 孙策这个人轻率不善防备,也不设俩保镖,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一个人独来独往没什么两样。况且,他刚诛杀了江东那么多英雄豪杰,跟多少人结下梁子,如果有刺客伏击,那绝对是一个死。依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敌的门客刺杀。 于是,郭嘉成了史上最著名的乌鸦嘴,比贝利成名早了一千多年。 不过,给《三国志》作注的史学大师裴松之特意提醒乌鸦粉们,此事纯属偶合,千万不要神化郭嘉。 裴松之还略带戏谑地评论说,郭嘉要能预测孙策具体死于何时,那才叫牛叉好吧! 2:
但是历史小白不管,就认定郭嘉神机妙算,咬定诸葛亮就是怕郭嘉才躲山里不敢出来,你有本事跟他们讲道理? 等你真跟他们讲道理了,他们跟你讲长相。 除开历史因素,郭嘉近年来的走红离不开各类三国游戏。当曹操的其他重要谋士都以中年大叔的形象出现的时候,英年早逝的郭嘉总是一副此间美少年的模样,怎不叫外貌协会心疼! 就连曹操曹老板也心疼啊。 曹操南征北战,自然是拍板的那个人,但是,举凡重要决定,在拍板前总要问一句:"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总会说,我是这么看这么看……他看问题的角度总是异于常人,就好比别人跑到桥上看风景,他就躲在楼上看人。 曹操很欣赏,几乎每次听完都说:"就依你说的办。" 结果,事儿都成了。 偶有不听郭嘉的时候,事儿都搞砸了。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老板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老板便问:"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说,不能杀,杀了曹老板您就要背负杀害贤士的骂名,透支信用划不来。但是,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宜早为之所,比如把他软禁起来。 曹操说,我不听,这次我偏不听。 后来,刘备主动请求去截击袁术,曹操同意了。待郭嘉与程昱得知此事,一起劝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啊!"但此时刘备已溜之大吉,并夺取下邳,举兵跟曹操对着干了。 曹操后悔得肠子都绿了,恨早不听郭嘉之言啊。 ▲郭嘉剧照。 3:
在曹操心中,郭嘉这颗定心丸,不吃不行啊。他有一次说,郭嘉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原话叫"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两人的关系急剧升温,到了"行同骑乘,坐共幄席"的地步,就差"寝则同床"了。 郭嘉一病,曹操急得跟个小姑娘似的,亲自端汤喂药,一天问好几次:"好点了没?好点了没?" 郭嘉一死,更是成了曹操心中永远的白玫瑰,而其他活着的谋士就像是衣服上的饭粘子。 每次遭遇挫折,曹操就会越发怀念与郭嘉在一起的日子,然后向众人感慨一番:"奉孝要是还活着,我就不会走这一步臭棋。"(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听得手下一堆谋士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他给郭嘉送葬的时候,甚至对着荀攸等人公开说,我本来是准备自己百年之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的,没想到他先我而去。 说得好像曹丕、曹植不是他亲生的。 可见,郭嘉的早逝对曹操绝对是一大打击,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功绩上。 ▲郭嘉之死,曹操痛心不已。 4:
曹操对郭嘉的爱与欣赏都是真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爱与欣赏,是天子般的爱与欣赏,雨露均沾。 曹操对所有网罗到门下的贤人,都曾表现出这种爱与欣赏。 比如曹操对荀攸,那也是爱得不要不要的。打张绣、征吕布、离间袁氏兄弟等计谋,基本都是荀攸出的,也都被曹操采纳了。曹操后来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这评价跟郭嘉比怎样?彼此彼此,承让承让吧。 只是恰好郭嘉死得早,回忆让曹操更加美化了两人相处的时光。 所以,说郭嘉牛,他确实牛,三国时期主公以下的一流人物,他算一个,但还不至于牛到独步天下。至少曹操军中就有好几个郭嘉式的大谋士。 至于拿郭嘉跟诸葛亮对比,鼓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除了有关公战秦琼的错乱感,还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5:
怎么说呢,郭嘉跟诸葛亮根本就是两种人。他们没法比。 诸葛亮跟着刘备,早期的职能有两个: 一是当说客,说服东吴联手刘备,两个弱鸡合力抗衡强悍的曹操,这个角色相当于外交部长; 二是刘备出去干架的时候,他负责稳定后方,确保足食足兵,这个角色相当于后勤部长。 在曹操的阵营里,荀彧才是干这个活儿的人,他跟诸葛亮一样,是不跟主公出门的。 诸葛亮的后期就更不要说了,基本上就是蜀汉的当家人,大权独揽11年。 郭嘉显然不是这种角色。前面说了,郭嘉是帮助曹操最后拍板的那个人,主要负责主公发问后的决断。 就跟诸葛亮很清楚自己是相才不是将才一样,郭嘉也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所以他早年投靠袁绍发现其"好谋无决",立马就走人。 跟着优柔的主公,郭嘉的长处是发挥不了了,但诸葛亮可以。 直到遇到了曹操,郭嘉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网传郭嘉和曹操是好基友般的上下级关系。 6:
郭嘉在曹营中的位置恰得其所。有点类似于唐太宗的智囊"房谋杜断",曹老板手下的荀攸、贾诩等人主要负责"谋",郭嘉主要负责"断"。 他的厉害之处,是善于读懂人心。 郭嘉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大师。打个不算恰当的比喻,其角色类似于前些年大火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的乐嘉,当女嘉宾纠结留不留灯、男嘉宾纠结牵不牵手的时候,他就啪啪啪性格分析一通,然后说"你们自己决定吧"。而曹操就是纠结的男嘉宾。 他读懂袁绍,知道袁绍优柔寡断,所以鼓励曹操直接东征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不用担心袁绍乘机出兵攻打许都。 他读懂袁绍的两个儿子,知道袁绍死后,他们必生内讧,所以进奇策,建议曹操退兵,等他们兄弟打得内伤了,再去摘果子。 他读懂了刘表,知道刘表是一个只尚空谈、妒忌贤能的政客,所以怂恿曹操尽管放空城去远征乌丸,不用担心刘备乘机添乱,因为刘表自会阻止刘备干牛逼的事业。 他其实也读懂了孙策,所以才能纯属偶合地预言了孙策的被刺。 ▲《三国机密》郭嘉剧照。 7:
曹操的敌人,内心怎么想,一个个都被郭嘉读懂了。这个技能倒很像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神化了的诸葛亮,一出空城计无非就是读懂了司马懿的生性多疑。 这种高超的读心术其实很烧脑,风险也极大,一旦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疑中生疑,反其道而行,那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本质上,郭嘉就是一个疯狂的赌徒。他赌自己对当时天下一流人物的了解,胜过于这些人物对自己的了解。 幸运的是,郭嘉一辈子还没遇上"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也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同级别对手,所以他的奇招、险招才能屡试不爽。 于是,他就从一个赌徒晋升为一代赌王。 当然,最重要的是,郭嘉读懂了曹操,深知他也是一个勇于冒险的主儿,一个与他臭味相投的赌徒。 要是他遇上袁绍、司马懿或者诸葛亮(这三人都以小心谨慎著称)这样的老板,那么,他要么闭嘴走人,要么读懂越多,死得越快。 本质上,郭嘉、诸葛亮等三国人物,之所以能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是因为他们都遇到并选择了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主公。一个人再有才,也要遇上一个对的老板。 唯一可惜的是,郭嘉的英年早逝,让三国历史缺失了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