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梦游人早期创伤后的分离状态


  小Q从东莞过来做咨询。每一次,她先坐长途汽车到东莞地区的一个火车站,然后坐"和谐号"到深圳火车站,再接着坐地铁才能到达咨询中心;做完咨询后,再走同样的路线返回到她打工所租住的地方。一往一返,时间的成本和经济的成本都增加了很多。对她而言,一位独自在异地打工的年青女子来说,经济的成本影响更甚。
  她带来的问题是跟人沟通的问题:从小开始就这样,每次跟人沟通的时候,总觉得别人会讨厌自己、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让别人不舒服;如果感觉对方不太友善,就拒绝和对方交流;沉默的时候,尤其觉得尴尬,恨不得消失在地下去。表现出来就是跟同事的交往一直不顺利。
  她对心理咨询很有认识,觉得自己现在的状况跟自己的经历有关,自己从小的生活状态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在咨询中,她更多地讲述自己的状态。在咨询的间隔期间,她也会写她的所想所感给我。
  她写到:"目前为止的这辈子我都在梦游。那些人的脸如此模糊声音如此遥远,我看不清听不清,我不知道他们要干嘛,而我又要干嘛。不断地回忆回忆,那是我的所有。"
  是的,她一直处于梦游的状态中,仿若漂浮在现实世界的半空。有一次她跟我讲了一件听起来似乎很有趣的事情:她去买东西,她拿了东西,然后就走了,收银小姐叫住了她,原来她没付钱;她付了钱,又走了,收银小姐又叫住她,原来她付了钱却没有拿找零的钱;她拿了钱,然后又走了,收银小姐还在叫她,原来她拿了找零的钱,又忘记了拿东西。她说这些的时候哈哈大笑,好像这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那笑声背后又好像有一丝茫然和司空见惯,我这是怎么了?我好像一直都这样!
  这是一种特别的分离体验。分离体验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白日梦、睡眠状态下的梦、走神、入静、高速公路催眠等都属于分离体验,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有的人经常会通过打坐入静来恢复精力;看小说或者电视,尤其是热门又多集的电视剧,网络连载的魔幻小说,很容易会看得入迷,给人一种"我在书(剧)中一日,人间已过千年"的感觉;而在一条直线的高速公路上开车,身在车中,心却不知飞到哪儿去了;这些都是分离体验的表现。这样的分离体验是常见的,一般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有的是对生活有好处的,比如打坐入静。
  但是,有的分离体验是早期创伤的表现。我们今天讲的是小Q的状态,就是人格解体的状态,"是指患者长时间持续地或反复地体验到一种与本人的精神过程和身体脱离的感觉,似乎自己是本人的精神过程或身体的旁观者(此时,患者常感到好像在梦中)。"——摘自《创伤心理学》
  在生活中,有这么一部分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感觉:记忆力持续不好;过去的记忆尤其是早期(3岁—8岁)的记忆一片空白;和别人说话常常走神;做事常常心不在焉;自觉心里明白脑子糊涂;内心经常会有迷惑的感觉等。这样的状态无疑很影响工作的发展,人际交往中也感觉很难融入进去。生活中没有发生什么令人烦恼的事情,却常常会感觉很痛苦,不知道如何排解。说起成长经历,无一例外,都没能拥有稳定又支持的养育环境:父亲常年在外、父母经常吵架或冷暴力、父母离婚、很小就被父母抛弃、从小开始就被送到别人家养育,有的还不止一家两家,而是在好几个家庭之间辗转奔波、经常遭受父母的责骂甚至暴打、生活的大环境崇尚暴力管教等等。
  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和重男轻女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无视孩子的生存权力,不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把孩子当猪一样地养育;文化大革命造就的父辈安全感严重不足,有些地区甚至崇尚暴力管教;改革开放后持续三十多年的农村涌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发展到现在社会上有了大批的留守儿童。这些都是创伤生成的温床。
  社会环境影响了个体,可是个体却不得不依赖社会环境生存。为了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遭遇创伤的人发展出了将痛苦的事件、情绪、情感、想法等分离到自己的意识之外,用来保护自己。所以,一部分人在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时候,经常会说:没有什么原因呀,就是记忆力下降了;我脑海中一团黑(糟);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浑浑噩噩的;没发生什么事情呀,就是头很痛,你能不能帮我消除呢?等等。
  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模糊症状可以深刻清晰地感受到,但是伴随的情绪、情感、想法、甚至事件都躲在遥远又黑暗的某处,怎么都浮现不出来。而不浮现不代表不影响,它们躲在暗处,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个体。个体为了不被它们影响,会不知不觉退回自身,无法有更多的能量去照顾周围的人,内心亦无法看见周围的人,听见周围的人。在旁人看来,就好像神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样。
  小Q在一个崇尚暴力教育的环境里长大。听她说,不仅仅是家长,就是老师们管教孩子都是"不是骂就是打,一脚踢到耳朵上。"可见,小Q成长的环境是多么地粗暴野蛮。小Q的妈妈从小2岁起就失明,在娘家被姐姐和弟弟欺负,在婆家亦毫无地位可言,被家族中的人视为透明人。这个世界对小Q的妈妈是不公的,小Q的妈妈对这个世界的印象也是不好的,她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坏人,在小Q的印象中,妈妈每天都在跟她说外面的人有多坏。在耳熟目染之下,小Q内心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世界是坏的。更何况,她作为女孩,在家族中被同等地对待,也被视为透明人。外在的现实和妈妈的言语一致,不仅仅是观念上世界是坏的,而是真实地感受到:"我生活在一个坏的世界里"。
  小Q有这样的经历,注定了她很难亲近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的人。不能亲近,唯有回避,而最大的回避就是虽看见虽听见,却只能不闻不问,躲藏在自己的世界中。给人一种梦游的感觉,一种始终不在场的状态。
  后记:感恩小Q的同意,我可以把她的经历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早期创伤对人的强烈影响。更感谢她主动提出进行视频沟通,就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她的心愿是可以帮助到跟她有类似情况的人。现在的小Q,终于可以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面对跟人之间的沟通,她不再那么地紧张;对于自己的情绪,她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排解;对于未来,她也有清晰的目标。祝福小Q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转载请署名:蒙寻昕,微信公众号(psy-sz)
网站目录投稿: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