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 要:作为塑造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此时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取得了相当丰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国有企业不同于私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从国有企业的现有企业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党委、工会、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促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竞争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就开始成为各国企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国有企业也纷纷引入企业文化理念,在塑造企业形象、激励人力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市场竞争加剧、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该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塑造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国企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是企业内在精神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企业维持其生存、发展乃至繁荣的精神财富。
  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的企业文化,主要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形象,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二是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它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三是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职工在长期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具有牢固基础的共同信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它是形成企业文化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基础[1]。狭义的企业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力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先进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发挥物质利益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当前国有企业既面临同行企业间的竞争,又面临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因此,彻底改革原有的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迫在眉睫。但要实现国有企业的成功转型,首先必须变革企业文化,转变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就现实意义来说,构建国有企业文化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需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文化管理,是西方企业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西方管理学是在西方的历史、经济、文化乃至宗教信仰的背景下生成的,而中国却有着与西方大相径庭的历史文化环境。例如,西方认为人"性本恶",因此设计了较健全的制度来规范人[2]。我国自古以来的主流思想是认为"人之初, 性本善",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即公益优先。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缺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经验,与西方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的中国企业,学习、借鉴和吸引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制度并为我所用,是摆在面前的突出课题。但是,脱离不同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背景方面的差异,对西方国家的管理方式与经验生搬硬套、简单模仿,结果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程度不同的"水土不服",导致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一方面,自己的传统管理思想被抛弃得差不多了,而另一方面,西方的现代管理科学又没有完全融合进本国的文化模式。
  (二)传统的计划经济遗留思想与新时代要求的矛盾
  许多国有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不良文化,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不讲效率效益的观念,"不敢为天下先"的消极的保守被动思想等,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成为效益障碍。我国加入WTO,正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有企业高效率地、积极主动地进行竞争。国有企业不仅要应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讲进入了一个"变化快过计划"的"斗快斗适应力"的时代。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迎接时代挑战是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又一问题。
  (三)国有企业文化支柱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歧
  坚持"(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原则,讲求"人人奉献"的精神是国有企业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支柱,也曾经是激励和鼓舞几代国有企业职工奋发拼搏的思想观念[3]。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与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企业投入产出活动都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的,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工资按照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波动,劳动分配讲求的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国有企业在竞争压力下有时难以避免对员工做出一些不利的决策,例如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在这样的市场劳动制度下,一些国有企业职工难免对"主人翁" 地位提出置疑,甚至因有严重的失落感而将之归于市场经济"之罪"。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面临着对奉献、拼搏的价值观的重新诠释。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容本末倒置
  不少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看企业文化不能马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就不愿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个别领导还怕员工普遍参与会影响生产经营,但为了应付上面检查就搞搞"花架子"。也有许多领导与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误解,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文娱活动与福利活动,或者把企业文化建设套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模式,仅重视企业口号、手册、服装等形象战略的导入,却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的培育。结果造成国有企业领导和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了解不深,口头宣传,表面文章做得多,脚踏实地,取得实效的少,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能对生产经营产生推动力。
  三、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一)将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融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国企业管理者而言,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壤"上移植西方管理思想,是比"西方管理"本身更重要的问题。国有企业文化应坚持吸收国外著名成功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补充。例如沃尔玛倡导的节俭文化、微软的支持创造性、变化和挑战的企业文化等。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因企而宜"、"洋为中用"。同时,对于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我国国有企业在几十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全盘抛弃,应该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如"司徽、司旗和企业主题歌",是弘扬集体主义和爱(司)国主义的具体体现;服务形象建设中的"建立客户投诉反馈和处理制度,禁止私自收取回扣、佣金的行为"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落实[4]。
  (二)以人文本,重视员工发展
  在一个企业中,最根本的是员工能够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而员工的这种奉献精神是否强烈则反映了其对企业忠诚程度。拥有了员工的忠诚,企业会减少员工培训、工作关系磨合等方面的浪费,才会有发展和壮大的机会,才能更投入的参与市场竞争。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赢的,所以只讲让员工奉献、忠诚是不够的,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讲,必须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即企业要想成就自己,必先成就员工。国有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有足够的机制关爱人、尊重人、激励人、启发人,让职工把个人的理想和价值与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以及社会的进步紧紧的结合在一起,造就一种"共生共赢"的企业文化理念,形成了员工为企业无私奉献,企业给予员工真诚回报,并给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提供实现的平台。企业为社会的进步努力服务,社会为企业实现理想的效益。在企业的内部,上下级、各部门互利合作,共存共赢。把个人、企业和社会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构建了一个"共生共赢"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真正的把利益关系处理好了,"以人为本"才不是一句空话,才会实实在在的把员工的个人潜能激发和调动出来,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也给国有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希望。
  (三)与时俱进,注入时代的内核
  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国有企业文化必须迎接时代变化的挑战。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既是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扬弃、继续与发展,又必须融入时代精神与价值观。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弘扬爱国、艰苦奋斗的传统企业精神,另一方面要摈弃传统企业文化中的糟粕,树立人文、开放、合作、创新、效率、柔性、竞争与和谐统一的理念[5]。国有企业必须站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战略高度来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制定和企业制度的安排,用更高更远的目光来审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树立远大的目标。在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注意不断吸引容纳社会历史进程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汇科学与教育的新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
  (四)从制度与执行入手,创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实践是最有感召力的旗帜,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内外兼修,以理念和价值观为指南,以制度为外部规范和保障[6]。国有企业必须先把优秀的理念转换为企业的制度、流程和职工的具体行为,而后理念才能成为制度的升华,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文化规范。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长期的制度约束和习惯养成,把价值观、宗旨、信念内化在头脑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与理念自觉联系起来,脚踏实地地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境界。同时,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因而必须废除"一言堂",广泛发动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变单向灌输理念为双向和多向交流,引发全体员工的支持与自觉行动。
  (五)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一就是形式化和趋同化,缺乏个性化。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出现活力。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根植于企业发展的内在过程, 内化于企业员工的行为和作风中,体现在企业整体形象中。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特殊性质的企业,是肩负着社会功能和市场功能双重角色的企业,一方面与政策有源远流长的关系,同时又要面向市场,兼顾与客户的关系[7]。因此,国有企业的个性化创新就应该立足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除了一般企业所必须的责任外, 既把握政府对企业的期望,又把握民众对企业的期望,找到实现政府和民众对企业期望价值的结合点,使国有企业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一种鲜明的形象,赢得广泛的认可和信誉(即长期以来大家自觉形成的"对国营的放心"),从而产生一种不可替代的无形资产,成为国有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取得最终的战略利益。
  总之,国有企业要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战领一席之地,要想拥有更加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成为一流的大企业,就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支持。在加强和建设自身企业文化的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认清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团结和带领好企业员工,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在企业目标的指引下寻找到并打造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化,国有企业才会有更多响亮的品牌,成为中国民族经济的骄傲和自豪。
  参考文献:
  [1]胡大鹏.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J].东方企业文化,2014,09(03):89-90.
  [2]柳晓琴.国有企业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5(10):65-67.
  [3]崔鹏.国有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J].媒体时代,2015,06(08):12.
  [4]李鸣,于海超,李艳红,等.国企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品牌,2015(08):76-78.
  [5]赵树荣.浅析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11):281-281.
  [6]江文玲.简析国企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旬刊,2015,06 (11):46.
  [7]陈德云.论新时期国企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旬刊,2015 (06):53-54.
网站目录投稿: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