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古音著作。五卷。宋吴棫撰。成书于南宋初年。 吴棫,字才老。约生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卒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宣和六年进士,曾任太常丞,泉州通判。南宋音韵训诂学家。著《毛诗叶韵补音》、《楚辞释音》、《韵补》等。现仅存《韵补》。 《韵补》卷一为上平声,卷二为下平声,卷三为上声,卷四为去声,卷五为入声。此书取《广韵》二百零六韵,采用"通"、"转"方法,将《广韵》韵类加以合并,从韵目上看,分古韵为九部。举平声为例: 一东、二冬古通东、三钟古通东、四江古通阳或转入东 五支、六脂古通支、七之古通支、八微古通支 九鱼、十虞古通鱼、十一模古通鱼、十二齐古通支、 十三佳古转声通支、十四皆古转声通支、十五灰古通支、十六咍古转声通支 十七真、十八谆古通真、十九臻古通真、二十文古转声通真、二十一殷古通真、二十二元古转声通真、二十三魂古转声通真、二十四痕古通真、二十五寒古转声通先、二十六桓古转声通先、二十七删古转声通先、二十八山古转声通先一先、二仙古通先 三萧、四宵古通萧、五肴古通萧、六豪古通萧 七歌、八戈古通戈、九麻古转声通歌 十阳、十一唐古通阳、十二庚古通真或转入阳、十三耕古通真或转入阳、十四清古通真或转入阳、十五青古通真、十六蒸古通真、十七登古通真 十八尤、十九侯古通尤、二十幽古通尤、二十一侵古通真、二十二覃古通删、二十三谈古通覃、二十四盐古通先、二十五添古通盐、二十六咸古通删、二十七御古通咸、二十八严古通先、二十九凡古通严 吴氏此书的"通"、"转"从科学性、系统性考查,并无严格规则,各韵归字也较混乱,因此,受到后代学者严厉批评。尽管如此,吴氏利用先秦韵文考求古韵的方法,实开后代之先河;此外,他深知"依声寓义"之法,在当时已属不易。《韵补》是宋明以来研究上古韵部的开山之作,为后代学者研究古音,划分古韵部打下了基础,其影响与价值值得重视。 每韵内韵字分小韵排列,每小韵的首字后先列反切,后释意义,小韵中的其它字只释意义。《韵补》引文甚多,卷首列有《韵补书目》,共列《尚书》、《毛诗》等五十种。书名下对该书韵文情况作简略介绍。 宋孝宗乾道年间刻本《韵补》,很可能是初刻本,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据此本缩印,并做索引附于书后,便于阅检。另有明翻宋刻本,明嘉靖间刻本。《韵补》收入《四库全书》、《邵武徐氏丛书》(初刻)、《音韵学丛书》、《连筠簃丛书》。顾炎武有《韵补正》一卷,可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