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看过这么多好内容依然做不好吸收知识这件事


  听过许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过那么多干货,依然做不好产品,原因何在?
  假如你是吴亦凡的粉丝,梦想和吴亦凡做朋友。你每天刷他微博、看他的电影电视剧综艺,知道他每天的行踪,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甚至都知道他的内裤的颜色,但是抱歉,你依然只是个粉丝,并不能和他成为朋友。
  那要想和明星成为朋友怎么做?
  在行业内达到一定高度
  建立和他的交集
  融入他的圈子。
  前面的方法错在哪里呢?
  仅凭喜好,不以目的为导向。
  也许你每天看很多行业文章,对BAT、小米滴滴之类的公司八卦娓娓道来,人工智能、VR、消费升级、新零售,这些新名词张口就来,甚至也常看书,刷下各大书籍热门榜单,但知道这些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在工作中依然平庸,经常在讨论和执行之中被怼的哑口无言。
  这也是同样的问题!
  网络信息多如牛毛(类似明星八卦),要时刻知道了解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什么(假设是和明星交朋友),并不是什么凭喜好、凭热门选择看什么读什么,而是要建立自己知识体系内(对体系内)的深度思考。你看再多的行业新闻,依然做不好活动策划,看再多的VR未来预测,也不能把需求思考的完善。
  所有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筛选!"。明确现阶段的目的,以目的为导向学习知识,让信息获取更高效。
  这是第一步,然后呢?
  你发现隔壁部门的老大,跟你看完同一篇文章,他马上就能在新产品中运用起来,甚至能清晰的跟同事分享自己的延伸思考,而你,只记得文章中有个暴漫表情有点吊。
  很明显,你们吸收知识的方式不同,那差别在哪里呢?怎么更深入的吸收知识呢?
  下面进入本文阐述的重点:
  升级知识的认知阶段,让知识落地
  我记得读书的时候看《倚天屠龙记》,有个情节我很不解,张三丰将自己新创的太极剑法让张无忌现学现卖,去斗赵敏手下的"八臂神剑"东方白,张三丰将太极剑法一遍又一遍的演示给张无忌,然后问他忘记了没,张无忌先说忘了一半,后面说全忘了。接着张无忌就以这一套已经忘记招数的剑法,用一柄木剑去斗东方白,最终取得了胜利。
  你回想下你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打字的时候,最先要做的是不是背键盘上字母的位置,这样在打字的时候,知道该伸那个手指,点击那个键位,现在呢,你还能记得这些字母的位置吗,可能全忘了?可是你已经完全用熟悉了键盘,无需思考。这跟我们吸纳知识的阶段很相似。
  我们对知识的吸纳有三个阶段。
  知晓,但没意识到怎么用。
  刻意记忆或提醒知识点,但需要思考怎么落地。
  无需思考,自然反射的知道怎么用。
  先说第一条,我知晓他,但没意识到怎么用。
  举个例子:
  很多产品经理都知道,应该将自己的产品变得有趣。但是很遗憾的是,当很多产品真正在做产品落地的时候,完全没有花心思去考虑这一点。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工作中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的时候,需要分好优先级,紧急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但是我们真正在工作中,很多人直接一脑门就做事了,什么顺手做什么,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多了要先排个优先级,以至于到时见追结果的时候,只能狡辩说事情太多。
  那么这个时候,你需要将你知识升级到第二步。
  怎么升级?
  通过便签、笔记、或强制自己的习惯,将自己知晓的知识运用的工作中。刻意记忆起你的知识,刻意将你的知识和你工作内容结合起来。哦!…我需要将产品变得有趣,可以将产品弹框里的"我知道了"按钮改成"朕知道了",app没网络,提示可以改成"欧哟,网络狗带了"。
  关于优先级的问题,我可以设置一个桌面提醒,每天早上九点半提醒自己,梳理下今天的工作。
  通过刻意记忆的将已知晓的知识运用在工作内容中,可以算是了解了知识,但并不能算已经完全吸收,因为需要刻意记忆,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知识点是否一定能运用到自己现有工作中,这很不稳定。
  完全吸收是怎么样的呢?
  第三步,建立自然反射。怎么建立自然反射,反复的将已有的知识与你的工作内容产生关联,反复的运用。就像跑步,你可能刚开始跑很痛苦,但当你坚持下来了,其实就已经习惯了。
  反复练习,将知识深入大脑的记忆深处,你看到产品就能本能反应,这里的提醒文字可以写"小伙子,点这里,你会得到莫大的享受",原来广告图可以用夸张的漫画(如下图),你看了别人的产品,觉得里面有些内容写的幽默,你会自然的记录下来,运用到你的产品中,自然反射,就像你使用键盘一样,你对有趣的产品有着自然的反应。
  同理,你工作很繁杂,你进入办公室屁股刚坐下,自然反应第一件事就是在脑子梳理你的即将开始的工作,那件事要放在第一位。
  很多人对知识的认知只是停留在第一阶段:我知道他。但是这样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没有落地,你只是知道概念,知识并不能为你所用。所以,将知识的阶段升级吧!
  整体性的看待知识,分解,各个击破
  网上有个段子:高中的时候我们很牛逼,现在只会玩手机。
  很久很久以前,我能做三角函数,解多元高次方程,能背文言文,知道either or 和neither nor的区别,知道辛亥革命的意义,会画大气环流图…..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现在,除了玩手机,我就是个文盲。
  在面对那么多复杂的知识,我们高中是怎么学习知识的呢?
  比如我们学完一个数学公式,老师讲完后,我们通过小章节的习题巩固新的知识。章节题目做完后,通过模拟考弥补知识运用的盲区,也就是将这个公式的各种用法用透。
  一本数学书是数学所有可能考点的集合,我们通过一个个考点,建立起数学考试的知识体系。
  所以当你需要提升自己,比如去学习产品策划,你需要怎么做?分解知识点,各个击破。
  首先梳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分类细化产品中的知识点,我将产品的需要的知识以我自己的理解结合《户体验要素》的分类大致如下:
  战略:产品核心解决的问题,产品目标。
  商业模式:产品的短中长期盈利模式。
  产品功能:功能规划,需要什么功能。
  产品结构:交互设计、信息架构。
  运营层:传播、收入、留存、活跃、拉新
  市场层:销售、推广。
  品牌层:视觉设计以及品牌。
  这里每一块都很大,梳理核心,产品经理都是从产品助理开始的,产品助理最首先关注什么内容?产品功能层和产品结构,所以首先重点是关注一般产品的功能做法,去关注具体功能落地执行的书籍,将产品功能再做细分,比如常见的评价体模块设计、活动(优惠)模块设计、广告系统设计、会员系统设计、成长体系设计,分门别类的做了解,逐个吃透。
  功能规划了解的差不多,然后是交互、信息架构层面,信息呈现逻辑、页面跳转方式、常见提示用法、流程优化方式、用户习惯操作等等。
  在一个大的学习目标下,将知识分解分解再分解,然后逐一吃透。
  我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往往是这本书上看到几个观点,那篇文章看到几个观点,再加上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因此知识往往无体系,很零散。你需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知识获取方式,整体性的看待知识,分解小目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小目标相关知识,看书也好、文章也好、看视频也好,去一一解决问题。
  这种分类方式还可以延伸使用,比如你做常规的"邀请奖励"活动这个小类别,此类活动策划文档单独成文,随着一次次的规划和问题收集,将需求文档逐渐完善,每次都在进步和积累,这样问题会越来越少,直到邀请奖励这类活动的所有意外情况皆完全规避。
  简单的方案做到极致,也是牛人。
  比如我很佩服的一位产品经理,他策划一个投票活动,光需求文档就有56页,也是多年经验完善和积累起来的。
  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经历、习惯和知识脉络,建立不同类的知识之间的关联,会让你的认知升华。我最近看了一些行为经济学相关的内容,看到一个词"适应性偏见",意思是:人们对好的、坏的环境,最终都能适应的强大的行为心理。比如,你涨工资的喜悦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他人的好,时间长了是会成自然;婚姻久了多少会少了很多激情。
  然后我发现这个概念可以运用的到用户使用产品习惯上,一个产品再好,我们也有用腻想尝试新产品的时候,微信功能设计做得很好,用久了也会无感;频繁发送优惠券,用户会觉得厌烦。
  结合打破适应性偏见和自己对产品用户留存的理解,写就了《单身狗不懂的事:降低用户流失就这么简单》。总结了降低流失率四策略:制造惊喜、营造优越感、可期望的幸福、持续的产品进步。
  我之前是做设计,非美术出身,手绘并不太好,但是工作中不可避免有企业卡通形象的设计。不会画怎么办呢?分解临摹,从这个卡通形象临摹手势,另外一个形象上临摹脚的轮廓,看高手五官、动作怎么设计,多中形象合成,然后做一定的调整,设计成新的卡通形象。后来在转岗产品岗的时候,也是用这个方法,分解产品功能点设计,分解业务流程,不同产品大的方向上不共通,但也有很多共性。
  之前看锤子的产品总监朱萧木的一个分享,朱萧木原来是做建筑的,到了锤子科技转的产品经理,早期产品设计也是老罗嫌弃,后来延习做建筑的习惯,大量的看别人怎么做,综合对比,再形成自己的知识。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联系新知识,一方面能帮你从熟悉的领域快速入手,另一方面甚至能帮你产生独有的思维火花,对新的知识有独到的见解。
  最后
  以目的导向吸纳信息,建立良好的只是筛选机制,用有限的精力得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识。
  然后:
  升级知识的认知阶段,让知识落地
  整体性的看待知识,分解,然后各个击破
  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
网站目录投稿: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