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高职衔接专业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进


  摘要:数学在中职和高职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随着"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衔接方面的问题。对于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改进办法,对实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高职 数学教学 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相互依存和承接关系。数学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在中职和高职的课程体系中一直至关重要,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严谨清晰、结构分明的整体。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中高职院校在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各环节都彼此脱节,因此需要中高职院校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交流与探索。
  一、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三种途径
  1."三二分段"升入高职
  "三二分段"的意思是指学生前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2年在对应高职院校的同一专业学习。例如笔者学校"三二分段"会计专业对口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这种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模式,因为学校之间合作稳定,在中招之前统筹安排中高职教学计划,所以学生的学习基础是统一的。虽然不同院校的数学教学要求有所不同,但中职学校都会按照高职院校的安排开设课程,因此中高职数学教学之间具有连续性。
  2.春季高考升入高职
  目前天津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分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秋季高考)和天津市春季招生统一考试(春季高考)两类。春季高考毕业生为本科或大专层次,学生同样可以选择毕业或者继续升学深造。这种升学模式往往是在两所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之间实施的,学生考入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中职阶段,他们学习的数学课程又完全一致,势必会造成知识的重复和脱节、衔接性不好。
  3.五年一贯制升入高职
  五年一贯制,一般由具有中高职两种办学模式的高职院校自主招收初中毕业生。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五年都在同一所职业院校的同一专业学习,整个中高职数学课程由一所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统筹安排,衔接性较好,但是也有因为专业不同造成的衔接不连贯。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第四、第六学期分别开设数学和高等数学课程,但是第五学期却没有数学类课程开设。
  二、中高职衔接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一般是学生大一时开设的基础课,开设基础是学生具有完备的初等数学知识。由于中职数学教学必须使用国家统编规范教材,而高职数学教材的选定大多是由地区教育机构或各个学校自主决定,所以教材方面就出现了衔接问题,进而产生了知识体系的衔接问题。例如中职数学学习正弦函数y=sinx、余弦函数y=cosx、正切函数y=tanx,而高等数学中还要求学生具备余切函数y=cotx、正割函数y=secx、余割函数y=cscx等知识。
  2.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数学教学目前以课堂讲授为主,中职学生在前两年学习基础模块(上、下)、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第三年为升入高职院校做准备,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总复习并参加3~5轮考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般全程辅导监督学生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不高。而高职数学教学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再时刻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距离较远,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影响了中高职数学课程的衔接。
  3.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虽然中、高职院校都在"面向岗位设置课程",但是两者之间有很多脱节的地方,造成中职学生现有的数学基础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完全体现。
  三、中高职衔接数学教学的改進方法
  1.教学目标的衔接
  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衔接是数学课程衔接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重新定位中职数学教学目标。对于中高职衔接专业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兼顾职业技能,还要加大教学力度,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方法、数学素养上下工夫。同时鼓励中职数学教师主动参加合作学校课程开发、教学研讨等活动。通过中高职数学教师的有效沟通,可以解决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以三角函数部分为例,在中职阶段,六个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教学主要侧重前三个,学生了解其余几个即可,根本无法满足高职微积分模块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中职数学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目标也要与高职院校在该专业中的要求相契合,例如对求最值问题内容教学目标衔接可以这样做,中职阶段一元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是公式法或配方法,高职阶段一元三次函数最值求法是导数—驻点—单调性的方法。这样安排教学,既可以满足两个不同学段数学学习的需要,又能够体现出中高职数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2.知识体系的衔接
  学生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学习数学课程,一直延续到学习的最终阶段。在十几年持续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的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是非常好的,但是到了中职和高职衔接阶段,却出现了知识体系的"断裂"。这种"断裂"主要体现在中高职知识重复、遗漏和脱节讲授,因此急需中高职一体化的知识体系建设来实现数学课程无缝衔接。例如中高职教师集体备课,两级院校的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探讨,以使学生获得高效、系统、完整的数学教育。对于中职学生毕业即就业来说,他们很有可能就业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充电,这时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学分制,鼓励学生修完该学段学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使这部分学生真正成为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受益者。
  3.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每位教师在上课时面对大概40名学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取"保姆式"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善于独立学习。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则是采用上大课的形式,每位数学教师上课时会面对100名以上学生,教师讲授多、速度快、知识面宽、信息量大且练习时间很短。这势必会造成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后有很强的不适应性。因此中职学校教授"中高職"衔接专业的数学教师除了要传授必要的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后续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操作、去总结,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变身引领者。且授课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这种能力不是搞题海战术、反复刷题,而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实现中、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4.评价方法的衔接
  目前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评价方法方面并没有取得一致性。中职数学的评价主要从课堂作业、平时测验、课堂参与、期末试卷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虽然,看上去基本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但并没有实现学习全过程的真实评价,例如中职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课堂作业进行评分时没有办法检测学生是否抄袭。而高职数学评价多年来基本以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呈现,其中考试以期末闭卷考试这种总结性评价呈现,考查更加随意,基本是期末开卷考试。中职数学与高职数学评价方法没有衔接,而且这两种评价方法都不够科学合理。所以中高职院校需要有统一的评价方法,建立一套能够监测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以往定期交作业、定期测验这种评价,还要加入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方面的评价,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全程、全面的及时、准确评价。
  5.资源平台的衔接
  目前各高职院校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大量开发课程资源,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也在各高职院校的建设范围之内。同样地,乘着国家级骨干示范校建设工程的东风,中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也大幅提升。无论高职院校还是中职学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教学平台和大量的课程资源。现存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资源平台是没有衔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梳理平台接口,进行资源对接。例如可以要求各中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共建一个数学网络课程、微课等资源共享平台,既整合了现有的教学资源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同时可以监测学生从中职到高职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一旦有这样中高职贯通的平台产生就必定会对中高职数学衔接教育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付梅茹.基于学分制的中高职数学内容融合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宋静.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问题和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7).
  [3]孙仕萍.高职院校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与教学情况调查研究[J].黑河学刊,2014(2).
  [4]丁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探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5]韦银幕.我国中职与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高教论坛,2015(10).
  [6]熊应竹.中职与高职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网站目录投稿: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