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我看见这些树木依然是一片碧绿,但也枉然。 无论是阴沉的浓雾隐没的时日,还是晴空万里悠长的宁静,都令人逐渐淡忘,现在距离必将来临的冬至总是不太远了。阳光,以及这个地区的富饶,都没有使我失望。这里有一种难以言传的过分寂静之感,一种似乎是永远不会苏醒的安息。蟋蟀才开始鸣叫就停止了;在这丰赡圆满的秋光中还聒噪什么呢?那只会叫人厌烦。不要那样,在这片庄严安谧的金色原野上,也许只该赤着脚悄悄地进入其间吧。此时,我身后映照在这无边无际的庄稼上的金乌已不再放射出同样的光芒了,我顺着这条撒满了草秸的路走去,一会儿绕过一方沼泽,一会儿又看到一个村庄,我避开太阳,转过脸去朝已经升上天空的月亮张望,因为是白天,所以那月亮显得又大又苍白。 我从肃穆的油橄榄林里走出来,突然一片灼灼生辉的平地展现在我面前,直到山麓,给我传来消息。啊,收获的季节的最后果实!白日将尽,这是一年里不得复返回的日月的最大收获啊!一切均已终结。 冬天寂寞的双手将不会野蛮地剥去大地上的覆盖物。没刮一丝风,没有一点锋利的冰霜,没有一处被淹没有河塘。这里真比五月时还要温和,即使当无餍的六月在正午的占有中紧紧附着于生命之源的时候,苍穹总还是带着无法言喻的爱心对着大地欢笑。现在,仿佛一颗心因为你的不断劝说而让步了,谷粒脱出顶穗,果实离开枝头,土地渐渐抛弃了所有坚持的央求者,死亡松开了过于盈溢的手掌。她现在听见的这个词比她结婚那天的言词更加神圣,更加温馨,更加丰富: 一切均已终结。鸟儿已经熟睡,树木都在冉冉升起的暮霭中入眠,贴近地面的太阳把它的光辉均匀地洒遍大地,白日已尽,年岁已耗尽,一切均已终结。这个终结正是对上天提问的充满爱的回答。 运河上的小憩 过了那个小岬,我们在坟地荒榛蔓草中的一块正方形石头上拴定小船,这倒有点像什么无名的人氏送来的墓碑。刚才经过的地方,那老头子和老妇人为衣食所驱使,从遥远的村落,驾着从家屋拆下来的门板所搭成的排筏,由鸭子引路,背井离乡,漂泊而来;他们从这条沿岸有人淘米的河流的外观,知道他们经过宽广而笔直的运河,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富饶地区。这里有高耸厚实的墙垣所隔开的内城,从阔大的桥洞中望去,城门后的远处是夕阳中的山景,那城楼上还建有雉堞。 我们的探索从白天开始。我们走过中国街道漫长的通衢,街面阴暗潮湿得如壕堑,居民和他的住处有一股腥气蒸腾,仿佛无数蜜蜂跟蜡和蜜汁混杂在一起。 我们久久地沿着狭窄的小街在一片市集的嘈杂声中行走。我又看见这小女孩摇络着绿色丝束,有个剃头师傅正在用一根很像龙虾触须的细小挖儿给顾客掏耳朵,油坊里有头小毛驴正在拉磨,这爿药铺充满了一份朦胧的宁静,那顶里头,在描金的月亮形门扇中间,药王的牌位前面高烧着两支红烛。我们穿过许多院落,成百座石桥,从两侧被乌贼汁色泽的高墙所包围的小巷里走过,这下子我们就到达了殷富人家的住宅区。那些深深紧闭的大门一启开,就可以看到满铺着花岗石的院落,客厅里摆着宽大的坐榻,花盆里桃花盛开,还有那烟雾弥漫的走廊,梁棚间悬挂着几条火腿和一束束食物。在一个小院子里,我们发现矮墙后面隐藏着一株硕大无朋的紫藤;它的成百成千的枝条彼此交错,缠绕,掺和,编织成无数绳索,向四方横空飞出,虬曲宛若龙蛇。藤木上一串串淡紫色花枝迎风盛开,密密匝匝,浓荫蔽日。我们又走过漫长的附郭废墟,那里有不少人光着上身在织造丝绸。我们到达的处所正是城南荒凉地段。 传说当年这里曾是帝王行宫所在。断壁残垣,依然是高门巨阙,许多绵延矗立的庭柱比诸寻常人家居室营建大至4倍,侧门也3倍于常规,花岗石构架阻断了我们前进的青石板路。只是在我们站立的墙圈内面,除了一丛粗大的野草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十字街道中心有座大牌坊,街就从这儿朝四方辐射,这里有块巨碑,原来镌有铭文,但岁月已经使大理石增加了无数裂纹,碑上的字迹亦已模糊不清。碑石斜躺在作底座的、早就失去了头部的大石龟上。 中国到处都呈现出人们崇尚以"空"为本的形相。《道德经》上说:"尚空,空授轮毂以用,授琴以谐和。"①我们看到,在同一个城区里,跟这些废墟和空地并存的是十分稠密的人群,精耕细作的沃土旁就是荒芜的山坡和广袤的坟地,这些并不能把一种虚无的意识纳入人们心中。因为在稠密与众多的人口的密切协调中,在行政、司法、宗教和君主制度并不太奇异的对比中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中国不像欧洲那样会化作若干分隔开来的小单位;没有什么疆界,没有什么机构能在它辽阔的幅员中顶得住如潮的人群的繁衍。就像无法预见海洋的波涛汹涌一样,这个民族之所以得以免于毁灭只是由于它的可塑性;它像大自然一样,总是处处表现出一种古老、暂时、破损、偶然、有空缺的性格。现在永远蕴涵着未来和过去。人丝毫也没有对土地进行常年连贯的垦殖,真正合理地加以规划利用,大部分土地被青草所吞没。 这时,忽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响声!城上的卫兵吹起了悠长的中国军号,人们看到那单薄的铜管在号手运足的气力下颤动不已。当喇叭口弯向地面,声音就嘶哑而低沉;一抬起来就变得十分尖厉刺耳,没有抑扬,也没有节奏,最后终于带着呜咽的噪音,在可怕的四度音程振动中结束: 哆-发!哆-发!这种类似孔雀鸣叫声的突然振响,似乎并未能减少这暮色苍茫中的园林的凄凉之感。这像是牧童的号角,并不像军号在下达命令那样悠扬。铜号的吹奏也不像率领军旅前进,而像是动物高亢的长鸣。那些游牧部落或羊群一听到这阵号声会立刻迤迤逦逦聚拢起来吧。不过我们是孤独的;在这些大路汇合处吹起的蒙古号角的声音仿佛并非为了活着的一切。 当我们回到船上,几乎已经是夜晚了。夕阳斜照,整个大地布满云霞,染成一片湛蓝色,阴暗的土地上油菜田闪闪烁烁,光芒四射。 (徐知免 译) 注释: ① 克洛代尔引文如此。 【赏析】 驻上海候补领事、驻福州副领事、驻天津领事、北京法国使团的首席秘书,保尔·克洛代尔在中国15年的经历,成就了他与中国的一段不解之缘。而作为一名作家,克洛代尔更不会忘记用笔记录他眼中的中国。他将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及感慨,以散文诗的形式,运用纯净的语言精心描绘下来,成为"一组异域剪影",这就是《认识东方》。而《十月》与《运河上的小憩》则是其中的两篇代表作。 来到中国后,克洛代尔首先了解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因此当我们初读这两篇散文时,首先会被那些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所吸引。"我顺着这条撒满了草秸的路走去,一会儿绕过一方沼泽,一会儿又看到一个村庄,我避开太阳,转过脸去朝已经升上天空的月亮张望,因为是白天,所以那月亮显得又大又苍白。"(《十月》)"夕阳斜照,整个大地布满云霞,染成一片湛蓝色,阴暗的土地上油菜田闪闪烁烁,光芒四射。"(《运河上的小憩》)克洛代尔巧妙运用光影与色彩描绘自然风光,将平常的景物写得温婉而柔美,如同一幅画卷般舒展于读者面前。 身处他乡,克洛代尔尽情地享受中国独特而迷人的景致,并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气息,再将其化为文字。《十月》中秋日的乡村丰收景象令人陶醉。《运河上的小憩》中,漫长的街道,古老的城垣、牌坊与石碑诉说着中国的文化,而划排筏的老夫妇,摇络着绿色丝束的小女孩以及为顾客掏耳朵的剃头师傅又构成了一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图画。克洛代尔在游历中,不仅用眼睛看,更会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并将这些感受也用文字传达给读者。"居民和他的住处有一股腥气蒸腾,仿佛无数蜜蜂跟蜡和蜜汁混杂在一起。""这时,忽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响声!城上的卫兵吹起了悠长的中国军号,人们看到那单薄的铜管在号手运足的气力下颤动不已。当喇叭口弯向地面,声音就嘶哑而低沉;一抬起来就变得十分尖利刺耳,没有抑扬,也没有节奏,最后终于带着呜咽的噪音,在可怕的四度音程振动中结束: 哆-发!哆-发!"(《运河上的小憩》)克洛代尔运用比喻的手法和象声词,将味道与声音逼真地描述出来,给读者以视觉、听觉、味觉全方位的感受。克洛代尔曾称其《认识东方》是"精致的素描册子",从这两篇文章的景物描写上可见一斑。 如果作品仅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那么《认识东方》即使让人赏心悦目,也不免是片面的。可贵的是,克洛代尔没有让这些作品成为单纯的风景游记,而是写出了自己眼中的中国社会与人们的生活。青年克洛代尔对中国的印象几乎全部来自天主教传道士的著作,他们把这个东方大国描述得无比美好,俨然一座冒险家的乐园。克洛代尔正是怀揣这样一幅理想的图画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然而,克洛代尔在中国的15年,正是古老中国风雨飘摇、震荡剧烈的动荡年代。清王朝统治末年混乱的政局和落后的社会粉碎了他"心中的美景"。"没有什么疆界,没有什么机构能在它辽阔的幅员中顶得住如潮的人群的繁衍。""人丝毫没有对土地进行常年连贯的垦殖,真正合理地加以规划利用,大部分土地被青草所吞没。"(《运河上的小憩》)人口的庞大与经济的落后令克洛代尔欷歔,而人民的贫困与居无定所更令他感慨失落。"刚才经过的地方,那老头子和老妇人为衣食所驱使,从遥远的村落,驾着从家屋拆下来的门板所搭成的排筏,由鸭子引路,背井离乡,漂泊而来。"(《运河上的小憩》)看着这些,克洛代尔不由得产生一种孤独与虚空感。在《十月》里,他写到了"静":"这里有一种难以言传的过分寂静之感,一种似乎是永远不会苏醒的安息。"在《运河上的小憩》中,他则写到了"空":"中国到处都呈现出人们崇尚以‘空’为本的形相。《道德经》上说:‘尚空,空授轮毂以用,授琴以谐和。’" 面对这个古老的即将从沉睡中被唤醒的帝国,克洛代尔的感情颇为复杂。在1895年冬天从上海写给朋友马拉美的信中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错综复杂,令人目眩。"而同时他也发现中国民众"蕴藏着一种生命力和活跃的兴奋情绪"。在他的散文中,他也将这样一种对中国的情感和认识象征性地表达了出来。《十月》中丰赡圆满的秋光、肃穆的油橄榄林后灼灼生辉的平地以及对即将来临的冬日的理想化描写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未来的希冀与祝福。而《运河上的小憩》中那一声划破平静的号角,更像是唤醒沉睡的声音。 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克洛代尔可以说是现代法国文坛上介绍中国文化的第一人。他在《认识东方》中以优美而又充满思考的笔触对中国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古老文化的描述,使许多法国读者对中国产生了美好向往。塞加朗、马尔罗、圣琼·佩斯都是在读了《认识东方》之后,才决定来中国,或者更坚定了来中国的决心。后来的法国总统蓬皮杜,也是因为这一文集才开始对中国有了朦胧的了解。而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克洛代尔也使我们看到了一幅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往昔面貌,让我们从另一层面对中国的那段历史风貌有所了解与感悟。 (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