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别以为靠实战就能成为运营专家


  在光亮后背的阴影里,每一个运营专家藏着的是每一步坚实的脚印。
  运营专家,大概就是那群神一样存在的人,他们能够轻松的用各种策略达成相应的运营目标。只是,哪种类型的运营最容易被大家认为是专家呢?要怎么做才可以成为专家呢?
  实战经验丰富,工作时间长
  有拿得出手的实操案例
  有实战案例,经常做分享或者出书
  ……
  看上去,大多数人还是默认为实战就是成为专家的条件。我们都以为专家脑袋中有那么多的方法和技巧,都是经历过丰富的实战积累的。
  但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一些很年轻,没有特别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却具备一种让人相信他就是专家的才能。也有一些工作了十几年,也经历过很多,到现在也只是一个平庸的运营。
  其实,单靠实战,并不能让一个人成为专家。
  参与过很多次实战,但从没有主导和承担过某一次实战
  有一个朋友,工作也有十几年了,也在几家喊得出名字的公司里参与过一些项目,但是现在还在跳来跳去。虽然依靠着工作的时长,还有过往待过的那些公司"爸爸",他也不愁找工作的事,但是也并不亮眼,然后危机感越来越重。
  随着工作的时间越长,只要不是频繁跳槽,参与过的实战经验都会不断增加,但是并不是所有参与过实战的人都主导过任何一个项目,大多数人只是作为一个项目执行的某个环节而存在。
  虽然经历了很多,但是最终并没有能力和勇气去hold住完成一个项目。
  可能是害怕承担结果,可能是想逃避跟项目的压力,也可能是一直没有展现出可以把控整个项目的能力,所以也只能一直打酱油。
  只是,专家才"值钱"。
  所以,很多人的简历、自我介绍,都会展现那些曾经涉及过的各种各样的项目,但是大多项目只是浅尝辄止,这类型的运营,即使经历过很多,看过很多,都不能成为专家。
  完整跟进一个项目,承担项目的结果,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舒适,需要承担的人快速学习,及时组织和运用各种资源,从无到有的实现目标。除了职业能力的支撑之外,还需有灵活应变能力,极强的承压能力,能够承受项目过程中的一些结果。
  承受得了大压力,也承受得了大称赞。
  当然,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可以参与项目完整的实操过程,但是蜕变成专家的过程,并不是在舒适区内轻松的完成手上的单个任务就可以的。
  完整参与过很多次实战,但从没有好好的复盘总结
  相信也有很多人有完整的参与过很多大大小小的项目实战,也有很多让人点赞的结果。但是,他却并不是专家。
  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有很丰富的操盘经验,操盘过几个销售额很大的品牌,但是他每一次说起这些经验的时候,都是在说一些很细节的事情,当跟我们一起去跟进另外的项目的时候,竟然会说:"以前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慢慢的,大家都觉得他好难沟通,事情都没有做好,关系也逐渐疏远。
  深刻的复盘一个项目,消化成自身的经验能力,这是成为专家的必经过程。没有一个项目是可以完全复制的,但是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却是可以复制的。而思维、判断力、问题的敏锐度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项目过后,复盘、梳理、形成、加深的。
  那些有过很多实战经验的人,如果没有经历复盘,修正,随着时间的过去,那些实战过程中有价值的事件,每一次想起,只是各种执行的影像,如果不消化,那只会让思维被固化在这些影像中,遇到问题就只能套用经验。
  这样的人,会成为专家吗?
  我们身边总是不缺那些用心勤快的人,跑各种各样的论坛去学习,听很多的课程。只是为什么很多都没有成为优秀的人呢?就更不用说成为专家了。
  其实,很多人总是习惯把经验跟能力画上等号,并没有发现,专家和普通人之间主要的差距不在经历过什么,而是内在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的不同。
  专家从理解事情的维度、高度都会比普通人更宽、更深。但是,专家们能够看得远,看得深,更多的是靠自身刻意的学习得到的。
  每一个人的擅长领域,能力特质都有自身的特性,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跟思考的方式会很不一样,但是思维上的广度跟深度,可以帮助一个人看待问题能够更客观理性,接近问题的本质,快速的解决问题。
  刻意学习就是在分析自身的思维、能力结构、认知等等多方面,然后刻意的学习、练习相关的技能跟知识,让自己可以更深刻的看到问题的本质,更准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样是要完成一个项目目标,普通的运营大多只是例行公式的完成项目,而运营专家会在项目实战过程中不断去调整自己的不足,刻意去学习项目涉及的知识,对行业不了解就快速学习,对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就刻意去练习看数据,做分析……
  这个过程已经不是单纯的实战积累了,而是在刻意延伸自己思维所能达到的边界,能力结构所能理解的边界。
  如果只是惯性的运用过往的经验完成工作,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专家。这其中的差距,已经不仅是技巧上的差距,而是思维、眼界、知识结构、能力方面的差距。
  有的人实战了十几年依然只是公司中可有可无的存在,有的人实战1次就可以独当一面。机会越来越普遍存在于市场环境中,而那些刻意提升自我的人,才有机会成为某个领域头部的专家。
  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专家,刻意的学习必不可少。
  1、了解自己
  很多人的学习是盲目从众的,看畅销书籍的排行榜去选要看的书,听别人去推荐一些别人适合看的书,关注大家都关注的公众号,加入其他人都热衷的公司和项目。
  这种学习靠的是运气,如果恰好遇上了可以补全和提升自己能力和知识结构的,那自然就会进步很快,如果遇不上,就只能浪费时间。
  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特别是了解自己的认知,了解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需要直面缺点缺陷的过程。但是,只有了解了,才知道如何围绕自身去延伸有效学习的轨迹。刻意学习的过程,就是要减少从众学习,真正去补充、延伸、积累自身能力结构。
  看清楚自己,才能知道怎么走向未来预想中的自己。
  2、分解过程
  有一些人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知道自己需要补充什么知识,也知道学习的渠道,但是,学了好久,还是没有什么提升。难道是刻意学习还不够努力吗?
  其实并不是,而是缺少刻意学习的方法。刻意学习的方法很多,但是每个人有自己适合的方式。比如说,数据分析能力不强,有人会每天强迫自己去做数据分析,有人会刻意去做一些小生意……重要的是选择一种能够让自己适应并消化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刻意学习的过程除了方法的选择,还需要对过程做拆解。每一次拆解,都会有相应的学习方法跟内容,另外还需要对每一个拆解的阶段做总结。
  3、没那么舒服
  刻意学习,从字面意思都可以知道这个过程并不舒服,是跳出能力和认知舒适区的不舒服。很多人工作十几年,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只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慢慢的思维、能力都在固化,如果这时候需要往所在领域的头部爬走,自然就非常难。
  跳出舒适区,才可以让自己的能力有延伸的可能。
  就比如写作,很多人觉得写作是很难的事情,需要天赋之类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刻意的学习,写作的水平是可以提升的。从刚开始笨拙的文笔,到后续的通顺表达,再到熟练写作。
  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的问题,而刻意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埋头苦练,而是不断去总结过程中自己所缺乏的,例如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对语法的掌握力不强,对于行业的了解不到位……而这些,就是延伸去刻意学习内容了。
  大量的重复练习,修改,反思,调整…这个过程一点都不轻松。从不习惯到熟悉,从熟悉到精通,刻意学习的过程跟结果,会让一个人慢慢蜕变成更具有洞察力,落地能力,全维度思考能力的专家。
网站目录投稿: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