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雨 一. 我在1981年的寒冬里降临在一个法国家庭。我出生在巴黎南部的某个地方。当时,厚厚的积雪掩埋了这座城市,路上的行人少得可怜。 父亲是乐队里的小提琴手,也是唯一的小提琴手。他在乐队成立两年后的1980年成为了队里的会员。 乐队每年有很多演出,大都是在某某大型晚宴上。有时候,他们也会去其他城市,甚至也会有国际巡演。 我的母亲在大学里教语言学。中学时,她曾是校乐团的鼓手。 可以说,音乐,充满了我的家庭。 父亲去外地演出,就会带上我和母亲。父亲也会很骄傲地把那个两岁大的我介绍给晚会的嘉宾。 或许是因为这种耳濡目染,我喜欢上了音乐,从小就喜欢。 父亲想让我当一名号手,所以我就从小学长号。后来我又改变了主意,开始学木琴。 从我第一次拿到属于自己的乐器的时候,我喜欢上了音乐;而自从我拿到长号的等级证书的时候,我开始讨厌音乐。 父亲清楚音乐是干什么的,但是他也十分清楚如果没有文凭就进不了有潜力的正规乐队。 虽然在父亲的逼迫下我厌倦了习乐,但我还是没有放弃我的耳朵。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小学,我在维也纳合唱团的熏陶下练习童声。记得在十岁的时候,我迷恋上了NouthSide乐队,而且听说里面的吉他手Jaynnie的父亲也是个小提琴手。 从此,我开始喜欢摇滚乐,不顾一切地开始学吉他。 父亲也没有太过阻拦,他觉得反正我也没有什么音乐天分,特别是在长号和木琴上。 后来,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我们卖掉了巴黎的房子,搬到了伦敦。我们住在伦敦西部的一个叫"WeWell"的小区里。这里环境很美,特别是上学很方便。 学校在两个街区外,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中间。学校绿化很棒,是附近难得的一片绿荫。从功课方面来讲,伦敦和我所熟悉的巴黎学校还是有很多差别的。相比之下,法国更注重语言和科学,而伦敦则侧重于艺术和体育。 最令我高兴的是,学校的学生并不排斥我这个外国人,他们喜欢一个法国人兴致勃勃地念他们英国的课本。刚开始,还有一些学生会不停地盯着我看,琢磨为什么我不像个纯正的英国人;后来,还是有一些人总盯着我看,那就多半是因为我长的帅了。 在刚来伦敦的一段时间里,我很乐意体验一个新的教育环境。后来,我厌倦了每天到美术办公室开小灶,油画要把我逼疯了。我认为凭我的美术头脑,期末很难拿到及格的学分。 在这个时候,米基闯入了我的生活。 PS.不定期更新 尽量每星期一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