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强 杨水琴 辽代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在我国北部建立的地方区域性政权,它与北宋王朝并存160多年。在200余年的统治中(907-1125),契丹族与其他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一样,为了统治的需要,强化国家政体,不断向中原王朝和汉族人民学习,汲取经验。契丹族源于东部鲜卑,契丹一词始见于《魏书·契丹传》,意为"镔铁"。契丹族是一个开化较晚的民族,其建立区域性政权之初尚处于部落联盟时期,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散居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老哈河)流域,分布在辽河以西及大凌河以北地区。西与奚族为邻,东接靺鞨,东南界高句丽,南抵营州,北至室韦[1]。所谓"契丹之初,草居野处,靡有定所","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闲暇则以畋渔为生"[2],说明契丹人过着半游牧半渔猎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契丹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辽史·太祖记》载:"始置铁冶,教民鼓铸,是为德祖,即太祖之父也。德祖之弟述澜……始兴版筑,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而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正是由于这种环境,造就了契丹人天马行空、开朗豪放的个性。 辽代瓷器的产生,与辽朝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地位分不开。唐末,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朝,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至辽圣宗时期,耶律隆绪对契丹族统治的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制,并实行科举制度,被誉为辽国"圣主"。他不断南侵,迫使北宋签订"澶渊之盟",即北宋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界。 在这种背景下,由来自战争中俘获的汉人和渤海人等各种工匠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辽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北方的邢(今河北邢台市)、磁(今河北磁县)、定三州内,先后出现了制瓷业。定州在最北方与辽接近。"澶渊之盟"的签订,确立了北宋与辽的边界,战事减缓,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农业、手工业及各种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市)等地设置榷场,开放贸易,北宋的陶瓷器销往辽地。 辽代早期使用金属器和皮革器,由于陶瓷类产品造价低、工期短、易于量产,成为生活用具的首选。契丹族最初是游牧民族,尽管更换了材料,但在器物的样式上还保留了皮囊的形状。 辽代陶瓷器的制作基本承袭唐、宋陶瓷工艺,以辽彩色釉陶(即辽三彩)和白瓷著名。此外有黑瓷和绿釉器等。在内蒙古、辽宁及北京西郊等地均发现有烧造辽瓷的窑址。这里介绍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辽代陶瓷器,与读者共飨。 三彩瓷枕(图一),长29.5、宽24.8、高13厘米。枕面施以黄、白、绿三色釉,枕间绘有几何形图案。纹饰四壁施树兽凸纹,加以三色釉。瓷枕始烧于隋,盛于唐。初为陪葬的明器,后发展为寝具和诊脉之用。宋代瓷枕进入繁荣时期,器型较多,出现了刻、划、剔、印、堆塑等装饰技法。《说文解字》记:"枕,卧所荐首也。" 辽朝是我国历史上契丹族和汉族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契丹人在总结唐三彩和宋瓷的基础上,发明了著名的辽三彩低温釉陶制品。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制坯,以含铜、铁、钴、锰等矿物做釉料的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配成三彩釉。烧制时,先将坯体入窑烧成素胎,而后施铅釉,再经800℃左右窑温二次烧成,其彩色并不仅限于三色,以黄、绿、白为主,还有蓝、紫等色。三彩器始烧于唐高宗时,盛于开元朝,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唐三彩彩色釉制作的高度成就,对辽、宋三彩及明清景德镇釉上彩的发展有重要影響。宋三彩采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其彩色釉除黄、绿、白三种主色外,还有艳红、乌黑,并新创一种翡翠釉,色泽青翠明艳。宋三彩画面生动,填色规整,不见蓝釉。器型以枕为主,画面充满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辽三彩多用黄、绿、白三色釉,器型中的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等富有契丹民族风格。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辽三彩以生活中常见的花草纹饰为主,主要有牡丹、芍药等。因佛教在辽代发展和兴盛,与佛教有关的纹饰和造型在辽三彩中也有体现,如莲花、宝相纹的使用。 白釉鸡冠壶(图二),高11.7、宽9.1、底径6.1厘米。鸡冠壶是模仿契丹族传统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烧制而成。由于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孔鼻,故名,亦称马镫壶。式样丰富,大体可分为扁身单孔、扁身双孔、扁身环梁、圆身环梁、矮身横梁五式,其年代早晚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形式的多少来区分。鸡冠壶早期式样为扁身单孔,代表品是赤峰应历九年(959)辽驸马墓出土的鸡冠壶。扁身双孔式,以辽宁法库叶茂台第七号墓出土的器物为代表。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则年代稍晚。鸡冠壶从形状到用途依然保留着契丹族的特点,这是辽人文化认同感使然。 黄釉长颈瓶(图三),高32.8、口径9.9厘米。绿釉长颈瓶(图四),高31、口径9厘米。两个长颈瓶口沿及腹上部均施釉,腹下部无釉。长颈瓶,是盛装液体的器物。其造型是圆口、长颈、鼓腹,容量大,占地面积小,所盛装液体不容易溢出。 白釉雕花变形莲瓣纹鸡腿坛(图五),高37.9、口径5.5、腹径18、底足11厘米。缸胎,器型为小口、丰肩、圈底,施白釉,器腹饰雕花菱形莲纹,是辽瓷特有的器型之一。 鸡腿坛,又称鸡腿瓶,是契丹民族专用的一种贮藏器。瓶身细高如鸡腿,平(圈)底小口,上粗下细。瓶体上多饰以瓦沟纹,并见有刻划符号或汉字者,产量大,多用于储酒。 鸡腿瓶和长颈瓶在辽朝非常盛行,一直延续到金元。从其构造和用途上看,这些器物的出现反映了契丹族是过着"一匹马、一杆枪、一顶帐篷走四方"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实用功能。 契丹族与汉族密切交往的同时,汉族的一些陶瓷制品也流传到北方,出现了仿定瓷器。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宋代烧瓷品种以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即著名的紫定、黑定和绿定。定窑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与剔花多种。白釉印花最具特色。刻、划花图案以花果、禽鸟为多见[3]。 白釉瓷壶(图六),高13.5、腹围8.2、底径4.2厘米。白瓷壶,其形制为小口、鼓腹、浅圈足,提梁由三枝叶片装饰而成,釉色光润洁净。 白釉葫芦瓷瓶(图七),高26.6、口径3.4、底径8.8厘米。中原地区较常见的葫芦瓶,在北方地区也有发现。葫芦瓶的样式为小口,短颈,瓶身由两截粘合成为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这种器物在宋元时期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等窑均有生产。 辽代陶瓷器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制作工艺,在器物的装饰上,刻、划、印、贴花填彩、单色釉、三彩釉等技法的使用上,无不彰显中原制瓷技艺对辽瓷的影响,同时契丹人尊重原生态、保留本民族独特习俗的特点在陶瓷器的形制和外观上又有所显现。辽代工匠崇尚写实与表意兼具的风格,鸡冠壶、鸡腿瓶器型的出现,黄色、绿色、白色在器物上的大量使用,表明了契丹族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纯朴心理。回望辽代陶瓷器我们不难发现,其器物中透露出质感、厚重、温润的气息,好似游牧民族随意豪放中不失优雅、妩媚和纯朴的个性,这或许就是我们喜爱它的原因所在。 [1](唐)李延寿撰:《北史·契丹传》,中华书局,2011年;(宋)薛居正等撰:《五代史·契丹传》,中华书局,2011年。 [2](元)脱脱等撰:《辽史·营卫志》,中华书局,2011年。 [3]李泽奉、刘如仲:《陶瓷器鉴赏与收藏》,吉林科学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