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到底缺哪些呢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到底缺哪些呢?我们一般注重教孩子过马路应该走人行横道,认识各种交通标识,但像这样内容全面的教育,如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应该注意什么,溜冰时应注意什么以及处在紧急状态下怎样保护自己等等很少涉及。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透视一:安全教育面太狭窄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在培训前,均做了一次测试,测试内容有"你知道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常识吗?你能在停止的汽车后面玩耍吗?人行道和人行横道是一样的吗?……"等等。测试的内容,在日常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中有很多没有涉及到,平时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只是教他在横过马路时应该怎样,对其他的内容涉及很少。
  上述测试题摘自这次培训教材《儿童交通安全常识参与式培训手册》,手册结合中国国情,由芬兰的《交通中的孩子们》一书改编而成。
  参加培训的老师从接触教材开始,心灵就受到一次冲击:
  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多是陆上交通,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很少涉及。
  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涉及面太狭窄,只针对孩子本身,而对于孩子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他人的安全,从而最终威胁自己的安全,这方面内容很少。
  这次培训,在受训老师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了我们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了解了水上交通、空中交通、铁路交通等需要及时补上的内容。在陆上交通方面,除了横过人行横道外,我们缺失了太多内容。
  透视二:教育与行为常脱节培训现场,几位学员分别扮演交警、汽车、行人。
  一位头上带着交警标志的女学员充当交警,站在交叉路口的"交通岗亭"上,手里拿着红绿灯标识。另一位男学员头上带着汽车标识,充当汽车经过交叉路口。
  只见交警出示"绿灯","汽车"往左拐,但没有绕过岗亭,从岗亭前面过去了。随即,四周的学员大喊:"‘汽车’违规!要处罚。"
  "行人"要过马路,但交警出示人行横道"红灯","行人"视而不见。当然,这"行人"只有被罚的份。
  "看似简单的事,轮到自己做时也会出错。"扮演"汽车"的男学员对记者说。通过培训,学员印象深刻,体验过后,不论做错做对,都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方法比老师光用嘴讲更有效果。
  弯塘路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侯琳的一席话,说出了目前我们交通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规矩"孩子们在学校都懂得,但一出去就忘记,没有形成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侯老师的话,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
  我们学校成立了少年警校,在城中交警大队的支持下,培养了一批小交警。学校还利用班会、队会,印发图册,将图片、VCD在多媒体上展示,组织暑假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在学校都学得很好,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能遵守。
  对此,和平路小学政教副主任杨继进、四十六中大队辅导员曾冬梅、长塘中心校政教主任薛海斌等学员在日常的教学中,都有如此感受:只要孩子一离开教师的视线,就不能遵守交通规则。
  这次培训的主讲教师——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滕洁贞副主任说,我们国家对孩子的教育局限于知识,要把常识内化为一种习惯还有差距。
  透视三:方法的传授更重要参与式培训非常直观地让我们看到交通安全教育。在培训现场,培训人员面对面站成两排,要求他们走到对方队伍,走路的姿势不能重复。于是我们看到,有正着走的,有倒着走的,有横着走的,有跨步走的,有滑步走的,有蹲着走的,有舞动着手臂的……五花八门。
  这次培训的主讲教师滕洁贞说,这样的培训好像与内容毫不相关,但可以启发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我们对培训人员进行培训时,并没有进行内容的培训,而是进行方式的培训。项目支持者希望我们不要用灌输式、强制性的方式来学习。因此你可以看到所有参议培训人员都围成半圆,培训的讲师站在缺口处,每个人都能看到正面,而不是像以往培训那样看到后脑勺。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培训的目的都是从A到B,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每个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培训不是内容的传播,而是方法的传授,这就是参与式培训的精髓。
  参与式培训给培训人员更多的启发,下面是一些观点集合:
  *给学生一个互助的空间,让他们能与老师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更能让孩子知道薄弱的地方。
  *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而不是一种游戏,可以真正用到生活中去。
  *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与式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的过程中经历,从而在他们的思想上留下印象,得到更强烈的探索知识欲望。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到底缺哪些呢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网站目录投稿: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