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学的那点事


  大学就像一座围城,没有进去的时候期待进去,在里面的时候总想出来看看外边的风景,然等到外面走了一遭之后,大学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那一年的秋天,我背着行囊,怀揣梦想,与亲人、朋友话别,从贵州的西部老家踏上了开往黔东南的列车。跟众多的学子一样,开始了大学的求学之旅。
  今天,行走在大学之外的校园里,在荧幕下,敲击着键盘上一个个属于记忆的符号,用鼠标在相册里寻找着那段记忆的节点。发现在那段最美的时光里,读书成为了兼职与业余做的事,今天在这里,说实话,我绞尽脑汁与想不起我大学到底开了多少门课;书本上的东西,我到底学会了多少,要是让我今天对此做一个级别的评定,那肯定是及格分以下。
  昨天我翻阅最这一期的半月谈刊,上面有一篇文章叫做《被边缘化的大学生》,上面列举了很多大学生被边缘化的例子。这其中不乏211、958等一流大学的考霸、学子。这在潜意识中触及到了我的神经末梢,触动了我的灵魂,让我有了一些想法,在我们的身边,有一小撮同学,刚走进校门的时候,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但是,渐渐地就会有一种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校生活的念头若隐若现的在心中突现、慢慢滋生,最后要么导致课能逃就逃,班上的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觉能睡就绝不会客气......日积月累,就感觉学校的一切都跟自己无关,仿佛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
  大学生被"边缘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其根源,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往小处,关乎大学生们的未来;往大点讲,说关乎党、国家、社会的未来也不为过。
  大学生被"边缘化",社会、学校、大学生自己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被"边缘化"跟社会的价值观、世人的评判标准、学校的文化、心灵教育,学生本身的攀比心、自卑心理、抗打击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自我净化能力等息息相关。
  记得,在大学的那些日子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穿梭在学校各个社团、学生会等活动当中。从最初一个参与者变成了后来的活动组织者,每天都忙到很晚才回到寝室。有很多次,同学这样问我"你做这些有意义吗?",我用微笑给了同学的回答。但不是我不想回答,而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回答他。但是今天我看到QQ相册里的几千张照片,我打心底里地觉得这值得。至少我在这些活动中融入了这个环境,找到了一个属于我自己大学的舞台,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养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习惯,拥有了一颗健康的心。
  要说学习,大学的那些书本只是学习路上的介绍信,大学真正的教室应该是图书馆,真正的实践基地应该是社团与社会。只有浩瀚的书海才能让你学富五车;只有草原上的战斗才能练就出真正的狼性。
  学习永远在路上,昨天的学校只能是古稀之年黄昏下与老伴的谈资而已,于今天毫无意义。因为已经是历史,不可能改变你未来的生活。
网站目录投稿: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