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作用,这是指企业员工对群体的依赖感和归宿感,这种强大的内聚作用可以焕发出企业的团队意识,对外形成竞争力。 ◆辐射作用,这是指企业文化并不是封闭的,而是随着产品、信息、人际交往和商业交流向企业内部更广的地方及企业外部社会产生辐射,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上述企业文化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人们往往或多或少地知道企业文化的作用,却并不感觉到它究竟有多么重要。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我不懂文化,公司也不是学校,只要能赚钱就行";也有人说,"我们是小公司,现在还不需要企业文化,那是大公司才搞的东西"。这都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的误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究竟有什么重要性呢?一方面,企业文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效益。假如生产一个杯子企业能赚一元钱,这一元钱是切实可见的、直接的效益,而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是这么直观。不直观并不说明它不存在,员工的工作态度、对机器的爱惜程度、对团队合作的贡献、对公司形象的维护都能促使企业销售更多的产品,经过对比和统计这个成本和效益都可以估算,这种间接的效益并不比一次小小的技术改进带来效益少。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每个小企业都希望快速成长为大企业,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走向成熟的,因为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累的隐性矛盾多,内耗大,等真正醒悟只有文化才能解决的时候,却不能在短期内提升文化,为时已晚。综上所述,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和低效现象都是由于不良企业文化而致,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对效益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凝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才能提升企业内涵,增强企业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效益和更好的发展。 总之,民族特质与产业规律相悖逆,势必付出巨大的代价。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资本主义精神,而资本主义精神源于新教伦理。现在看来,以新教伦理为主体的北半球文化基本上与制造业的规律相匹配。在制造业,纪律、流程、工艺是生产必需的条件。这些条件的核心是人们必须具备强烈的规则意识并自觉遵守一系列规则,以免影响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在这方面,北方民族总体上要好于南方民族。南方民族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在社会行为与劳动规范上相当随意。文化特质的差异使南方民族在制造业的发展中处于先天劣势,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发现具有南方文化气质的民族或国家在制造业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就充分证明,不同的产业需要与其产业规律相吻合的企业文化。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民族往往特别"擅长"或"适合"从事某些产业,但对另一些产业则表现出特别的"不擅长"或"不适合"。逻辑的推论还进一步表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范围内的相同类别企业或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同一民族范围内的不同类别的企业在文化变革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文化变革的重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第二,管理风格与文化类型。管理效益往往遵循"木桶原理",即企业经营绩效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或部门,这些最薄弱的环节或部门被称为企业的"短木板"。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加长企业的"短木板",企业家在进行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要特别突出某些管理理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短木板"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原来的某些"短木板"可能不再短了,而原来的"长木板"却变成了"短木板"。这就表明,以加长"短木板"为核心的文化变革具有阶段性特征。 这也是我们坚持基于战略与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观点的基本理由所在,没有文化导向与能力导向的价值观平衡,盲目推崇能力至上、业绩至上并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仁"指的是宽容错误、减少疑心、放开胸怀、鼓励创新。一个开放的企业文化应当以"你有多大能耐,就能给你多大平台"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对待即将选拔以及已经选拔进来的人才。过度的敏感、猜疑以及控制将直接影响试用期间双方的第二次选择的成功率。这样的"仁"还体现在用人不疑的同时,疑人敢用。再繁杂精细的招聘甄选环节也无法完全去除企业对于新进员工胜任力的怀疑,但不够大度,不给予人才发挥的空间,更无法真正开发人才潜能。企业文化指导下选才思维的转变从战术到战略的转变要把招聘工作从以往的战术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这意味着,需要支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需要与公司的长期人力资源规划配套,例如,通过内部招聘系统来培养接班人、增强公司凝聚力,发现企业新一代的经理人员。招聘是人力资源的"源头活水",是取天下之人才资源为所用第一关。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要将招聘的思维从被动地依据工作岗位缺口等待应聘者,向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途径进行对人才的主动争夺。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中,优秀人才倾向于向优秀企业集中,而优秀企业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吸引优秀人才。在企业与人才的双向选择中,高明的企业总是以平等、尊重、合作的态度来取得人才的加盟。从应急到储备的转变面对战略规划阶段性目标形成的态势,人力资源输出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抓紧储备、培训、锻炼、培养人才,将随时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有站得高望得远的眼界,清楚地认识和解决"先有人才后有业务还是先有业务后有人才"的人力资源悖论,不能再停留在出现缺口再来应急的低层次人才运作上,要高度重视内部复合型人才、重点培训人才的内部选拔,也要重视从外部提前引进战略性人才、管理型人才进行储备。 这种系统是广泛和一贯的,它们关注商业中对于竞争成功和公司价值有重要意义的那些方面。例如,在宝洁公司,三个因素被认为是最得要的:创造数量,创造利润,做出增加工作有效性或工作满意度的改变。公司使用操作性的测评方法去度量这三个因素,对于表现的评估是和重要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决定了提升和嘉奖。五、服从重要的价值观。对公司重要价值观的认可可以帮助员工顺应他们由于成为组织的成员而带来的个人牺牲。他们学会接受这些价值观并且相信组织文化不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伤害。但是组织试图通过把这些牺牲和创造的更高的价值联系起来以战胜这些代价。六、强化事迹。最普遍的形式是包含有这个组织想要强化的道德品质的故事,使组织的文化及行事方式得到确认,而这些事迹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这个组织用一定特定的方式做事。惠普公司的比尔·休莱特因为一个大家经常讲的关于他用一把螺丝刀找开了他仓库的锁的故事而著名。他后来留了一个条子在那里,告诉大家这道门不要再锁上,以把公司关于信任的重要价值观传下去。七、表扬和提升。这是对组织工作做得好而且可以作为新员工的行为榜样的个人予以表扬和升职。通过指出这些人是优胜者,组织使其他人学习这些榜样。在拥有强势文化的公司里,行为榜样被认为是所有当前的训练模式中最强有力的。宝洁公司寻找在坚韧性、动机、活力和通过他人做事的能力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连贯性的人。有重要的研究证据证明表扬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强化物,因此,那些表现出被相关的人正式认可文化价值观的人可以建立并维持组织的文化。 关键词:新时代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准,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