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命门穴与腰阳关穴 一)位置 命门的位置,在脊椎的第十四椎,即第二腰椎。找到命门之后,再往下推两椎,即是阳关穴,在第十六椎,即第四腰椎。 二)作用 阳关穴很少用到。这个穴位灸和针都可以,一般用于治腰疼。但是一般来说治腰疼用命门比较多。 1、命门,顾名思义,就是生命之门。 2、命门的作用: 温肾助阳、镇静止痛。主治剧烈的头疼、张口摇头、角弓反张(脑膜炎),肾虚腰疼、骨蒸五脏热等。总之,它能够升肾水,让水火相交。 3、在平时小便时,不要一有尿意就马上小便,要等到很饱满的时候,再大力排出,如此养成习惯,可以经常运动下焦,可益寿延年。 五、悬枢穴 一)位置 悬枢穴位于第十三椎下,即第一腰椎。 二)作用 主治腰脊强不得曲伸,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吃啥拉啥),下利(泄泻、痢疾),腹中积留(积食不消化)。 六、脊中穴与筋缩穴 一)脊中穴 1、位置 第十一椎下。查找方法:先找到命门穴,然后向上推三个椎节,到十一椎。 2、施治: 这个穴位只能针,不能灸,因为在十一椎下面,其周围是脾脏。灸之后,会让人佝偻。 3、主治:具有健脾利湿、宁神镇惊的作用。这是因为它的正后方是脾所在的位置,再加上它外开1.5寸,就是脾俞,所以有健脾的作用,增强脾脏的功能。 它可以用来治疗黄疽、便血、腹泻、反胃、吐血、痢疾、痔疮等。可治腰脊强直,不得俯仰。 4、第7椎 在督脉的取穴中,有三个比较有明显的椎体,可以做为取穴的基准点。一个就是前面说的命门,在第十四椎,也是腰椎第二椎,它是肚脐直对脊椎的位置。另外一个是大椎穴。在第一胸椎上面。第三个标志,是第2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找它的时候,让病人平趴在床上,两上臂平肩,小臂垂直于上臂,找到两肩胛骨三角的底端并连线,与脊柱的交叉点处的突起为第七椎。在此椎附近的穴位可通过它上下推来找。 二)筋缩穴 1、位置 位于第九椎下。 2、功能与主治 肝主筋,全身的筋由肝主管。筋缩在肝的正后方,可以起到治疗肝病的作用。可以平肝熄风,宁神镇痉。善治筋脉拘挛、四肢不收、脊强、抽搐等筋病。目转反戴、上视、目瞪等反应在眼上的病症。癫狂疾走、痫病多言、心痛等。 3、癫、痫、狂症的眼诊法 上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代表着癫、痫、狂的三种病情。鸡足,指的是眼白上出现的血丝。这三种病,三分之九十九有便秘。治疗时,应先去除燥粪,然后采取其它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中针筋缩穴就是其中一种,任何的抽筋、口吐白沫、发狂夺走都可以治,病症是否痊愈也在眼睛上看,血丝没有了,病就好了。 七、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一)至阳穴 1、位置 至阳穴在第七椎下。 2、主治 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体,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可止痛、止吐、止泻。 至阳与隔俞平齐,是血会的地方。白血病、血癌在这里有压痛点,可以在这里治疗。 至阳也可以近取穴治疗腰脊疼。腰脊疼可分两段,以十四椎为分界,上面疼,取至阳,下面疼,取阳关。 二)经外奇穴——消渴穴 位于第七椎与第九椎的中间,有一个经外奇穴,叫消渴穴,可以治疗消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糖尿病,也可以检验糖尿病的有与无,治疗的效果等。可针、可灸,直到此穴没有压痛为止。 三)灵台穴 位于第六椎下。 灵台穴的主要作用是对血癌等病的辅助诊断及治疗。当血癌在第六椎灵台处有明显压痛的时候,说明病已经进入脊椎骨,这个时候用现代医学的检验标准已经可以检测出来白细胞增加,表示得到的营养更多。 灵台的旁边是督俞,是诸阳之会。此穴禁针。治气喘不得卧,适合体虚、体寒的人。 可清热化湿、止咳定喘,治疗咳嗽、气喘、颈项僵硬、背痛、忧郁。古时这个穴位禁针。现在在可斜刺0.2-1寸。 四)神道 位于第五椎下。因为汗多,所以不灸,下针。 这个穴位的作用一般是用于心脏病的检测。如果此处有压痛,说明有心脏病,在治疗的时候疼痛减轻或消失,说明病症减轻或治愈。一般比较少用。 它可宁神安心、清热平喘,治疗失眠、肩背疼、小儿惊风、咳嗽。 五)身柱 位于第三椎下。第三椎的取法,可取双肩胛骨内侧角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凸起的下缘。 一般使用方法是灸。采用隔姜灸。 1、脊椎骨受伤时,如果第三椎损伤,则无法治疗救回,二、四、五椎损伤都能救回。 2、小孩经常灸身柱,会长得身材高大,不容易感冒。如果感冒的话,灸三、五、七壮,很快就好了。 3、一些害怕见人、见火的病人,都是阴症,可以灸身柱、至阳二穴可治愈。 4、具有宣肺清热、宁神镇咳,主治咳嗽、气喘、腰脊强痛、神经衰弱。 八、大椎与陶道穴 一)位置 大椎在第一胸椎的上面,陶道在第一胸椎的下面。 大椎穴的作用: 1、清热解表、截虐止痫。主治感冒发烧、手中怕冷、颈椎病。 2、《针灸大成》 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阂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 3、仲景曰:太阳与少阳并病、颈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小柴胡汤症) 4、陶道穴的作用是辅助大椎穴,其治症与大椎相似。 5、大椎穴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 二)大椎穴治感冒的操作方法 1、艾灸 使用悬灸、隔姜灸都可以。 2、放血 使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严重者可以加火罐增加放血量。 3、使用吹风机吹,直到全身出汗为止,或者洗淋浴时,用热水冲大椎穴。 九、哑门、风府、脑户、强间 一)风府与哑门的位置 哑门、风府要采用度骨法来查找。度骨法,就是根据身体上骨头的位置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 在后脑勺的枕外粗隆下端的两个大筋之间(两个斜方肌),有个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在风府的下面半寸是哑门。 二)风府与哑门的下针方法 如图所示,病人采用俯卧位,针尖向着舌根的方向下针,进针到脊椎骨旁边,已经碰到头骨为止,病人的舌头会吐出来,说明下针到位了。风府与哑门的下针方法相同。 三)风府的作用 风府是足太阳膀胱经、督脉、阳维脉之会。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作用。 风府是风之府,风容易从这里进入到身体。在风府的旁边有风池穴,下面有风门,所以整个脖子就是一个冷却系统。它可以治疗中风、感冒、头项强疼、眩晕、咽喉肿痛。 四)哑门的作用 哑门是督脉与阳维之会,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作用。 哑门主治声音沙哑、舌缓不语、重舌、失语、大脑发育不全等症。 中风后说不出话,前刺廉泉,后刺哑门。 五)脑户与强间 1、位置 脑户,在枕外隆突的上缘的凹陷中。其上有一块微微凸起的头骨,这块头骨的上缘凹陷处是强间。 2、作用 脑户具有醒神开窍、平肝熄风的作用,可以治疗癫狂、痫症、眩晕、头重、头疼。 强间具有醒神宁心、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颈项强不得回顾、目眩等症。 在实际临床中,一般用不到。这两个穴位不可灸,灸之失声,可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