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已经进入下半场,开始了大决战时代。伴随着这一变化,初创公司的整合并购逐渐变多,破产倒闭也大有人在,尤其是细分行业。比如牙科,2014年行业报告时还存活的4家牙科创企(爱牙、大牙网、一牙好牙医、牙友)在一年半后,就只剩下了一家(爱牙)。 再反观国外,情况也没有太乐观。 截至去年,美国有283家医院面临倒闭风险,而自2010年以来,有57家已经关闭。没有一个州幸免。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美国医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宣布破产。 新的移动医疗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下半场移动医疗大战的拉响, 为了给更多的创业者以思考,猎云君搜集了一份倒闭的医疗创企名单。在曾获得融资,被资本认可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不幸到底是因为时运不济?经营管理不佳?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看几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药给力 关键词:送药O2O、市场定位、决策权 公司发展: 2015年1月APP上线,之后的一年内A轮融资数千万,用户量突破百万。送药O2O平台药给力曾经是行业里令人艳羡的一家创企。 就这样,一夜之间,药给力从云端跌落。在药给力宣布暂停运营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一家送药上门服务平台"药快好"出事了。据悉,药快好已于2016年6月6日起停止电商送药服务,但用药咨询及其他相关服务将保留。 失败原因: 文中连佳星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药给力在不停会见LP投资者时,为获认可不断修改商业计划书,调整企业发展方向,而没有坚持最初的市场定位。 还有团队上的问题,公司CEO一定要把握绝对的投票权和拉开比例差异,在决策权上有绝对控制,且果断独立,看人要准。在期间进行多次调整而没有收到效果时,团队心态与创始人心态能否一致就决定了你能否活下去。 壹康复 关键词:上门理疗、资金链 公司发展: 15年6月,猎云网曾报道了杭州上门理疗公司壹康复。平台融合中医理疗和西医康复治疗技术,旨在为亚健康及有特定症状人群提供上门推拿理疗的标准化服务O2O平台。和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推拿是身体部位的保健,而理疗则是针对具体症状的调理,包括中医的手法、刮痧、拔罐等,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疗程性的服务,比如一个疗程可能会有3-5次调理,或是一到两个月的周期。 该项目于2014年11月正式启动,先期投入资金2000万,后来项目整体发展良好,又追加3000万,总共5000万,全部由两位合伙人自投。 去年11月,壹康复被爆出已经面临破产清算。 失败原因: 当时有媒体爆出, 11月28日公司开会通知已经倒闭,所有理疗师均被辞退。 此次"意外"崩盘一方面是因为资金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合伙人的问题。 "公司内部对于运营方向有不同的意见,董事长希望走的是家庭医疗的路线,项总想走的是基于社区的非医疗性质的家庭服务方向。"知情人士表示。 推拿O2O创企的热潮始于2014年,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新兴起的行业。其中,在14年移动医疗和理疗保健呈集中爆发式发展,诞生了功夫熊、华佗驾到、宜生到家等一批公司。据调查,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28.4亿元。 不过,到2015年,上门O2O的形式变成了过街老鼠,资本关注度急剧下降,大部分企业开始默默退出市场。同时,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不少合并并购案,如功夫熊收购点秋香,华佗驾到并购SPA home等。 对上门推拿面临而言,挑战在于是用户习惯的养成、用户和技师的安全保障、技师的水平和队伍的稳定性、服务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于是乎,行业逐渐回归理性,没有竞争力的公司开始逐渐被市场驱逐。 为尔康 关键词:医药公司、政策高压 公司发展: 广东为尔康医药有限公司是英德市分布最广、信誉最好的企业,在英德市医药流通和零售领域的江湖地位是老大。公司占地面积53000多平方米,总资产1亿多元,公司首批通过国家GSP质量认证。 作为医疗行业的关键一环,医药公司在这几年的发展也不再如从前般顺风顺水。2016年7月,广东为尔康医药有限公倒闭且拖欠厂家数千万货款的消息震惊了医疗圈。 失败原因: 据当地的医药零售企业人事表示,广东为尔康破产明面上的原因是资不抵债。 根据网传的解散公告, 公司受经济下行、成本上扬、业务量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得不决定就此解散,并于2016年6月19日正式停止运营。 在一万多家流通企业中,时下两票制施行,各种政策都在积压流通环节,广东为尔康的倒下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近年国家对医药流通行业加强整治,过去依靠潜规则进行不规范交易的生存方式开始被禁止,为尔康也在政策波及范围内。 知情人士认为,为尔康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政策的"高压"下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倒闭前更因为投资失误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因此倒闭也算是意料之中。 当然,倒下的并不是为尔康一家,更大的行业变革正在到来。 那些倒下的医疗项目 刚刚提到的几个例子,只是倒闭医疗项目中的一部分缩影。 根据网上公开数据,搜集到了以下图表: 在了解了这些公司的倒闭时间、所属业务等后,我们总结出了几点共性,可以作为这些创企倒闭的"罪魁祸首": 1.政策壁垒 政策壁垒可以算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毕竟,是否站对了方向是决定一家公司能否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拿医药行业来说,缺乏医保支撑、处方药禁止网售,对新起的互联网医药公司是非常大的打击。 去年早前,阿里曾被卷入大药房诉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事件中,最后将药品电子监管网的运营权交还给了国家食药监总局,之后整个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也被叫停。意味着整个平台只能通过为其他电商导流量的方式进行利润分成,无法实现真正的平台化销售。 其次,政策的明朗化对在线问诊平台、医生多点执业非常重要。平台需要在政策下和医院、医生达成协调,而这也是各家在线问诊平台的重点攻克目标。 2.选择了市场伪需求 围绕伪需求来设计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不管融资、运营和技术多给力,对用户而言产品都是鸡肋。 真需求能让大量用户愿意改变习惯,频繁使用或购买产品。而伪需求要么不能找到足够的用户,要么无法诱惑用户频繁使用或者为之买单。 诸如O2O上门推拿、挂号业务、健康咨询服务虽然红极一时,但最后都因难以变现,需求不够强烈而倒下。这些领域看似进入壁垒低,实则面对的竞争激烈,一招不慎就可能无法翻身。 比如在线问诊、远程视频问诊,看起来是节省了时间,但实际上并不能降低问诊风险,也不能改善用户体验,反而需要医患同步在线,加重医生负担。 既白增加了技术挑战和运营成本,也很难真正提高医生效率和用户体验。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3.难以变现,没有支付方 首先,医联互联网的C端消费是一个低频事件。即便服务是痛点,用户粘性不错,如何将这部分变成支付用户是另一个挑战。 因此有人认为从B2B2C角度切入比较利于支付。一是2B比海量的C端模式更加有针对性,专业门槛更高,依从性更强,数据也更有价值。二是B端到C端可以有助于风险分散,不像直接针对C的项目那样,很可能导致C端逆向选择。 4.融资不力 融资的重要性无须赘述。不管是药给力,还是壹康复,倒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融资不及时,导致公司无法继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