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在我们小区门口收废品的胖大姐,从四川来,身型魁梧,走路生风。四十多岁了,还用红头绳绑着两条麻花辫。看着让人觉得老实、纯朴、憨厚。 谁家的水池底下攒了易拉罐、塑料瓶,阳台堆了废纸箱,桌子底下搁了旧书报,占用了家里有限的空间,就到小区门口喊胖大姐上门。只要有业主招呼,胖大姐立马拎起她的吃饭家伙——长杆称、麻绳、编织袋,风风火火地跟在业主后面,上门收"宝"。 数饮料瓶个数,逐一装进麻袋里;捆纸箱,上称;胖大姐的动作迅速、利落。五毛,六毛的零钱,她都会给足整元的。给完钱后,还不忘说声谢谢,帮业主把门关上。胖大姐的厚道、谦卑形象给整个小区的业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渐渐地,胖大姐与小区的业主们熟稔了;渐渐地,业主们发现胖大姐变时髦了,扎马尾,擦BB霜,穿牛仔裤运动鞋,完全改变了刚进城时的"土鳖"形象,俨然一个城里人的模样了。大家赞赏胖大姐因勤劳而致富,为胖大姐的改变而高兴。但渐渐地,业主们更发现了胖大姐穿着打扮背后的另一种改变——欺骗业主。胖大姐随身背的麻袋里,装了好几个称砣,在回收废纸箱、旧书报时,看东西的多少,相应地拿出不同的称砣。做了手脚后,每次都"吃"掉近总重量的三分之一。大家对于胖大姐严重短斤少两的投机倒把行为很是愤怒,可又拿她没办法。因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可处罚收购时的短斤少两。 我刚学会了网上购物,在淘宝上买了一个人体称,想试试新买的电子称好不好用,家里的东西都爱拿来称看看。胖大姐来收废品前,我已经把整捆的纸箱过了称。一捆五六十斤重的纸箱,胖大姐过称后只报了三十二斤重。我说,不对呀,我刚刚称过了,是56斤,怎么就变成了32斤。胖大姐立马改口,说:"我再称一遍。"称完后,她连连说是她弄错了,刚才是称杆子顶住了箱子,所以没称准。 之后,我再去小区门口喊胖大姐上门收废品,胖大姐便推脱,说别家先叫了她,晚会儿再上我家来。好些天过去了,胖大姐也没上门。我才恍然大悟,我拆穿了她偷斤少两,她骗不到更多的钱,再也不会上我家来收废品了。 我家的废品,无法得到回收再利用,这下子是真真正正的废品了。 某地的报纸上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业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收废品的人,就把人领到家里收走废品。收废品的人载着废品,走出小区不远,便被人砍成了重伤。行凶之人很快落网了,交代了行凶的原因:他向小区物业交了管理费,该小区的废品回收由他包了。外来的收废品人员坏了"潜在的规矩",所以下了重手。 看了新闻报道后,让人很是震惊:一是,为了区区几元钱的破烂就行凶,太没有人性,也太不理性了。二是,没想到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废品回收还有潜规则,是个垄断行业。 驻守在小区门口收废品就是在垄断,严重短斤少两是一种共同现象。 胖大姐不上门收废品,家里的废品就一直堆积着,我不敢冒然地叫外面的人来家回收废品。后来,胖大姐不再驻守我们小区了,听说是回老家开店了。 胖大姐一走,马上有一个看似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进驻了我们小区的废品回收。中年男人刚开始在各个业主家里买废品也是很厚道的,但一段时间后就如胖大姐那样"故伎重演"了。 邻居跟我说,那收废品的中年男人就是骗钱的,让我不要把废品卖给他。我不是不知道自己一直在受骗,只是无可奈何。我总不能让家里的废弃物堆积如山吧,我总不能让废品无法得到回收再利用吧,我只能佯装不知,继续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