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分红型养老保险即指的是具有分红功能的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的一种。分红型养老保险的特点是稳定,安全,不会被挪用,保证领取。 主要特点 分红型养老保险是在利率波动及通货膨胀为背景,而产生的具有较强的防止利率波动及抵御通胀能力的产品,是养老金有效的补充产品。这种产品会为你设立一个有保底的个人账户,保险公司经营有盈利的话就会拿出一部分钱分出来分红,保户能够享受到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 分红型养老保险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但分红险在预定利率之外,还有不确定的分红利益可以获得。 优势:收益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可以抵制一定的通胀,使养老金相对保值并增值;养老金的领取确定、安全、专款专用。 劣势:分红具有不确定性,也有可能因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而受到损失。客户在购买时可以参考公司过去几年的实际分红数据。 适合人群 理财相对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群,对一此有些积蓄的中年人建议选择这种类型产品。另外对于一些生意人,在手头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短期缴费购买这种产品,以防将来生意不稳定而影响自己的晚年生活品质。 分红型养老保险能为投保人增加收益,不过分红型保险费率相对较高,且分红具有不确定性,适合有理财需求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越早领取养老年金,费率越高,对于分红型养老险来说,投资回报率也可能越低。 分红来源 分红保险的分红情况,和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有直接的关系。一定要选择一家经营稳健的公司,公司的股东背景,发展情况都是需要慎重考量的。 分红保险的分红来自于三个方面: 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 (1)死差益 是指保险公司实际的风险发生率低于预计的风险发生率,即实际死亡人数比预定死亡人数少时所产生的盈余; (2)利差益 是指保险公司实际的投资收益高于预计的投资收益时所产生的盈余; (3)费差益 是指保险公司实际的营运管理费用低于预计的营运管理费用时所产生的盈余。 常见问题 Q:缴费周期长还是短? A:分红险不但是一个保障投资兼顾的保险产品,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现金流管理工具。而其现金流管理,一个重要的体现就在于缴费周期的变化上。大体而言,分红险的缴费周期可以划分为三类:趸缴,短缴和长缴。趸缴,顾名思义就是在投保分红险的时候一次性将保费缴纳完全。这种看起来不具有现金流管理的缴费方式,其实本身也是一种现金管理。对于那些手头正好有一笔富裕资金暂无方向的投保者而言,购买趸缴型分红险也未尝不可——在现金充裕的前提下,非要将钱分成几年缴费,反而有些矫情——如此往往需要缴纳的保费比较高,而且还需要额外面对富裕资金如何打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钱了就容易乱花的人,利用趸交快速将富裕现金转化为分红险,也是避免乱消费的好方法——对于那些希望将财产慢慢转移给子女,但又怕其拿到大笔金钱乱花的老一辈,利用趸缴型分红险来进行转移,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子女乱花钱"败家"的行为。 至于长缴,一般是指缴费周期在10年以上的缴费周期。对于绝大多数打算利用分红险来培养强制储蓄习惯的投保者,长缴型分红险倒是最佳的选择——缴费周期不妨越长越好,如此可以在年承受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拉长缴费周期来提高总保额。而且,对于近期新推出的侧重保障的那些分红险,较长的缴费周期,可以在初期以更低的保费获得更高的保额,从而获得早期力度较大的保障力度,这对许多资金储备有限需要依赖保险的保障功能来应对风险的投保者,很是重要。说完趸缴和长缴,接下来说短缴,一般则是在未来3-5年内将所有保费缴纳完毕,可谓是趸缴和长缴之间的过渡品种。短缴型分红险在缴费特质上和趸缴型比较类似,往往是在趸缴型分红险匮乏时的替代之选。 Q:分红是按照时间周期还是生命周期来分的? A:从不同分红险的设计来看,大体可以分为时间周期和生命周期两种。所谓时间周期,就是其分红周期只是遵循一个很简单的时间间隔,比如每两年或者三年派发保额的多少百分比作为返还。这样的分红周期和债券比较接近,而且因为较早就能让投保者看到现金的返还,对于那些将分红险作为储蓄替代品的投保者而言,可谓吸引力不小。但对此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此周期未必是有利于现金流规划的。我们购买分红险,大多数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理财目标,而若干年派发一次的红利往往未必能够满足我们这方面的需求,不需要用钱的时候拿到了红利,需要用大钱时派发的红利又不足够,未免有些尴尬。其实时间周期型的分红险,尤其是年金类分红险,更适合那些将其分红作为日常开销的"食息一族",尤其适合打算应对退休生活的投保者。至于生命周期,自然是指在受益人特定年龄时开始派发,譬如针对少儿教育的往往选择从其高中至大学区间派发,而注重养老的,则往往在受益人退休之后开始派发。如此分红返还,因为目标明确,所以我们可以提前进行规划,确保届时获得的返还与当时的需求相匹配,这样到时候就无需再为开支而范畴了。 Q:分红分的是现金还是保额? A:投保者购买分红险,投保时大多是冲着保险公司保证的返还和许诺的分红而去的,但是真的到了拿到返还和分红时,有时又会颇为提不起劲——保额有限,一次性拿到的返还和分红加起来也许不过几百元,特地去取一次还真提不起这劲——这笔钱拿到手保不齐也就是吃顿饭而已,怎么感觉不出大用处来的确,这是传统现金分红返还类分红险,尤其是普通时间周期而非生命周期型分红险的一大缺憾,虽然隔一段时间就返还+分红,但是对于投保人却没大用处,往往忘记了去领取,而相关的资金就只是悬置在保险公司的账户上,并未发挥其该有的作用投资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复利",还有一个概念叫"总回报",这两个概念遇到一起,强调的是将投资获得的分红进行再投资,通过复利效应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以美国股市为例,如果你只关注股价本身的涨跌,那么从标普500指数发布迄今,指数不过上涨至目前的1000点出头,但是若将每年也许不过3%-4%的股息进行再投资,那么多年的复利效用之下,其总回报指数就已经高达3600点左右,这多出来260%的回报,全靠红利再投资。 同样的情况其实适用于分红险。所以有一些分红险产品主打"保额分红"的概念,其强调的就是并不直接将分红以现金的形式派发给投保者,而是改而为投保者增加保额,如此既免去了投保者领取现金分红的问题,规避了这笔现金作何用处的困境,而且又可以轻松实现红利再投资,享受到复利再投资的威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现金分红的分红险,假如其保证每年返还保额的2%,那么你投保了1万元保额的此款保险,那么无论第一年还是第十年,你获得的现金返还都不过是200元;但是保额分红不同了,由于通过保额分红进行再投资,所以到第九年你的保额已经增长至1.195万元,相应当年2%的分红就价值239元了,比前者要多出19.5%。保险公司的返还和分红比例越高,则保额分红的优势越发明显。假如保险公司实际每年的返还和分红是5%的水平,则第十年保额分红的分红额将变成775.66元,要比现金分红的500元多出55.13%。除了保额分红之外,也有不少保险公司的分红险产品推出了"累积生息"的功能,即不领取的现金返还和分红部分将寄存在保险公司的专用账户中,按照保险公司给出的一个约定结算利率享受复利增长,一般来说这个累计生息的结算利率会略低于该公司万能险计算利率,但是相比原先白白留在保险公司账上,已经是一大进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红利再投资复利增长了。 Q:投资能力怎么辨别? A:分红险虽然保证回报返还部分,但是这部分的回报率一般也就是在1.5%左右,若是为了投资,显然是难以满足投保者需求。实际上,分红险能够给投保者多少回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利部分。很可惜的是,分红险在这块因为政策原因,很不透明。投保万能险,一般每月保险公司都会公布上月的结算利率,投保人上月个人资产因此增值多少一目了然;至于万能险,大多数保险公司更是每个交易日均公布当日账户净值,投保人个人帐户最新资产情况也相应很容易计算——即使你不是万能险或者投连险的投保人,亦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轻易了解某公司的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是否具有优势。然而,分红险在这方面却受到监管部门的限制。根据保监会2009年年初发布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除向投保人提供红利通知书外,保险公司不得向公众披露或宣传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或者分红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投保之前,你根本无从得知保险公司分红险的经营状况如何,是否相比其它投资对象更具优势,不同公司产品之间的比较更是无从下手。 虽然监管部门的此项规定本意是为了避免保险公司将某年的分红水平夸张或者误导为未来的保证,从而导致投保人的错误决策,但这样同时亦是牺牲了投保人在投保前的知情权——万能险结算利率和投连险净值其实同样只是对于过去的描述而非未来的保证——这也就意味着,投保人至少可以利用现有数据剔除那些历史表现糟糕的万能险和投连险,但涉及到分红险,则只能靠运气,靠信赖保险公司的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