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于2011年3月起,开展了全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城市的试点创建,至今已有3年。创建情况如何?作为试点,有哪些创建经验可供借鉴? 2011年3月,浙江省宁波市开始创建全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城市试点。至2013年底,全市已完成工矿企业三级以上达标6260家,其中,一级13家、二级305家、三级5962家。冶金等工贸企业达标5936家,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企业达标344家,高危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达标。商贸97家、旅游115家、交通运输209家、市政建设124家、建筑项目349个完成达标。 夯实创建基础 创建之初,宁波市安委办先后到各地、各有关部门进行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摸底调研,听取各地区、部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实地了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迅速开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危企业等行业情况底数排摸,经过多轮摸底核实,摸清了各行业企业底数。经过先后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进行多次修订、细化和完善。2011年5月25日,宁波市政府下发了《宁波市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16个市级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市安监局、贸易局、旅游局、城管局、水利局、住建委、交通委等部门,为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牵头部门,各牵头部门根据标准化创建目标及职责分工,制定出台工矿企业、市政施工、建筑施工、水利施工、交通运输、旅游、大型商场超市等行业(领域)专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宁波市创建标准化企业数量大、行业分布广,技术支撑力量薄弱,因而在创建过程中,充分利用试点城市可以自行认定三级标准化评审单位及评审人员资质的便利条件,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宁波市先后组织了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班12期,共培训、复训评审人员近1270人次,增强了全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评审、咨询力量。同时,全市分门别类组织开展了系列培训活动,组织创建部门、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和基层安监站所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共培训55批、5 800余人次。 强化制度规范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相关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及评定标准,结合全市几年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际,宁波市制定出台了《宁波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管理办法》《关于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工贸企业四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指导意见》,对评审程序和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评审人员的管理和评审单位人员专业构成,以及现场评审组成员组成作出明确要求。 各行业结合本行业实际,积极探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市旅游局会同安监、质监、公安消防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宁波市星级饭店、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定标准》;市住建委修订完善了《宁波市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市城管局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市政施工企业标准化评定标准》;针对宁波市打火机生产、电镀企业数量多,危险性大等特点,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宁波市打火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定办法》《宁波市电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多管齐下 有序推进 企业标准化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企业数量多、条件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稳步推进。宁波市树立了欧琳厨具、三星重工、吉利汽车、万华(宁波)等一批各行业先进典型企业,先后召开了机械、船舶、化工等行业企业标准化现场会,邀请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参观先进企业,听取经验介绍。为了总结各地试点做法,多次召开了全市标准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在日常工作中,宁波努力把标准化建设工作和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与企业行政许可、分级管理、评先评优、诚信机制建设及当地奖励扶持政策相挂钩,市安监局等7部门出台了《宁波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的意见》。各地区、各单位作了许多探索和创新,如:县(市)区政府一把手和乡镇(街道)一把手签订责任书,分片包干落实责任,确保标准化建设责任到位;出台奖励政策,对不同达标等级的企业实行1~10万元的奖励,加大了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确保激励措施到位。 积极开展四级标准化试点,选定鄞州区为试点区,探索小微企业四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于2013年7月下发了《宁波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四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为小微企业标准化建设打下基础。 标准化提升安全水平 安全生产认识的提升。企业负责人和广大员工,以及中介机构服务人员对照标准,全面系统地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安全生产认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在创建过程中,从岗位到车间到公司都要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排查治理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专业人员的咨询、评审,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指导、监督检查,帮助企业发现和整改了大批安全隐患。2011-2013年,评审组提出隐患整改意见近15万余条,98%的隐患得到了治理;全市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下降16.6%、14.3%。 安全生产投入的增加。2011-2013年,全市6 000余家工矿商贸企业共投入创建经费9.8亿元。改善了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 企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各地、各部门排查、淘汰和升级一批安全生产基础差、工艺落后、能耗高的落后产能企业,其中仅2012年就淘汰和升级落后产能企业392家,优化了工艺设备和管理。 安全生产专业服务力量的壮大。2010年,宁波市仅有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5家。截至2014年3月,三级评审机构已有20家,通过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员培训的专业人员600多名。这支队伍在企业标准化评审、咨询,以及更多的安全生产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购买专业安全生产指导、管理服务,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小微企业达标 随着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剩余未达标企业存在规模小、基础差、创建意识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加上法制建设滞后,推进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这些问题,宁波市准备重点做好3项工作: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市政府实施方案,加强交流沟通,科学统筹,落实责任,强化考核。 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主营业务收入在500~2000万元的企业,在确保落实四级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争创三级以上标准化达标;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要着力推进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实现2015年底前企业标准化达标全覆盖。 强化安监干部、行业标准化推进人员、标准化评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严格工作程序,规范中介行为和市场秩序;进一步强化达标后企业的监管,通过抽查、执法检查等方式,结合诚信机制建设,对达标后放松管理,未按要求持续改进的企业要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按规定对其实行摘牌并撤销其达标等级。 实习编辑 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