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大门。农村改革已历经40年风雨征程,40年的改革之路在探索实践实验中前进,中国农村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农村改革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中国农村改革40年历程的回顾以及将马克思主义农业农民农村理论与我国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开拓三农发展新路线,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推动乡村振兴规划的落实。 【关键词】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 十九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民农村工作的指导战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生产基础能力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渐趋优化,农村治理改革,农业生态修复成效显著。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迎来了第四十个年头,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回顾 中国40年的农村改革不仅在经济上实现农民物质财富的丰富,而且在政治、文明、法治、生态等方面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我国农村改革在不同的历史改革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改革面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 (一)中国农村改革起始推进阶段 1978-1988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高峰,农村改革进入到起始推进阶段。改革的特点为新旧结构间的调整替代,新旧制度间的交叉磨合。经济上确立了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的双层经营体制。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统分结合。政治上改革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政社分开的乡镇体制。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并衍生出改革难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全国粮食产量实现连年上升,但农产品购销制度改革滞后。同时,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之间产权模糊。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改革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格局的影响显现出政权与财权下方力度不一致的特征。 (二)中国农村改革缓冲调整阶段 1989-1998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滞停阶段,改革道路曲折,农村发展要素流失,改革初期的政策效应显著减弱。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未取得突破性成果,经济改革整体性,联动性差。政治体制改革成果与不足并存。从法律层面上使得我国农民真正意义上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但农村以"撤乡并镇,撤乡并村"为导向的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直接导致基层管理机构规模冗杂,管理成本上升,间接增加农村负担,影响农民收益的增加。 (三)中国农村改革腾飞发展阶段 1999-2008年我国农村改革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农村经济改革的重点着重于工业反哺农业,推进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改革也存在着问题,以撤乡并镇,简化行政机构人员为特征的乡村行政改革提升的行政效率需客观考量以及机构的缩减、农业税的取消,促使乡村基层治理与乡村政权之间的矛盾,行政单位之间隐藏的利益冲突加剧,直接导致行政的低效与农民民主权益的损失。 (四)中国农村改革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 2009年至今,我国农村改革走入新时代农村改革阶段,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特征。近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为近十年农村改革的"缩影"。从2009-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与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鼓励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有效供给能力及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推动扶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一)农业基础地位思想 马克思认为,农业不仅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部门,还是社会经济生产部门的基础构成单位。关于农业生产发展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判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即是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首要任务即夯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生产地位。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农业发展形式、农作物农产品的质量,农业与现代化的衔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创新农村新型经济主体等一系列政策方针为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提供支撑。 (二)农业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认为,小农业走向大农业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途径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与集约化经营。马克思還认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不能忽视农村所提供的支持。新时代是科技发达的时代,信息畅达的时代,互联网连接的时代,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旨在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相联动,形成农业发展的硬实力。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下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一支廉价的劳动力后备军。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马克思认为由工业革命所驱使的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得农业劳动力得以转移成为现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利益的全面保障提供制度支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论是就地转移或是异地转移均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新的条件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城乡走向融合思想 马克思研究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初期对农村资源占用和掠夺加速社会分工,城乡矛盾的激化。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是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必须扶贫脱贫,精准扶贫政策到位,帮扶农村贫困的核心群体,农业产业生产与销售的对接,劳务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的有效安置,优化配置农村要素与城市要素,从经济、政治、生态、法治、人居、意识形态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农村建设,助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实现城乡融合。 三、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展望 以夯实农业生产能力、构建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农业对外开放方式为主的产业兴旺目标;以统筹农业生态系统、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提升农产品服务供给水平的生态宜居目标;以构建农村共享文化,推陈出新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水平的乡风文明目标;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农村民主实践,建设法治安全有德的农村为主的治理有效目标;以完善健全农村农民社会生活保障体系为主的生活富裕目标,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宏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具备完善的实施规划,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8.06:1-19. [2] 孙丹.近十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惠农实效[J].市场研究,2015.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