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德植人生礼润芳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积淀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礼仪特色教育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顺利就业的需要、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和学校内涵全面提升的需要。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在 60 年的办学历程中,以"至善"为最高价值追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强调要重新审视学校中的"人";将内生性作为文化表征,开发"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学校表征;以"育绍兴工匠 筑技能高地"为办学目标,把"德植人生,礼润芳华"作为育人机制,并提出"明德 正心 知书 达礼"这四大素养来引领师生成长,着力构建大德育和微德育机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德育文化之路,形成了德育教育独具特色的校本表达。
  一、礼以养德,校园文化建设涵育品格
  文化滋养是立德树人的抓手。三年来,学校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重视青春底色与青年趣味,以"德植人生 礼润芳华"育人文化为渠道,不断培育以"礼"化人、以文育人的肥沃土壤。
  塑造校园视觉形象,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学校注重建筑文化建设,打造"礼润芳华"文化长廊,用心制作礼仪宣传册、宣传片,做到"让每一块墙壁都发出文明好声音";将报告厅命名为"礼仪讲堂",设立礼仪示范角;在校园广场创设宣传长廊,让师生中的"最美"人物代言"核心价值观",使身边榜样折射出更大的正能量;发挥宣传橱窗的文化阵地优势,让优秀职教学子、十佳礼仪之星在校园的黄金"广告位"上为职教"代言"。通过视觉形象的层层渗透,学校礼仪文化从无形变成有形,让校园真正成为有效的礼仪文化、思想教育阵地。
  汲取传统文化经典,彰显礼仪时代价值。学校一方面开展经典文学进课堂,制订诵读计划,确定诵读书目,组成国学宣传队,深入学生解读经典,在大型群众文化场所宣讲中华经典、礼仪文化。另一方面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以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同步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如"感恩"教育活动,倡导学生过中国节、行中国礼、敬老孝亲,感恩父母、家庭、社会;举办"礼仪、礼貌、礼节"文明礼仪知识大赛,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中华文明礼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营造仪式教育氛围,发挥独特德育功能。除常规升旗仪式外,学校还注重发掘各种重要时间节点,新生入学仪式、教师节、校庆、成人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企合作拜师礼等,精心打造流程和细节,赋予活动较强的仪式感,体现激励、唤醒、影响的德育主体意识,传承礼仪教育之精髓。
  多元的文化构成要素,镌刻出职教人的精神烙印与文化标识。"我们正在改变职教印象,我们正在树立职教形象"成為师生和社会共识。
  二、礼以立德,课程、教材建设擦亮底色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学校礼仪教育从一体化、立体化和能动力入手,积极探索"人生大课"。
  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德育"立体化"。学校遵循知行统一原则,通过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实现学校礼仪教育课程特色建构。设计出台《创建礼仪特色教育学校三年规划》夯实德育教育基础;设立"礼仪教育"专题德育课,实施"三个一"工程,要求每一位班主任在每一周德育课中,讲授一节礼仪教育课程。同时,实施专业特色"私人定制"礼仪课程。不仅寄托于德育课和选修课,还注重在挖掘专业课教学中的礼仪教育内容与素材,探索专业课教学隐性与显性德育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全人"教育。
  编写校本教材,落实德育"一体化"。学校着力构建以"礼仪教育"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学校育人特色,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构建了"从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职场礼仪"模块化课程群。基于课程开发,学校还编制《礼满课堂》《文明礼仪读本》《职场礼仪》等教材,进一步明确从高一到高工段各学段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礼仪育人目标,使其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从而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一贯制礼仪课程体系。
  开展课题研究,释放德育"能动力"。2014 年学校开始进行礼仪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礼仪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关系,让礼仪教育既契合学生的成长节律,又给予学生更长久的影响,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全面的德育模式。其中《基于社会就业的中职礼仪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获 2013 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审一等奖;《"五育联动"特色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获 2015 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课题从改善教育实践出发,构建起礼仪课程体系和与之配套的课程实施、评价保障体系,使学校德育特色得以凸显。
  三、礼以育德,基地、活动建设奏响主旋律
  学校建立常态化活动型德育模式,融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又将实效重点放在活动体验上,遵循活动育人规律,用多元活动成就学生,唤醒和激励学生的成功成才梦。
  活动实践,打造核心素养培育新引擎。学校将礼仪教育活动,作为每个学期的德育活动主线,按照活动项目开展一个学期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宣传窗、广播、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取得了突出的德育效果。通过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知到文明礼仪的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基地建设,跑出学生成长加速度。学校在德育基地建设中开启"党建+"模式,围绕绍兴市"五星三名"争创工作,在党建引领下,用礼仪+专业服务,推动学生专业成长。先后在党建共建单位浙江洁丽雅纺织集团公司、绍兴市军休所、兰亭大禹陵、秀水苑社区,设立红色匠心·礼仪+服务基地。生动丰富的校企合作实践、志愿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技能和文明水平的提升。尤其是红色匠心引领"春芽计划","村校合奏"助力乡村振兴。与诸暨市同山镇结缘,建立了党建、技能、礼仪、文化师生志愿者队伍,启动"春芽行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特色评价,创设师生"获得感"新途径。学校构建"礼润芳华"礼仪教育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举措、德育评价四位一体的"大德育"框架,在德育评价中,建立礼仪特色"情感性"评价体系,采取多元评价、质性评价、增值评价等多种方式,落实"行为规范考试""文明礼仪打卡记录""星级文明班级"评比方案,开展"礼仪特色人物""校园十大微笑使者"等评选活动。这些过程性、反馈性的关系性指标、感受性指标,引导校园评价高效、有序、持久地开展,师生获得了满满的正能量。
  在"德植人生,礼润芳华"特色礼仪教育机制下,学校形成了"大德育+微德育"的管理体系,把家、区、校定位为新型"合伙人",通过德育课程化、学科化、活动化、家庭化、榜样化、行为化、年级化、信息化、激励化,学校德育焕发新的活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有温度的德育队伍,学生多元成才发展。近三年,集中涌现出一大批学生榜样。王铭、顾建东、樊勇杰等曾参加 G20 峰会烹饪服务工作,蔡成凯获得世界职业烹饪大赛季军,鲁金达出席云栖大会,杨诗怡获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
  礼仪教育的扎实推进,不断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绍兴市文明单位、家长满意学校、绍兴市平安校园、市属学校先进集体,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德育工作优胜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绍兴市中职德育品牌等各类荣誉,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首批全国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浙江省中职名校等称号。
网站目录投稿: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