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深表认同: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本质上都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还真是。因为一路走来,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 在大学感觉迷茫,不知道朝哪里努力; 老板很忙,没有牛人培养自己; 天天加班,一年下来感觉什么都没做; 看不到晋升希望,涨工资赶不上消费升级的速度…… 也就是说,你人生的每一年、每个阶段,这些问题都是「看得见」的。你所欠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30岁还不具备「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你面前的坑就会变成深渊,往后的职业生涯寸步难行。 所以,看一个人的能力,就是看他能解决多少问题。 那些所谓的"人生赢家",真正的牛逼之处,就是逼自己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为什么有的90后已经当上高管了? 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这批90后已经当高管了》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文章写道,越来越多的90后正在成为企业的管理者:美团榛果民宿CEO冯威赫、字节跳动旗下西瓜视频负责人张楠、多闪的产品负责人徐璐冉…… 更有22岁加入陌陌、25岁成为运营副总裁的郑毅,同样也是90后。 表面上看,这些人的共同特质可以总结为2点:年轻,抓住机遇。 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他们在公司或团队初期加入,恰好能够站出来解决当时的关键性问题。 比如郑毅,分别做过客服、微博编辑、品牌沟通、渠道投放,我发现这些岗位看起来有两个共同点: 1、门槛不高。好像谁都能做,不像程序员、设计师,需要一门专业的技能。 2、天花板很高。光就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年薪就能从5万到百万不等。 我把这些岗位,统称为能力导向型岗位。也就是说,决定这些岗位薪资的,不是你的技能,而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高度。 当郑毅1个人单干时,他解决单一的问题。带领200人的运营团队时,他又要解决团队配置、协调内外部资源等问题。 看到了吗?技能是高度黏着在岗位上的,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随着岗位迁移。而当你能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时,你的职级、薪资,也就水涨船高了。 想象一下,你能解决的最难问题是什么? 马云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意难做的问题,李佳琦可以帮助千万女性解决如何挑选最好的化妆品,上海弄堂的居委会大妈可以帮你解决垃圾分类。 现在的你,能为你的公司或单位解决什么问题? 在思维的起跑线上 同龄人早已拉开差距 我曾经认识过两个人,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在当初,一个是国内二线城市的大专生,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就去当了销售。 另一个来自上海交大,一毕业就进了一家美国500强企业。 大专生毕业之后,一直在做销售,期间她总结了一套专业的销售方法论: 从如何分类客户,到对不同客单价产品的销售策略,顺利完成了普通销售-销冠-销售总监的进阶之路。 她从毕业时的不知名小企业,一步步上升、跳槽,做到大型跨国企业销售总监,年薪百万,并且家庭美满,有一个可爱的4岁儿子。 而那个上海交大的学霸,一毕业就以高级专员的身份入职,在美国500强企业做了10年,换过多个岗位,依然还是高级专员,没有得到任何晋升。 2018年,不少外企都经历了一轮人员优化,年过35岁却仍在基层的她,就这么被公司裁员,降薪去了一家小公司。 临走前,上司对她的评价是: 非常勤奋、毫无章法和逻辑、没有结果、情商很低。一直在做事,但没有思考出自己的方法论,战术上很勤劳,但战略上很懒惰。 巧合的是,这位交大毕业的姑娘,上司正是那位大专生。更巧合的是,她们年龄相同。 如果不是我本人认识这两位,我一定以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是编造的。真实而残酷的经历背后,恰恰是因为:他们带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思维在成长。 不了解自身天赋在哪,不知道喜欢擅长的领域,对未来毫无想法和规划,凭着一时的情绪和感觉去做事和选择,不懂试错、复盘、成长,这样的工作思维必然会带来迷茫的人生。 有人迷茫,有人成高管,带着不同的思维系统进入职场,同龄人就已经拉开了差距。 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 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据我所知,大多数人在工作一两年的时候,都会开始迷茫。 疲惫地回到家,心里吐槽公司各种各样的问题,晚上越想越烦,头脑一热,辞职信就发出去了。 几年下来,一直在不同公司的初级岗位变动,职场竞争力越跳越弱。 这时候,头脑一热有了念头:我要充电,我要学到更多东西!于是开始去学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 可是他们并没有沉下心来思考过: 是自己的知识、技能跟不上? 同事关系不融洽让人心累? 事情太复杂,根本无从下手? 还是工作内容没共鸣,根本提不起兴趣? 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不要搞不清问题,就去急匆匆地解决,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职场人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没有认识到:「知识」和「技能」只能教你「更好地执行」,你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级员工,停留在执行层面。 当你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获得成长,无法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为自己梳理职业规划,你应该开始考虑:我是否需要获得更专业的职场训练。 有过跨行业经历的人,都有一个共识: 在各行各业,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是差不多的。解决一切问题所共同需要的,是一套底层思维方式,相当于一个人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