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妈妈和曾经的我一样,家里常备一些常用药,像止咳糖浆,小柴胡颗粒了,蒲地蓝口服液了。孩子着凉感冒,有点咳嗽了,刚开始就给冲小柴胡,喉咙痛就给和蒲地蓝,咳嗽就给和止咳糖浆。 但有没有人发现,我们给孩子吃药,有时挺管用的,有时就不管用,可能会反反复复,导致孩子毛病越治越重,我自己的娃就被我弄到住了10来天的院。自那以后,我开始拜师学习中医,潜心研究,不想再让自家娃做可怜的小白鼠了。 为啥同样的药,有时管用,有时又不管用了呢?就是"对症下药"的原则有没有把握好。药是好药,药本身没有错,用对了,就会效如桴鼓,意思是用棒槌敲鼓,一敲就响,效果那是立竿见影,杠杠滴。用不对呢,就如火上浇油,越治越严重,娃就遭罪了。 那如何用对药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学会分辨寒与热,弄清楚我们身体是因为寒邪还是热邪导致的不舒服。 寒邪形成的原因,有时是因为天气变化,突然转凉,或者过量吃了生冷的食物,要么就是寒凉的药物吃得太多了。 寒邪侵入我们的身体,会导致我们的身体状态变得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那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脸色比较黄暗或者苍白,舌头颜色淡红,舌苔白且湿润,脉博跳得比较慢,一分钟小于60次。 怕冷喜欢温暖,发着高烧,盖着两床被子,还手脚冰凉,甚至瑟瑟发抖,而且不想喝水。 再有小便的次数和量明显增多,而且颜色清亮,无明显骚臭气味。 大便不成形,好像塘泥,俗称薄粪。排便次数可能增多,也可以稍有增多,而且大便排泄不通畅,或者有排不尽的感受。 我们认识了寒,那再来分辨热就简单了,热和寒正好是相对的 热邪形成的原因,有时是因为天气变化,突然转热,或者过量吃了辛辣的食物,要么就是温热的药物吃得过量了。 热邪侵入我们的身体,会导致我们的身体状态变得亢进,高涨,炎热,张扬,兴奋。那具体表现如下。 脸色偏红,嘴唇发红,舌头颜色发红,舌苔偏黄且干燥,脉博跳得比较快,每分钟可以达到90-130次之间。 怕热喜欢凉意,大冬天,好像和你一起去吹吹风。老觉得口渴,喜欢和凉凉的水。 再有小便的次数和量明显减少,而且颜色深黄,甚至带有红色。尿的温度偏烫。 大便干燥硬结,内热把体内的津液蒸发干了,夸张的时候像一粒粒的羊粪,掉到马桶里会发出声音。 那么我们把病寒热分出来了,而且也要分清家里自备药的药性。清热解毒的肯定要用来治疗热性的药啊,像我们常见的双黄连,蒲地蓝,黄芩口服液都属于寒性药物,如果孩子生的寒性毛病,千万就不能用,否则就变成雪上加霜了。 但愿这次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在下次自家娃再有个头疼脑热的,至少不会再发生雪上加霜或者火上浇油的事了。 当然,孩子生病发烧,也可以来个小儿推拿,平常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