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中国移动和腾讯的心结是


  (图片来源:泡泡网)
  写下这个题目,是想提出一个可能很久以来都被大家忽略了的事实:腾讯从创建一开始到现在,其实都十分像是一家电信公司或通讯公司,这是这家公司非常重要的基因。
  很多人都应该记得QQ的前身——OICQ,它的全称是"OICQ网络寻呼机"。"寻呼机"是那会儿还没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种电信服务产品。 每个寻呼机机主的背后是一串号码,而非一个ID。而即便是在1998年—2000年那段中国互联网的童年阶段,无论263搜狐还是ChinaRen,每个人背后有一个ID都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腾讯不是,它的背后是一串像手机号或寻呼机号一样的号码——直到差不多2010年这串号码还仍是你第一次"加QQ"的唯一方式。
  这是腾讯最早期"电信基因"的体现。你可以说这是因为马化腾、张志东和曾李青等人都有深圳电信的背景,但其实最关键的地方是:从"OICQ网络寻呼机"的时代开始,腾讯要做的事,就是取代甚至是瓦解电信运营商的一部分核心业务——从人们的通讯方式入手。
  而那会儿,大部分人还没有手机呢,中国移动也还没从中国电信分拆出来。但几乎从那时候开始,就奠定了未来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巨头和中国最大的电信服务商——腾讯与中国移动一切合作、恩怨、纠葛和心结的根源。
  在中国移动在从中国电信被正式分拆出来的2002年,它们迅速地找到了彼此——腾讯那阵从QQ被迫低价出售或关闭的困境中刚刚挣扎过来,而中国移动也需要找到一项在语音和短信服务之外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当时移动增值服务(SP)模式兴起的背景——通过预订的短信、彩信和语音等数据业务,与电信运营商分成,这也是最早期的电信运营商数据服务。
  腾讯是中国移动最早期的SP服务商之一。此外,腾讯还开通了通过中国移动短信通道每月支付5元的移动QQ业务(不需要安装手机上的QQ客户端,开通费用由中国移动和腾讯再进行8:2分成)。2004年腾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时的财报数据显示,来自移动增值的业务收入最高时占腾讯总收入的57.8%。
  但是可以提醒大家注意一点: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腾讯的"移动QQ"开始借着电信运营商的管道干电信运营商的事——随着QQ用户数的几何级扩张,它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用中国移动的信令通道和WAP通道,在QQ上聊天和沟通——这原本都是短信的功能。
  而腾讯和中国移动的关系也开始发生更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是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腾讯上市的前后),运营商开始锁紧SP政策,SP业务日渐陷入冷局。而另一方面以QQ秀、QQ空间和QQ游戏等为代表的腾讯"互联网增值服务"种类越来越多,逐渐变成腾讯最主要收入也是最赚钱的收入来源。这一方面减少了腾讯对移动SP业务的依赖,而同时腾讯大量新的增值业务和服务被同时搬到QQ上来的过程中,它们占用了更多的中国移动WAP信道资源,但却没有带来更多的收入。
  这里有一件至今看都具有深远意义的事发生在2006年底:中国移动取消了QQ的5元20M"包月服务"——也就是说用户不再能用短信付费直接开通移动QQ服务了,而必须要下载客户端段到手机上才能进行QQ聊天和其它的功能。在当时,每人每月5元的移动QQ用户规模,已经几乎能吃掉大部分的数据容量,同时中国移动的增值服务收入已经一多半都来自腾讯了。
  中国移动开始意识到自己成了给腾讯打工的。但取消短信支付的移动QQ业务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QQ差不多成了中国最早的移动客户端工具——即便是在2G和非智能手机的时代,这事也拦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真的到了3G和智能手机开始爆发的时候,腾讯的移动QQ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迅速覆盖到中国大陆的差不多每款智能手机里的原因,它的起步太早了。
  而接下来让中国移动更难堪的局面发生了:腾讯占领了更多的信道和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资源——而当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出现之后,除了每月消耗的打包的流量费用,它们更是不用付给中国移动一分钱,而QQ秀,QQ空间和包括QQ农场等大量在线的QQ游戏,已经把信道塞满了。
  外界听说了第一次关于双方矛盾正式爆发的传闻。2010年8月中国移动的年终总结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至少在广东,40%左右的数据流量都来自腾讯一家,但中国移动收取的数据费用是固定的,腾讯也不再会分给中国移动任何钱,但自己在手机上的"增值服务"收益越来越多。而站在移动的立场上,高层们显然更愿意相信:腾讯侵占或干扰了其它互联网服务商(恐怕更多是中国移动自己的互联网服务)的资源。
  在正在开启的智能手机时代,中国移动为腾讯打工的局面反而加剧了。在这个背景下传出了2010年底新上任的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密会"腾讯CEO马化腾的消息。尽管双方都极力否认此事,但我知道的情况是,此事确实真正地发生过,而腾讯也确实以支付了一部分额外"信令费"的方式,弥补了因为数据流量过大给中国移动造成的"损失"。
  而腾讯无线业务执行副总裁刘成敏当时在一次采访中也和我提起过:至少在流量结算、计费系统和支付的环节上,腾讯没法绕开中国移动。
  2年后,好像风波再起。几天前,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再次公开"提醒"腾讯:要保护用户"合法通信"的权利。
  李跃说这个话的由头是再次"指出"腾讯对中国移动数据流量的占用,以及在给运营商带来沉重带宽负担同时,并未带来相应的收入。但谁都知道,这次是为了微信——一款在不到2年时间里迅速获得超过2亿用户的智能手机应用,腾讯的最新和最热门杀器。
  微信是什么?本质上腾讯的"电信基因"没有变,微信是一款最令中国移动害怕的通讯产品——比起什么电子商务、O2O和公众营销,微信的核心价值仍是通讯——人与人的通讯,人与外界的通讯,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图像、多媒体和语音。
  也就是说,微信是腾讯在智能手机上的短信、彩信、手机报、语音手机报和通话工具。未来,它还会是视频工具。
  中国移动和李跃现在真正怕的,还是飞信为什么干不过微信么?还是腾讯用微信"侵占"了更多的数据流量和资源么?恐怕不是了吧。现在,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国移动想继续为腾讯打工,腾讯可能都还不需要了呢。
  而这一切的背后原因,核心逻辑其实只有一点:从1998年那一连串的OICQ寻呼机开始,腾讯就是一家用互联网的方式参与游戏的电信公司。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
网站目录投稿: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