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世背景普通,毕业之后没什么积蓄的年轻人,如何赚到100万? 论快,这几种很快: ① 出门左转买张彩票,明天中头奖; ② 几万元全仓买股票,翻番后换别的,做3-4遍; ③ 创业,公司融资估值几千万,成为千万富翁。 大家肯定也明白,这样的例子很少,概率低,容错率小,可复制性也很弱。 小巴讲一位朋友老A的案例,这个案例没有买股票、创业那么跌宕起伏,甚至连房子都没买,他是靠清晰的规划、实实在在的纪律,从零起步历经8年,到30岁时积累起100万的可投资资产。这种方式,在小巴看来,当然不是最快的,但却是最可复制的。 老A在2007年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工资不高,一个月3000。他不太乱花钱,一个月下来还能剩下千把块。他也很清楚,要学会投资理财,一定得自己去体验,就算一开始亏本了,以后工资肯定会涨,现在亏的也是小钱。 从2008年1月开始,每个月15号发完工资,他先取出1000块钱,拿去买基金。当时的基金不像现在这样繁多,完全不懂的他选了一支,事后知道是股票型的。 老A的第一步 每月工资拿出1000买基金 08年股市的全年主题就是跌、跌、跌,大盘指数从07年最高的6000多点跌到不到2000点。老A第一年的12000块钱,到了12月31号盘算,还剩下7200多,亏掉了40%。 虽然事先做好了亏钱的准备,老A还是很郁闷,甚至想一卖了之,以后再也不买了。犹豫一阵后,他还是决定再试试,毕竟钱不多,时间也不长。 他买了好几本投资理财的畅销书来看,这些书在今天的他看来,不少是胡说八道的过时内容,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他,还是帮上了不少忙。他也忘了从哪本书上看到了一种方法叫定投,告诉他定投要坚持,不要担心短期的跌,要继续投,等到回涨的时候,会有意外的发现。 老A的第二步 亏了不管,继续定投 这个道理,小巴在以前的文章里也举过类似例子。比如,某一支基金某一年走势如图所示,如果你每一期投1000元,一共12期,虽然点位最后没有年初高,但期末的时候其实是赚钱的,12000块钱的投入,变成了14939.14元。 注:在公号(非本文)回复"基金"查看往期相关文章。 老A数学很好,书上的这个道理,一点就通。虽然点位没有恢复,但一笔一笔地不断投入,平均成本被拉下来了,所以后面涨回去,即便没有回到当初的高位,还是有可能赚钱的。这是市场周期的规律,他觉得应该好好利用这一点。 他继续每月1000元的投资。又一年过去,09年末的时候,大盘回到3000点,距离他08年初第一笔投资的时候5000多点的位置,还有近2000点的差距,但他居然已经回本盈利了。 这时候他的账户上,投入的成本是24000,而当时的价值则是28000多,还赚了4000。 这下他彻底搞明白了,定投就是买买买,别管短时间内的涨跌,等一波不错的涨幅,收获就很多了。 2010年,工作快三年的他,月收入比毕业时涨了1倍多,于是他每月投入加到3000块钱,除了之前的基金,还有一支指数型。2010年开始,一熊熊三年,但期间他也一直没中断过。 老A的第三步 努力工作,增加收入 定投金额酌情跟着涨 2012年老A结婚了,他的夫人听他讲了一番定投的道理,也加入进来,两个人一共要投入8000块钱。他们在那个时候好好研究了美国、日本、香港的股市周期历史,还上网查材料、线下找人学习,目标就是搞明白怎么选择好基金。 他们将此前的基金全部清仓,精心挑选了4支历史业绩不错、团队过硬、标的以成长性股票为主的基金,重新开始。 注:婚后在双方家长的资助下,老A夫妻买了房子,去掉房贷和日常支出,两人收入绝大部分都用来定投。 老A定投的成绩 时间 每月投入 总投入 期末账户值 08-09年 1,000 24,000 28,000 10-11年 3,000 72,000 57,000 12-15年3月 8,000 312,000 674,000 从2012年开始,基金一直涨得不错。直到去年春节后,他回到公司上班,发现同事间讨论股票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后来有同事干脆推荐他买某一支股票,告诉他一定会涨。 他警觉起来,他了解一个"鸡尾酒会理论",当有很多人给你推荐股票的时候,就是一种撤退的信号了。 回家和太太开了家庭会议后,他们卖出了所有基金。这笔钱的一半,他们拿来拨备给未来几年的支出大项,比如孩子的教育经费、购车,甚至置换房产等;另一半,他们打算分成18个月,继续定投,这样他们定投的金额就增加到了20000/月。 当然了,去年到现在这个阶段股市大跌了好几轮,他们的账面上还是有小幅的亏损。但是老A并不担心,他说一两年内的波动都正常,他每个月一笔一笔投入进去就可以了,过些年会回来的。 老A的第四步 一个定投周期,阶段性退出后 继续加码接着上 到15年年底盘算的时候,定投的资金,加上其他方面的积蓄,以及最近一年的收入,他们家的可投资资产,已经超过了100万。 老A在过去这些年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最朴素的财务原理: 资产 = 初始资金 * 年复合增长率 * 时间 投资理财时,如果资金量很少、投资的年限也还很短,两只眼睛盯着年化收益率,其实是一种无用的奢谈。老A在工作前四年的定投,虽然折腾来折腾去,但金额总量不大,对之后的影响也很有限。他这个阶段的收获,是建立了一套逻辑,让他对此后的定投有了非常完整的预期。 他告诉小巴,你不要把定投当做是投资,你要把当成是一种存钱的方式,就是银行很常见的零存整取。大部分人,就算父母能够有一些资助,基本上够付第一套房的首付已经不错了。这辈子的钱,还是要自己去赚的,难道都要靠爹妈吗? 在所有积累起第一桶金的方式中,相对于创业、炒股票、买房子,定投肯定算不上快,但却是一种起步门槛低、容错率高、可复制性很强的方式。 但是,它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仅限于此了。很多关于基金定投的文章和宣传,要么强调定投的"懒人投资""小额投资"属性,要么强调依靠定投实现财务自由。 在小巴看来,这些也不能说错,但它只是一种第一桶金相对比较好的积累方式,初始金额越大、时间越长、收益率越高,资产才会越多的道理,并没有脱离这个范畴。 老A的第五步 积累第一桶金 学习其他的投资 当你积累起上百万的可投资资产,配置就需要更多元化。定投也仍然是很好的选择,但投资上的学习和实践不能停止,比如老A在未来几年会考虑的,还有股权、海外资产、优质房产,甚至于个股的投资。 让我们来总结老A过去8年的经验: 1:
刚工作,从工资里拿一笔钱去投资。亏了不要紧,重要的是有了一轮体验,思考出其中逻辑。 2:
比起投资理财赚的钱,收入的增长更快,多花些时间精力在工作上,增加的收入再去定投。 3:
把定投当成长期的零存整取存款,根据周期看,最长可能到5-7年。 4:
股市狂热时期,阶段性退出,这是很考验人的一点。如果用一条最简单的原则去判断,请考虑"鸡尾酒会理论"(具体请自行检索)。 5:
进行下一轮的定投。 6:
如果是两夫妻,投资的价值观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