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20701名大学生发起投票,发现有79%的受访学生表示23点后睡。对此,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认为,大学生生活方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电子产品、睡眠习惯及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关,现在大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和生活中的自控能力与受教育的程度是不相吻合的。(3月20日中国青年报) 熬夜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现实中人们熬夜的理由也多种多样。虽然报道中列举了几位因从事科研、实验等正面理由而熬夜的大学生例子,但总体来看,报道中提供的诸多熬夜理由大都不容乐观。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您熬夜的原因"问题中,74%的受访大学生选择"玩手机",35.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习惯,晚睡强迫症", 24%的受访大学生选择"学习"。选择"失眠"的占30.65%,选择"工作"和"游戏"的分别占14%和15%。 看来,"玩手机"正成为大学生熬夜最大元凶,其次是"习惯,晚睡强迫症",再次是"失眠","学习"和"工作"几乎排名垫底。所以,大学生熬夜,其总体上的异化态势和消极面貌已昭然若揭。问题紧随而至:手机为何夺走了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又是如何养成了晚睡"习惯"乃至产生"晚睡强迫症",甚至出现"失眠"? 从手机本身来看,现代智能手机本来的通讯功能已退居次席,转而成为一种兼有通讯功能的极其方便的游戏、娱乐、购物工具。这种功能的转身也许标志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但对于精力较充沛自控能力相对不足的青少年而言,往往难以抗拒手机的诱惑,不仅熬夜玩,在课堂上也玩,一些学校甚至推出了"无手机课堂"活动,颇有"手机猛于虎"之感。 没收手机显然于法无据,直言劝阻大学生不玩手机似乎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用比手机更具诱惑力的事物把他们吸引过来。对于选择因"游戏"而熬夜的大学生而言,同样也可以考虑这样的解决之道。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手机"之外下功夫。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改进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课外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课外实践的学习和参与热情超过玩手机的热情,从而自觉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减少因此而出现的熬夜晚睡现象。 至于"习惯,晚睡强迫症"这一条,可能与上大学之前熬夜备战高考有关。报道指出的"学生们经历的应试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与此相吻合。从这个角度而言,解决"习惯,晚睡强迫症",对基础教育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上求解,不如因上发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有抓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改善大学生睡眠习惯和质量,才更可期。 对于"失眠",原因可能也有很多。情绪方面的、情感方面的、思想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如果是临时性的而不是长期性失眠,缓解和治愈当有相应之策。情绪和情感可以引导,思想和心理也可以教育疏导,生活可以帮助……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精准把握社会思潮尤其是青年人心理脉动,进而准确施策,对症下药。 当然,因科研、实验等正常工作需要而选择熬夜,虽然值得肯定,但也需注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长期因工作熬夜,并不值得提倡。这一点,不惟对于大学生,对于其他工作者而言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