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茹 在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三位实习生面对董明珠做了第一次的提案汇报,而三个人不同的表现引发了观察室中嘉宾们的热议。 00后墨大海归梁坚洛,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与主动让嘉宾们大为赞赏: 调动外援做视觉优化、提前完成方案征询前辈的建议、同等时间内做出双份提案、争分夺秒到连盒饭都顾不上吃…… 用董明珠的话说:"他每个环节,都比别人抢先一步去做设计。" 但即便如此,梁坚洛在考核中依然没能获得最高分。 对于这个结果,点评可谓一针见血:"多做就多得,不是的!" 的确,很多人会认为,人在职场多做点总不是坏事,发挥得好或许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再不济也能多学点东西。 殊不知,多劳多得存在普遍存在的误区: 1、多劳不一定多得,高效才是王道 第一次正式考核,董明珠给三人中唯一的非专业选手孟羽童打出了最高分,原因无他,因为孟羽童的策划案更能抓住人心。 萧伯纳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高效率的人和低效率的人。" 要想获得领导的赏识,做得多不是本事,效率高才是王道。 何谓效率高? 就是在同等条件下,你能够比别人更好地领会领导的意图,针对具体项目能够给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遇到问题时能够提出更高效的解决办法。 而具体到诸如节目中这样的提案汇报,高效就意味着你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亮出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优势,吸引领导的注意力。 《向上管理》一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 在向上级汇报时,效率一定是需要摆在第一位的。因为作为一名管理者,领导的时间向来宝贵,而越是位于高层的人,就越重视效率。作为一名职场人,你的高效,其实也是在间接提高领导的单位时间价值。 职场不是纯拼体力的地方,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这些特质都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更何况,真要论体力,职场老人还不一定拼得过初入职场的小年轻。 只有高效的工作方式,才是一个人制胜职场最有力的武器。 2、熬夜加班是励志,还是自我感动? 知乎网友老鹏爱提问,讲过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时,他初入职场,干劲十足。每一次领导交代了任务,他哪怕熬夜通宵也一定要在24小时内完成,甚至曾在一天内写完了一周的300个产品文案。 他为自己的"高效"自信满满,可结果非但没能得到领导的赞赏,反而把自己折腾进了医院。 躺在病床上,他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发现其实一直以来他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些熬夜赶出的成果,表面上是凸显了效率,实际上后期大量的修改与沟通一样要耗费成本,还不如一开始就认真打磨; ·同事里高手如云,他自觉没有一技之长,又懒于提升自己,便只得用勤勤恳恳的加班,来证明自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 ·KPI无法完成,他其实明白是工作策略出了问题,又惧怕改变,只好自欺欺人,指望通过更多的时间投入来达到目标。 所有的熬夜加班,不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他的自我安慰与自我感动,目的只是让自己能够心安理得的继续平庸。 老鹏爱提问所走过的弯路,何尝不是我们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的问题。 作为一个职场人,当发觉自己一无所长时,很多人往往会选择"勤奋"。勤奋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我们错把努力和勤奋当作唯一可以炫耀的资本,那么这种努力就难免会用力过猛。 因为真正的努力,从来都不是为了秀给别人看。 3、想要多得,你有这样几步需要走 在职场中拼杀,努力固然很重要,但要想让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对应的回报,我们还需要学会,把努力用在刀刃上。 1.避免不带脑子的重复性工作,时刻不忘提升自己 很多人大概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姑娘给老板做助理,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帮老板贴票据,这是一项极其琐碎的工作,然而姑娘却把它做到了极致。 原来,她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票据按照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并从中梳理出许多商务活动的规律,比如不同类型的商务活动,通常需要预定怎样的场合,制定多少预算等等。当领导再向她布置工作时,她能够及时准确地做出妥帖的处理。 领导觉得她靠谱,升职自然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不得不去做一些重复的同质化工作,几乎是无可逃避的现实。 不同的是,有些人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被消磨掉了斗志,停止了成长,有些人则用自己的方式另辟蹊径,在看似平常的工作中不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精进。 不是所有的"多劳",都能给我们带来成长。 任何时候,不放弃思考、保持积极的态度,才是职场"多劳"的正确打开方式。 2.避免只用过程邀功,不用结果说话 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同事:他们常常加班到深夜,然后发条朋友圈,或轻松调侃,或宣泄吐槽。其用意也不言自明,无非是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勤奋,体谅自己的辛苦。 可是,这些活跃在朋友圈的劳模们,在真实的职场中,却常常都混得不那么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过分强调自己在过程中的付出,其实往往就是因为结果不够让人信服。业绩不够,努力来凑。 可是,"晒努力"真的有用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老板都是看结果的,如果一个员工成天加班而工作却完成得稀烂,老板一定不会觉得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相反,这恰恰证明了你的能力不够。 另一方面,别人休息你加班,还就要秀给老板看,这在同事眼里就是赤裸裸的变相邀功,即便嘴上不说,恐怕心理上也会自然而然对这样的人疏而远之。 人在职场,光有勤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过程中的"多劳"并不值得吆喝,学会用结果说话才是每一个人职场人走向成熟的必修课。 3.提高工作效率,掌握合理的工作节奏 七匹狼集团董事长周少雄曾经讲过他的企业从强制加班到强制不加班的转变过程: 1990年,公司创立之初,周少雄和员工们一样废寝忘食,每天不工作到深夜很难下班。 后来,伴随着企业规模慢慢做大,他发现,单纯靠员工时间和体力上的堆砌已经很难再有突破,他需要员工更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发挥能力,而常年加班的工作方式,不仅不利于内部员工的成长,同时也阻碍了人才的引进。 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后,周少雄逐步对公司的工作习惯进行了改革,不仅告诉员工企业不提倡加班,还为员工组织了各种工余活动,让员工在互动中成长。 在舍弃了8小时以外的鸡肋加班时间后,周少雄不仅收获了员工8小时之内的专心,也实现了他最期待的创新氛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代化的职场环境下,无论老板还是员工,"多劳"都不再是通往"多得"的唯一路径。 要想在职场中获得更长足的发展,掌握合理的工作节奏好过于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 △ 写在最后 时代在进步,如今的职场,对创造力的需求已经远大于劳动力,如今的职场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靠着敬业靠着拼命就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职场有路勤为径,多思善学方可行。只有时刻对自己保持清晰的认知,让"思考"成为我们的肌肉记忆,让"学习"成为我们的底层能力,"努力"才能真正成为帮助我们腾飞的翅膀。 愿每一个职场人,付出和收获都能成正比,所有的成绩都配得上你的努力。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程茹,一手搬砖一手抱娃的职场妈妈,不会喝酒的广告公司职业经理人,热衷码字的职场观察者。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