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末位淘汰难道不是在整我


  这两天我在开年会,晚上都关机。今天一早打开手机,看到小D在我微信上留了很多言,说公司半年考核,昨天被领导叫过去PIP了,小D的KPI被亮了红灯,根据公司的规定,他是要被末位淘汰的。
  小D在一家软件公司担任销售顾问,KPI主要是业务过程的考核。小D在这家公司已经做了三年了,公司一直比较稳定,不算特别激进,小D也做得不温不火。
  他昨天一定很激动,一点多钟还在我微信上留言,看得出他对这个结果很是忿忿然,今年市场不好,大家结果都不算太好,他的KPI不是最差的,但现在要被开掉了,他已经干了3年了,公司也太不容情了。
  软件公司的KPI都很清楚的在内部网上列着,比较透明。我问为什么觉得不公平,小D说因为KPI上活动量指标这项我的电话量大概比最差的要好不少,但按公司标准得分却是一样,最后都不合格了,小D问我打40个电话和20个电话能一样吗?而且大家一直都说KPI本来就不代表人的努力,就有片面性。以前公司也没特别强调这块,虽然年初时签了KPI协议,小D也没太当真。
  而且其它同事虽然KPI过关了,但上班时间居然还有看电视剧,打王者荣耀的。领导只是说一说,也没有怎么样。公司居然也没淘汰这种人,职业化太差了。而我每天很职业化的上班,兢兢业业的打电话,只不过现在行情不太好,有几家客户后来都自己组建内部IT部门了,没谈成。同事因为运气好,分到的行业正好是今年是需求量大,刚好做成了单而已。
  小D尤其不满他的领导,感觉他的活动量比自己小多了,舒舒服服的管管人。只比小D早来公司几个月,后来因为刚好原领导跳槽他就升上去了,小D说我和领导关系一般,交流也不多,领导是不是在故意整我啊。
  小D和公司KPI设置和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也经常会听到我们公司有员工甚或leader有这样的不解。
  1、首先KPI的设置上,有些活动量指标是符合"全或无定律"的
  全或无定律 是all-or-none law,all or nothing law,亦称悉无律。由鲍迪奇(H.P.Bowditch,1871)根据蛙的心脏实验首先提出的,即当所加刺激较弱时,心脏上看不到任何反应,当刺激超过一定强度(阈)时,便引起一定的收缩,再增强刺激强度,则并不引起更大的收缩。
  还记得我们上学时考试时60分万岁吗?59分和0分其实是一样的都不合格。高考时高考分数一定,分数线一划,几乎就决定了,多少分区间内最高和最低是一样的结果。
  我们四、六级如果考了少一分也拿不到合格证书这是一样的道理。在学校里我们非常理解这个道理。
  但到了工作时,大家就会不这么看了。总觉得我的40分比20分好很多,实际上公司要求60个才合格啊。实际上即使是多维度的竞争,如果你的一个维度得分不够同样等于0,是无效的努力。正如吴伯凡老师曾经讲过的例子:一个5位数的密码锁即使开了四个也不能说打开了80%。
  在合格线以下都是不合格,这和五十步笑百步是一样的没有比较的意义。
  2、简单易执行KPI仍然是很多公司评估销售人员的第一选择
  KPI确实一直饱受争议,因为很多工作不是KPI能完全体现的。
  我非常理解小D对其它同事不职业化表现的忿忿之情,我也经常被人问到对KPI的意见,我们公司也有KPI指标,比如人的职业化这些软性的方面很少能体现在KPI里。KPI的确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现在有很多公司也采取更新的考核指标来评价绩效。但就目前而言,因为简单易执行KPI仍然是很多公司评估销售人员的第一选择。
  越是一线的工作,越需要量化的指标,尤其是销售型的工作,结果当然是核心,但是所有的销售结果都是因为有过程的,所以所有的销售型工作都有中间过程的管控。目标是达成结果,尤其是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
  做为销售一线的员工,KPI的设置越简单,而越往高级别,KPI设置就越复杂。
  销售型人员很多成绩不错的销售人员职业化未必很高,人际关系也不好,但因为各种因素,KPI完成得不错。不代表这样的人会在更高的层面上表现很好。
  但是一个层级的考核只代表对这个层级的基本要求。不可以用总监的要求来要求销售顾问,同样也不能用销售顾问的要求经理。
  小D看同事和上级都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用制定规则的人--公司的标准,就自然会不平衡。
  3、工作是按功劳而不是苦劳衡量的
  尤其是销售是以结果说话的。KPI是过程管控,最终考核的核心要素还是结果,无论怎么兢兢业业,如果没有结果,就无法做为已经完成工作的理由,这就是苦劳和功劳的区别。
  公司安排的方向在不同行业会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但如果是事先安排好,就应该接受市场在中途发生的万变,谁也无法事先预测,需要我们自己解决变化中的问题,达成目标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做为一个销售顾问,最了解一线市场,如果确实是因为行业的问题,中间应该尽早让领导介入,让上级更重视自己这个市场的问题,而不是等到了考核结果,才以行业不景气为由解释自己的业绩不佳。
  很多时候,同事做领导,会让我们有不适感,甚至求助时都会有伤自尊的感觉。其实职场上真正的职业化不是只是每天穿个职业装,而是在什么角色上做好这个角色要求的事,达到这个工作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leader无论怎样总掌握着更高一级的资源。而做为职场中人,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各类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也是完成任务的能力。
  小D只怕是因为已经在公司三年,觉得什么都知道了,没有太把公司新的政策当回事,也延习了Leader只是以前同级同事的看法,没有太把Leader当回事,这种情况下,即使KPI不算最差,淘汰其实也不算冤枉啦。
  年轻时,我们很多时候会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人的大脑和直觉经常会选择原谅自己,让自我感觉良好。离开了学校,没有了考试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其实工作中无处不在考试。如果不力争把工作做到前20%,其实已经算是落后,如果工作不能做到前60%,已经足够淘汰。如果没有结果交付,很多时候,你只是看上去努力,甚至只不过是以为自己比别人努力。
网站目录投稿: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