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泛化的名师评选不利于教师成长


  近日,我在某县官方网站上了解到,该县的小学名师培养计划(2016-2020)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如下:全县五年(2016—2020)培养评选名师800人,占全县专任教师的20%,其中县教育局五年培养评选县级名师200人,镇(乡、县直学校)五年培养评选名师400人;镇(乡)所属学校五年培养评选校级名师400人;县、镇(乡、县直学校)、校每年原则上应完成五年计划任务的五分之一。
  官网公开资料显示,该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在职在岗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仅4000余人,按照五年计划名师培养方案,一个周期培养评选名师800人,那么只需5个周期,全县所有教师均可被评选成为县级名师。可以预见,再有十几年,该县名师就"遍地开花"了,有了这样名师云集的雄厚师资,该县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足可摆脱落后的帽子,挤进全市乃至全省先进行列了。百度一下,不难发现,这种"定制"式、指标化评选培养大批名师的做法并不少见。
  这种成批培养优秀师资,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期望迅速改变教育落后面貌的愿望是好的,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那些经过严格评选,认真培养,加上自身努力成就的名师,其思想品质、专业素养与科研水平可以辐射带动一校、一镇,甚至一市、一省相关学科教师的成长。然而,这种自上而下,指标化评选培养名师的行动却是缺乏科学性的,容易导致名师的泛化,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
  一是平庸化评选标准令名师失色。为完成名师评选计划,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不得不降低名师标准,好让更多学历不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高一点的老师能够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评选。这种明显低于一般标准的名师评选,很大程度上属于"矮子里面挑将军",这种名师不仅无法起到引领、辐射作用,反而会让一些老师瞧不上眼,从而丧失其价值。
  二是定制化培养模式有违成长规律。人才培养不同于工厂元器件的制作,教师由一般而优秀,由优秀而卓越。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名师,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自觉修炼过程。同时,名师有公认的标准,但无统一的成长模式,所以,不大可能由外力培养,甚至打造而成。预先设定标准与培养模式,是把教师的成长视为元器件的生产,某种程度上会忽视教师自身的生长力,进而出现为名为利而评,一旦名利到手,进取心骤减,甚至"泯然众人矣"的现象。
  三是批量化评选凸显功利政绩。以五年为周期,确定每年评选培养若干名师的"批量"名师发展方案,是沿袭行政思维,照搬经济发展模式,只顾数量,忽视质量的行为,不能不说是教育政绩的功利思想在作怪。
  名师评选与培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培养工程,作为教育管理者,不应忙于定目标,下任务,急于求成,营造假大虚空的教育政绩;而应恪守人才培养规律,在优化名师成长环境和完善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注重激发教师提升专业水准的内驱力,科学把握名师评选标准,把好名师评选质量关,为名师培育做好服务,坚持宁缺毋滥、精益求精原则,才能让获评名师不仅"货真价实",而且"星光四射"。
网站目录投稿: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