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还给了图书馆,尽管我连三分之一都没有读完,尽管此前有朋友一再推荐,可是我愣是读不进去。那些文字佶屈聱牙,让我读书如同受罪,本来属于享受的事情,结果成为折磨的代称,何苦呢?世上图书千万种,也不只是这本书才最具风情,要读的书多了,当时心头涌出一种感觉:与这本书的相遇太早了。可能这不合我的口味,彼此强求不得。 回顾近期的几本书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都是相见恨早。如托克维尔的《旧制度和大革命》,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小说的艺术》等等,这些书静止在书桌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偶尔翻翻也深入不进去,于是作罢。很快又沉浸在别的书中,再次整理要归还的书籍时,才发现这些书实在不值得挽留。 同事阿宝一再推荐尼采的哲学经典思想深邃,值得好好品咂,他的话很有煽动性,好像不读尼采我就损失很多。基于这样的盲目和冲动,我在见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毫不犹豫就持在手中。犹如圣经一样的语言,充满种种费解的意象,真不知道这个大胡子德国佬到底在表白啥。不过翻看到他对于人生三阶段的论述,我还是怦然心动的。也许这个说法此前早就了解,只不过在书中得到印证,还是很感动的。人生第一阶段是骆驼,要忍辱负重,然后过渡到狮子,要雄心勃勃,醉后才是婴儿,返璞归真。我感到这一思想前两个阶段类似儒家学说,积极入世,而后一阶段则近似老庄哲学,随性而为。如果能把经典看透,其实东西方的哲学思想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玄妙不可云。 书已借到,就该尽快阅读,如果久拖不换,不仅占用图书馆的有限资源,而且也使自己内心焦灼。在特定时空相遇,有的书和人一样,也是要讲究缘分的。没有缘分的书,即便与之相守也是没有任何感觉,感情上不能产生波澜,自然乏味透顶。而那些刚接触到的书,看到前言或目录就有一种故友重逢的感觉,那么如饥似渴一读到底,毫无倦怠。尽管我也热衷哲学,读过那些书籍封面熠熠闪光的哲学家的名字,但是并非他们的思想精髓都能和我的血脉相连,至今存留脑际的哲学思想也是乏善可陈。不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真正理解通透之后,还是很有感触的。也许,目前我的见识尚浅,离那些哲学大家的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只有不断领悟,方能柳暗花明,自然豁然开朗。 见到阿宝,我诉说对这本书的感觉。他说尽管很推崇此书,也是受周国平的影响。哲学家周国平的文章很有深度,他的《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以及《人生哲思录》都让我读过之后回味良久。周国平才专门著述介绍尼采,于是有了专门的解读。大概叫做什么坐标的书名,具体不详。我打算读过这本书之后再光顾《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届时是否能够感觉顺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