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时刻》是一部由塞巴斯蒂安·马尼尔执导,罗兰·拉斐特 / 艾玛纽尔·贝克特 /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出时刻》精选点评: ●Séance en présence de Sébastien Marnier et Laurent Lafitte à UGC Confluence, Lyon. (13.12.18) ●看不懂 ●导演应该是想要表达群体漠视带来的一种惊悚感,我们现代和年轻一代对动物、对人的死亡没有任何敬畏 ●匪夷所思。 ●建造,再崩塌,世界是,思想也是,可惜是歪的 ●以含糊的语法拍青少年教育题材,传达对人类"自大"之罪的忧患(人类对自然、成人对青少年、多数对少数、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剧本其实极有潜力,这片子理想的形态似乎是《编剧工坊》+《灭顶之灾》+《第一归正会》。但导演营造悬念时过度痴迷使用单调的窥视镜头+缓推,小演员的表演也参差不齐,配上极具阐释性的台词和歌词,将电影用环境、配乐、教师群像、日常支线和超自然梦境营造的模糊性拽回了地面。 ●愤世嫉俗的初衷,想法可能很高级,只是在片中穿插YouTube上的环保视频可不行啊,故事要讲的深刻才行,现在整个第二幕都是无头苍蝇的状态,来来回回无法推进故事,就是因为结尾的悬念只能持续一场戏,见光就死。倒是同性恋男老师暗恋体育老师那条线更吸引人,唯一能看的就是男老师全程穿着内裤走来走去了吧。 ●氛围烘托的再怎么好,核心也不过是小学生作文 @SFF2019 ●校园背景元素满满的当代焦虑 ●哦导演真的知道自己要讲什么吗?心比天大弄这么个四不像出来。 《外出时刻》观后感(一):虎头蛇尾的校园惊悚题材 如果换成是美国校园背景,那么这部法国惊悚片可能会有更多心惊肉跳的画面和抓人眼球的情节。法国人拍这类题材总有点蹑手蹑脚的感觉,无法完全放手去拍,总喜欢融入一些严肃的社会议题和关注点,这当然不是坏事。不过这位导演在社会议题与类型元素的糅合处理并不高明,故弄玄虚的电话骚扰情节就是典型的一处败笔。影片有一个相当惊人的开场,可惜这个悬念在之后的情节里根本没发挥用场。男教师与学生们的两条线索貌似有所关联,但到中间才发现并非如此,那些具有心理暗示的梦境和惊悚画面只不过为了扰乱视线而已。 更让观众迷惑的是接踵而至却似是而非的话题,从校园欺凌到性侵暗示,再到反犹太人现象,最后才落到极端环保主义的重点。与其说片中学生们拍摄的录像带画面有刻意模仿大师哈内克的嫌疑,倒不如说导演借助近年来肆虐欧洲的恐怖主义思潮来强化影片暗流涌动的末日感,这种诡异的氛围甚至延续到高潮一幕。这个结尾有向大卫·芬奇《搏击俱乐部》致敬的意味,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泄气。导演野心太大想一网打尽庞杂的社会议题,却难以在惊悚类型情节里掌握平衡,不断走向失控,只能交出一份虎头蛇尾的作品。 《外出时刻》观后感(二):GTO鬼冢老师看了想打人 开篇安静又决绝的跳楼自杀真的给我惊到了,满想着这电影可牛B大了~ 班级里初中模样的孩子们认真地写着考卷,老师突然一语不发,跨上窗台就纵身一跃!《恶之教典》都比不了啊,这开头妥妥的邪典大作预定。法国人里也有喜欢园子温《自杀俱乐部》的人? 然而,我还是年轻了。这部标着"惊悚"标签的《外出时刻》,在接下来的90分钟里,TM再无惊悚时刻。 …… 你想输出什么价值观、想煽动什么情绪、想升华什么、想讽刺什么、想释怀什么都可以。可最起码先能让人看得下去,能产生共情吧。 明面上的师生关系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大逃杀》都拿这个切入,可人家至少还划了北野武大腿一刀。这整的啥呀?看似欺负老师(小儿科的都没法夸),可完全是两条平行的线,两边各种自作多情。导致我始终没搞懂,开头那个老哥为啥跳楼。 暗地里各种夹带私货,《幽游白书》的黑之章都来了,一群小孩录了几段视频就以为看懂世界了,还厌世,还关注环保和素食主义?你们中间少个黑人知道嘛!还少个单亲妈妈,和同性恋!……我的妈呀,《切尔诺贝利的大娘们》看过没? 这就是欠鬼冢老师一顿收拾,TM无病呻吟。 《外出时刻》观后感(三):GTO鬼冢老师看了想打人 开篇安静又决绝的跳楼自杀真的给我惊到了,满想着这电影可牛B大了~ 班级里初中模样的孩子们认真地写着考卷,老师突然一语不发,跨上窗台就纵身一跃!《恶之教典》都比不了啊,这开头妥妥的邪典大作预定。法国人里也有喜欢园子温《自杀俱乐部》的人? 然而,我还是年轻了。这部标着"惊悚"标签的《外出时刻》,在接下来的90分钟里,TM再无惊悚时刻。 …… 你想输出什么价值观、想煽动什么情绪、想升华什么、想讽刺什么、想释怀什么都可以。可最起码先能让人看得下去,能产生共情吧。 明面上的师生关系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大逃杀》都拿这个切入,可人家至少还划了北野武大腿一刀。这整的啥呀?看似欺负老师(小儿科的都没法夸),可完全是两条平行的线,两边各种自作多情。导致我始终没搞懂,开头那个老哥为啥跳楼。 暗地里各种夹带私货,《幽游白书》的黑之章都来了,一群小孩录了几段视频就以为看懂世界了,还厌世,还关注环保和素食主义?你们中间少个黑人知道嘛!还少个单亲妈妈,和同性恋!……我的妈呀,《切尔诺贝利的大娘们》看过没? 这就是欠鬼冢老师一顿收拾,TM无病呻吟。 《外出时刻》观后感(四):失控班(L"heure de la sortie,2018) 1、失控班(L"heure de la sortie,2018)想要拍出如新舊約中所描繪的災變那樣怪異的現象與朦朧不安的氛圍,由於缺乏遞進效果,因而不十分成功,設若只靠著幾隻莫名出現的蟑螂或偶然的停水斷電,是無力烘托主情節心理驚悚層面的。故事開場班級導師跳樓似乎也與整體情節脫鉤,與暴力小姐(Miss Violence,2013)開場小女孩跳樓引蛇出洞的安排看來,相差甚巨。 2、主情節是描寫一群敏感、早熟的中學生,因察覺人類破壞力之強大,對當代社會與文明失望。編劇沒有意識到的是,這群孩子的作為複製並強化了破壞力(死亡傾向)的表現,從彼此對待的方式到最後的自殺,相對於此,表現出的創造力(創生傾向)十分有限。相較於惡童日記(A nagy füzet,2013)中兩個互相折磨的孩童,以生存鬥爭為目的作鍛鍊,失控班中的這群資優生互虐的行為,在他們計畫的終極目的——集體自殺下,就顯得不明所以,而精心設置的時空膠囊也在他們等不及的末日想像中無所作用——如果世界毀滅,這些訊息將留給誰呢? 3、中學資優生確實不乏因這樣絕望的預判,並在「知」與「能」失衡下而自殺的例子。事實上,外界對於菁英的態度,加劇了孤立的情況,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同樣資優班的其他孩子只專注於學業,普通班的孩子更看不慣他們如此的特殊。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2012)下冊,二、神童: 上個世代,反菁英主義的論調點燃了美國政治圈與文化圈的戰火,而這樣的論調反映出大眾偏好看似與普通人無異的卓越人士。這偏好被冠上民主之名,實則帶有的無趣的同化主義色彩,與因觀念差異而要同性戀孩子舉止變得更像異性戀的作法如出一轍,常是自欺欺人。許多天才兒童不是被排擠,就是得隱藏自己。許多人為了獲得同儕認可,設法裝得較普通。 《外出时刻》观后感(五):這群小鬼到底是在搞什麼鬼?《失控班!》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14129983/ 影院好读版 《失控班!》大概是我近年看過氛圍塑造最好的電影之一,當然這部電影就內容而言,必然會同時受到兩方面的秤擊,一方面說的太少,一方面說的太多,關於一群國中學校裡奇怪的資優生們種種怪異行為,新進的代課老師皮耶又如何一步步追查這群青少年的目的,卻也讓自己生活不再……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裡頭符號的數量,如果對比近期的《我們》,同樣作為恐怖片的《失控班!》的符號可以說是極少的,它幾乎可以說是《我們》的反面,因為《我們》的恐怖要細思才有極恐可言,然而《失控班!》不用,隨著太陽刺眼的陽光,一陣高頻的聲響,一名教師看向窗外,而學生在考試,一個炎熱又平凡的考試天。然後那名老師停止對太陽的打量,打開窗戶,跳了下去,學生驚叫,掉在地上的老師四肢扭曲,這奠定了本片的基調,關於日常生活與恐怖的界線的薄弱,緊接著新老師來上任,那是皮耶,皮耶研究的是卡夫卡,而卡夫卡幾乎就是導覽手冊,關於日常生活中,那種不可觸及卻又有規則存在的秩序,那種卡夫卡式的焦慮蔓延開了,本片幾乎就是一個卡夫卡式的故事,皮耶在校園裡頭遇見新的同事、新的學生,然而他無法理解這所學校的運行,更無法理解這所學校人的行事,他嘗試著帶入所謂的「正常措施」,嘗試與自己班裡這群在學校中與一般學生隔離開來的十二個資優生親近,因為他知道他們剛目睹自己的老師跳樓,然而十二個資優生卻有六個並不領情,同時他的教學完全對他們毫無魅力可言,學生們甚至嫌棄他「跟不上他們程度」的教育,他嘗試跟同事溝通,同事卻不以為意,甚至班上學生無端被人打了,他數度出手相助得到的不只並非感謝,還是資優生們的白眼。 他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場域,他被困在裡頭,但他不知道這個場域的規則是什麼,因此也無從遵從規則或者打破規則,因為這樣,他在眾人間迷失了,而他本來應該是執導學生方向的老師,卻一頭陷進各種未知力量的玩弄之中,數次半夜打來的電話、數次竊竊私語的學生、數次猛獻殷勤的同事,他身處在這樣一種迷失的困境中,他越是知道自己迷失,就越陷的更深,他越是掙扎,就越像用塑膠袋套頭呼吸的人,他一向前,就被彈更後面「他們只是孩子」、「你想太多了」、「你只是需要打一砲」……許多的語言試圖將他帶回日常之中,這個日常不是普遍的日常,而是屬於他階級,他身分的日常,作為一名學校的老師,他的職責本該是協調不同學生的歧異,同時引導學生和諧相處,並解決學生疑難雜症,然而在他的同事眼中,他應該做的夠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對於學生不該過多的介入,而這同時也是資優生們對他介入的反應,皮耶不甘自己被輕視,於是便跟蹤這群學生,結果卻發現這些學生更多詭異舉動,比如明明看來六個人非常團結,總待在一起,跟蹤他們後卻發現他們輪流互相毆打及折磨,或者是走到廢墟處在高處邊緣拉手練習,一旁的夥伴則輕鬆以待,皮耶繼續跟蹤他們,在他們聚會的沙灘上,發現一箱他們自攝的光碟,他偷偷帶了一片回去看,而裡頭的內容更是震撼了他…… 我喜歡本片藉由影音所帶出的詭異感,這種詭異感介於恐怖與生活感間,電影預告讓我想到的是《玉米田的孩子》的故事,一群著魔的小孩追殺無知的大人,因為預告裡,青少年一群人騎腳踏車穿過森林,還有他們的牽手儀式,同時走到哪都在一起在這一點,都讓人了解有一層看不見的膜在那裡抵擋在觀看者,到了正片裡頭我只能說從作為觀看者的皮耶的視角使得本片更為刺激與有趣,你很快就能知道作為「該知道的更多」的老師,在面對「知道的太多」的學生的那種頹喪感是怎麼回事,這是一種權力的錯置,在上位者的無知與在下位者的有知間形成衝突,電影很好的演示了「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個詞語學生的完美結合,透過皮耶的視角,你可以清楚感受到挫折、無力、憤怒、失落、沮喪、猶疑,不論是作為知識上的教師或者作為人生上的導師,他都被徹底的擊垮,我想本片對於具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會特別有帶入感,因為老師總是具有某種天賦的權力,教育體制希望老師被尊敬(一種由下往上的觀望)而不只是尊重(一種平等的對望),在實際的教學中,無知的學生很容易就被老師吸引,無論是課本裡的知識、或是人生的知識,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從來就不是簡單的教學者與被教學者的關係,更不是一種銀貨兩訖的交易關係,而向來是一種權力關係,於是當系統沒有正常運轉,猶如我們拿起遙控器電視沒有打開,我們日常的秩序被打破了。 日常的秩序在本片中的呈現令我喜愛,無論是那方正的考場上被插秧的學生,或者是學生下課後一群群的走出教室,或者是皮耶在夜店裡看學校的同事以及其他成年人一起跳舞,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每次皮耶去游泳時在那個湖旁閑適的人們,你甚至可以說這幅圖景本身就是暗示著本片的主題,在湖旁,人們做日光浴、野餐、嬉戲,重複著稀鬆平凡的日常,而在遠方,一個如倒置杯子的白色建築靜靜的在那,就像顆巨大的蛋,兩者之間間隔了厚厚的叢林,卻在同一畫面中可以盡見,人們不會沒事去眺望那顆蛋,事實上人們傾向於遺忘這顆蛋,然而人們不可能與這顆蛋離脫關係,因為這顆蛋是構成眼前人們生活的基礎,正如運作良好的背景總是決定著前景的有限性,而中景則是兩者之過度,這顆蛋猶如死亡,人們希望遺忘它,但同時卻又不能沒有它。 它是一座核電廠。 沒有了死亡,人類就無從思考生活的意義,因為事件的終結讓我們得以總結事件的意義,而沒有核電,人類就得強制思考生活的選擇,因為以法國為例,他們正是以核能為主要供電來源,他們甚至有餘支援全力發展綠能,拒絕核能的德國不足的電,核電是人造的地上太陽,提供了天上太陽不足的能量,如果就熱廢氣排放而言,相對於其他的發電方式都更為環保,唯一的問題在於無法輕易解決的核廢料,以及會把珊瑚礁殺死的熱水,但是核廢料可以讓人看不見,而只要看不見,就不存在,就像皮耶發現那六個最頭痛學生影片除了他們一同出遊外,同時剪接進來的片段,屠宰場的生產與宰殺、成頓的垃圾堆積海上、排山倒海的穢物倒入河裡、以及許多不忍描述的影像,這些影像你可以在許多環保記錄片或者是youtube上看到,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不受歡迎的影像,當皮耶開始一片一片的看著這些影像,精神一天比一天不濟,因為這些東西正逐漸毀滅著他的日常秩序,在生活與威脅間那條界線正在消失,同時皮耶也對這群環保狂熱資優生感到更加提防與迷惑,他們在想什麼?他們為什麼不能跟其他學生一樣?他們到底在密謀些什麼?他甚至開始產生種種幻覺,迷失在人群中…… 本片裡的學校就像是一個失能的小社會,佔多數的學生仇視少數菁英,而少數菁英則藐視他們,同時劃分成兩塊,一部分視未來為必然,帶著笑容,代表著那些鼓勵人們「活在當下」的菁英,另一部分視未來為或然,帶著愁容,代表著那些呼籲人們「末日將近」的菁英,而作為中產階級代表的老師們則已經失去了協調這兩個階級的功能,他們甚至早已迷失自己的位置,只追求表面上的和諧,一些無關緊要的黃色笑話、一些無關緊要的失春煩惱、一些無關緊要的文本研究他們無法帶領學生,只能與資優生以最低交集的形式相處,並說服自己這是給他們自治權,因為他們足夠優秀,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典型的當代的分裂社會,在分裂社會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真實,對於一般學生而言資優生的傲慢是真實、對於老師而言學生們的不成熟與天真是真實、對於資優生裡較樂觀的明天太陽會再度升起是真實、而對於不太樂觀的那群真實則是明天太陽或許不會再度升起,為此他們必須做好準備。 如果未來不復存在,那教育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本片可能會被說是說教,因為裡頭的環保訊息過於明顯,然而我認為它只不過是藉由環保揭示了一種最根本性的恐怖,關於死亡的真確性,唯有這種死亡的確切性讓人生活無限性的假象被中斷了,跨過那無限性的假象,我們看到的是邊界,是光的盡頭,在那裡沒有討價還價可言。而說到傳播特定觀點的訊息,難道我們不會譴責每天看到的各種廣告試圖告訴我們「明天會更好,請安心大把大把消費,並用消費來定義自己?」那麼為什麼當電影只是揭示了其中一種末日到來的可能,卻要被特別指出是在說教呢?我們總是泡在精心編織的訊息網中的,這是一門專業的工作,將資訊與廣告同一化,同時鼓勵一種無根基的樂觀,一種新自由主義式的樂觀,因為有這樣的樂觀,我們才能忘記我們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靠近崖邊,至少一天比一天更靠近死亡,電影以一種悲觀的態度下了最後結論︰「因為連問題本身都被視為一種存在與否,所以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是,當死亡降臨,人們對其唯一的反應只能是驚懼,因為人們早已遺忘了它。」人們並不是沒有聽到聲音,猶如主角的朋友並非沒有聽到作為未來象徵的嬰兒的哭聲,但是他已經習慣忽略聲音,忽略警報,而被忽略的聲音終將召來寂靜。 電影最後,寂靜降臨大地,如瑞秋‧卡森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