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网络游戏让很多家长都深恶痛绝,家长们纷纷要求下架网络游戏的呼声越来越高,看着孩子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家长们痛心疾首。 确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因为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耽误了正常生活,甚至于为了游戏而跟父母反目成仇,游戏为何就有如此大的魅力?很多家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读书学习是增益行为,玩游戏是损益行为,可孩子怎么就这么拎不清呢? 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年轻的心理学系毕业生蔡戈尼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被试者分别做22件简单的事情,比如写一首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用线串珠子等,完成所需事情的时间大体相同,不过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一半在被试者还始料未及的情况下就被中止了。 实验完毕后,蔡戈尼让被试者回忆各自都做了些什么?结果发现人们对于未完成的工作,记忆率是68%,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回忆率仅有43%。 这说明了什么?通俗点来说就是人们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记忆特别深刻久远,而对于已经完成或者唾手可得的东西并不关注,转头就忘,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蔡戈尼效应,也有人称这就是典型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那么家长不免有疑问了,这蔡戈尼效应跟孩子爱玩游戏有什么关系? 其实关系大了。 蔡戈尼效应过强,孩子对游戏的执念越深 我们都知道,孩子爱玩游戏是一是因为游戏好玩,网络游戏普遍入门简单,不挑人,新手小白也能快速上手,一旦进入后,奖励反馈很及时,什么"你太厉害了,再来一局""恭喜你获得超级装备",在游戏中,你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能及时得到反馈,就算你没达成目标,它也绝对不会回复你"你怎么这么蠢",而是会鼓励你"就差一点点了,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行"。 这种无条件被信任的感觉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崇拜,能轻易刺激大脑中的"内侧前脑束愉悦回路",让孩子沉浸在喜悦中不可自拔。 二是因为绝大多数家长总是阻挠孩子玩游戏,你越阻止,孩子越好奇,你越不让他痛痛快快的玩,他越是找旁门左道去玩,这种因为得不到游戏的骚动感一直在,孩子对游戏的瘾也就不会消失,反而随着阻挠越变越深,从开始单纯的作对,演变到最终变成了上瘾。 蔡戈尼效应过弱,孩子对学习越不上心 与游戏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态度,那就是不停的催,以为不停催就能让孩子去学习,从而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 可是事实上呢?多数优秀的孩子都不是催出来的,反而是那些被催的孩子,越催越反感,不仅不照着家长的话做,而且还反其道而行之。 一催就废,再催就炸,那是因为我们主动要求做事的时候,执行规划能够带给自我实现的快感,充满期待而成就感,而被催之后呢,主观能动变成了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就消失了。 家长总是催孩子学习,使得在孩子眼里学习这件事太唾手可得,孩子根本就不稀罕,你越是强塞给我,我越是不想要,明明我自己能完成的事,一催之后就变成了因为你催我才完成,功劳都变成你的了,这也太不酷了,我自然就不乐意了,也就更抗拒去做家长所催的那件事。 玩游戏玩到废寝忘食,学习拖延到天荒地老,这样的蔡戈尼效应显然不是家长们所希望的,也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状态。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将游戏和学习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将蔡戈尼效应弱化,让游戏玩的尽兴 根据蔡戈尼效应,人们天生有一种对事情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经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会让他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留下深刻印象。 生活中,你肯定都经历过这样一些事情,明明困得要死,可正在刷的剧马上就要大结局了,就算你知道你明天起来一样能看到这个大结局,你还是会去熬夜先把结局刷完才能安心睡觉;你正在玩游戏,那边你妈喊你吃饭了,你还是会把这局玩完了才会放下游戏去吃饭。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因为蔡戈尼效应在作怪,因为我很喜欢游戏,你却不让我玩,在我没玩之前,我就会一直想着去玩一次;因为我正在玩游戏,BOSS很快就打完了,你却一直催一直催,就算你把我催走了,可BOSS还没结束,我的心思依旧在想着那一战怎么样了,BOSS是不是又爆了好多装备。 因为心愿未了,我对游戏的执念就不会结束,除非我亲眼看着BOSS爆了装备,虽然都是些垃圾装备,但至少我看到结局了,就不会再去幻想了。 这就是孩子对于游戏的执念,因为不够尽兴,才会一直挂念,因此,我们要想让孩子不沉迷游戏,就让孩子自己掌握主动权,让孩子玩的时候玩的尽兴,没有后顾之忧,只要不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什么时候停歇,让他自己说了算。 让游戏成为孩子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将游戏和学习安排在同一水平的位置,让游戏和学习齐名,孩子自然对游戏的执念就会下降。 将蔡戈尼效应加强,让学习变得稀有 既然人们总是对于"把事情完成"有一种强烈的执念,那么如果想让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我们就不能太掏心窝子,反而应该卖点关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自觉的去做一件事。 众所周知学习好处多,于是很多家长就一窝蜂狂轰滥炸的逼孩子学习,以此企图让孩子立马爱上学习,只是人的本性都是贱的,越唾手可得塞给我的东西,我就越不稀罕。 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把学习的姿态端起来,让学习也有门槛,在培养女儿阅读的过程中,我就利用了这一点,以此让女儿爱上了阅读。 1.根据专注时间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儿童心理研究学发现,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有其年龄特征的: 新生儿注意力是5-10秒, 3个月宝宝是1-2分钟, 3岁是9分钟, 4岁是12分钟, 5-6岁是14分钟, 根据女儿的注意力特征,在每次陪读或者她自己阅读的时候,我都会观察她的阅读状态,一旦出现一点小扭捏或者厌倦状态,我都会在她彻底厌烦之前将书本收回,告诉她今天时间到了,明天再来。 2.将结局留到下一次 很多电视连续剧在一集放完的时候都会留下悬念,以此吸引观众第二天再来观看,同样在阅读时将悬念留下,孩子心中对于阅读会意犹未尽,也会更期待下一次的阅读时间。 3.时间限制法 就算阅读好处再多,阅读时间也不能贪得无厌,如果撑到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于女儿的阅读时间,在原则上我规定单次持续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一天不能超过3次,给孩子和阅读之间制造点距离感,也是保持阅读新鲜感的重要一点。 要想让孩子不沉迷游戏,除了要巧用蔡戈尼效应外。 在生活中,家长同样要注意这3点养育技巧,更好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育需求。 一、"看到"你的孩子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上写道:一个叛逆的孩子,一定是个"饥饿"的孩子,他的很多期待——被理解、被关注、被允许、被欣赏等一定没有得到满足。 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孩子的眼里就应该只有学习学习学习,什么社交、家务、游戏都不是必须的,小孩子家家的,有吃有喝的,能有什么烦恼,能有什么生活压力。 可是事实上呢,没有人是没有压力的,就算小到连路都还走不稳,也还有一个著名的"可怕的2岁",因为能力不足以匹配"野心"感到焦虑。 如果家长只是盯着孩子那点正常的身体发育需求,而忽略孩子内在精神心理需求,孩子自然只能从其他处获取他想要的精神粮食。 看见孩子,就是看到孩子的优点,同样一个孩子,在有的家长眼里他性格暴走,一点就着,在有的家长眼里他遇事态度较真,有责任心;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总是漫不经心,死猪不怕开水烫,有的家长却认为他遇事沉稳,临危不乱,是个做大事的人。 就像女儿,从小就是个破坏王,上天入地哪都要钻进去一探究竟,她爷爷奶奶都觉得孩子太调皮该管束一下,可我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有探索欲望,是正常的好奇心驱使,如今到了3岁,该翻该钻的地方都探的差不多了,反而能乖乖的坐的住了。 有些东西,在该被满足的时间内没有被满足,一旦错过,造成的遗憾可能就需要加倍的弥补。 要想孩子不沉迷游戏,关注孩子内心的精神世界很重要。 二、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最糟糕的家庭,就是一对不爱读书的父母拼命鞭策孩子学习,一对爱玩手机的父母拼命阻止孩子游戏。 想要孩子长成什么样,首先家长就该做到什么样,这不仅是榜样的力量,更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在我们家,我们一家三口都玩游戏,但是我们却都不沉迷,因为除了游戏,我们每天有一定的时间看书,还带着女儿做家务、下厨房,生活中的所有事,我都会让女儿尽量参与。 从女儿会走路开始,我们所做的家务从来不会落下她,我做菜就让女儿帮忙拿菜,我切菜就让女儿帮忙洗菜,我洗衣服就让女儿洗小内裤,我拿打扫,她就拿小扫把…… 我从不让女儿认为生活只有学习或者只有游戏,而是让她参与到所有生活琐事中,让她自己体验这些人间烟火气息,不管是游戏还是学习,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游戏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在生活中一样也能获取,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让女儿对游戏没有了执念的向往,只是一种调剂而已。 三、时间规划让生活更有方向 很多孩子之所以爱玩游戏,是因为生活没有目标,除了玩游戏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做的,没有方向感的生活就更容易让人钻进死胡同。 在我们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规划,女儿的一天包括看动画片/玩游戏,看书、画画、做手工、坐在凳子上发呆等,都是她自己要求的。 我并不认为她的某一项比如玩游戏或发呆是浪费时间,反而是按照她说的,将她所有她认为重要的事项安排都制成类似的小卡片,用魔术贴贴在墙上,每天做一件事就撕掉一张,这样下来,一天做了哪些事都很清楚,女儿也很有成就感。 在她的计划中,时间并不是硬性规定,我并没有对她的看动画片和玩游戏时间做出规定,但是因为足够自由和尽兴,每次差不多时间或者我叫她停止时,她都能在一段游戏结束或者一集动画片结束时就自己主动交出平板。 让孩子自己对生活拥有主动权,对每一件事的完成有成就感,那么游戏给她带来的成就感和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适当的玩游戏能让孩子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而且在这互联网的世界里,游戏能让孩子结识到更多朋友,一些游戏的设置还能提高他们的逻辑能力,增长知识,与其阻止孩子玩游戏,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平衡游戏与生活的关系。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一枚,职场妈妈,带娃码字 ——多平台优质原创作者,会点孕产,懂点育儿,更专注教育 ——孕育、带娃是当妈一生的事业,关注我,一起更轻松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