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印度制造能否叫板中国


  "中国制造"最近处境艰难。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制造业指标,中国在2014年11月份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0月份的50.8降至50.3的八个月低点。与此同时,汇丰(HSBC)公布的中国11月份制造业PMI终值也降至50.0,恰好位于经济活动的荣枯分界线。
  中国的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依然低迷,政府就成了唯一的支出来源,在冬季政府支出减弱时,中国经济就会下滑,部分原因是寒冷天气影响了建设项目。虽然央行最近降息,但中国制造业看上去仍旧丧失了部分动能。
  与此同时,据《金融时报》报道,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思考他2015年的"新年决心"时,有一个目标特别突出:加倍努力把印度打造成一个可以媲美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
  对印度的未来而言,很少有哪个目标比这个更重要。但是,可能也很少有哪个目标比这个更难实现。
  印度制造业的脆弱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来。制造业仅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尚不及中国的一半。没有哪个亚洲穷国是凭着如此弱的数据晋级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所以,莫迪在大张旗鼓宣布的"印度制造"计划显得非常紧迫。
  印度在某些高科技制造行业具有优势。福特、现代等许多公司都在该国经营着世界最先进的工厂,工厂里配备了大量机器人。许多跨国汽车制造商把印度视为一个重要的出口基地。但是,印度在服装和电子产品等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上比较逊色,这引起了担忧,因为到2030年前,印度每年必须创造出1200万个新工作岗位,才能满足即将到来的人口激增大潮所带来的就业需求。
  诺基亚的事例就充分体现了印度的这些困难。直到2013年,这家芬兰科技集团还一直在金奈经营着一家现代化水平非常高的大型工厂,雇用了约8000名工人,向全球各地出口产品。当地围绕该工厂建立了一条供应链,吸引了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富士康(Foxconn)等公司。但印度税务部门盯上了这家企业。两项有争议的课税要求,导致将该工厂移交给微软——作为一项全球收购交易的一部分——的计划落空。如今,该工厂将被卖掉或关闭,工人和供应商都要蒙受巨大损失。更糟糕的是,今后其他手机生产商会小心谨慎,避免重蹈诺基亚的覆辙。尽管国内需求急剧上升,但Micromax等本土生产商几乎完全依靠中国供应商。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对25个出口大国的制造业成本进行排名,印度仅次于印尼,排在第二位。但反过来这也表明,印度有可能去除这些成本中的一部分,比如通过改革税制来使成本降低。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依然是印度经济的最大希望。因此,有不少人主张,印度有必要进行广泛改革的一个理由,比如废除过时的劳动和土地征用法规。
  这表明印度要实现制造业抱负,就必须在所有经济领域进行艰苦卓绝的转变。否则,"印度制造"的说法只会成了曲意逢迎的实业界人士的口头禅,但没能推动多大政策变化。
  更糟糕的是,亚洲制造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廉价劳动力依然是一个优势,但要吸引跨国企业转移生产地点,物流和能源成本等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印度在这两方面并不占优。因此,即使在中国运营的制造商们面临薪资上涨的压力,也并没有出现大批制造商转战印度的迹象。就在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在文化交流、环境以及可达性这三方面的指标已经优于其他亚洲城市,成为第二大吸引企业经理的城市。越南在拉投资方面也不甘落后,2014年越南全国新批和增资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 202.3亿美元,比2014年计划增长19%。
  经济学家们称,预计中国政府将制定一个低于今年7.5%增速的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对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增强,但不希望看到经济骤然放缓。因此中国对印度始终存在竞争力。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在中国,房地产滑坡仍是工业疲软的主要原因,但新出口订单分类指数出人意料地明显回落,表明全球需求增长依然乏力。
  全球需求放缓确实是一个问题,对印度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市场,制造业谈何崛起。印度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警告说:"整体而言,世界不大可能容纳另一个类似于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国家。"
网站目录投稿:元旋